首页>>>>海水鱼

阿氏前口蝠鲼

2022-07-20 22:13:51 134

阿氏前口蝠鲼的简要介绍

阿氏前口蝠鲼外观和双吻前口蝠鲼很像,再加上它们的分布区域有重叠,因此常常会被混淆。但两者之间还是有一定的差异加以区别,阿氏前口蝠鲼背部黑白花纹的界限不清晰,使得头部的黑色花纹形成一个“Y”形,"Y“字形的纹路从头部一路延伸到背部中心。此外,其胸鳍的尖端也可能呈现白色。而双吻前口蝠鲼背部的白色花纹就像两个对称的直角三角形,使得头部的黑色花纹形成“T”字形。

1658327413176402.jpeg

阿氏前口蝠鲼的泳姿非常的优雅,它游泳时扇动着三角形胸鳍,像在水中飞翔一样。它们也能游得很快,有时还会跃出海面,落水时发出砰的巨响,时而还会伴以漂亮的空翻。蝠鲼跃出水面可能是为了消除身上的寄生虫,可能是受到敌害的追击,可能是蝠鲼和蝠鲼之间的相互沟通和交流,或者玩耍。

时常会有䲟鱼附着在阿氏前口蝠鲼身上,捡食从阿氏前口蝠鲼嘴里掉下来的食物残渣。阿氏前口蝠鲼会定期造访“清洁站”,让清洁鱼清洁身上的寄生虫、死皮或一些发炎组织。

阿氏前口蝠鲼因其体型巨大、行动缓慢、经常出没于水面非常容易被捕获。阿氏前口蝠鲼受到的威胁还来自于渔网误捕、栖息地减少、环境污染以及人类潜水活动的干扰等。相对于大洋性的魔鬼鱼,近岸型的阿氏前口蝠鲼因为人类活动的影响更容易受到威胁。还因各种原因,如鱼肝油及皮革的商业价值、其鳃耙因可入中药,也会因此受到捕杀。

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The IUCN Red List)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易危动物

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Ⅱ中。

美国、马尔代夫、菲律宾和澳大利亚等国都制定了蝠鲼相关规定保护措施,来保护种群数量。


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

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


阿氏前口蝠鲼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

雌性的体型比雄性的大,成年个体体宽一般为3至3.5米,最大可以达到5.5米宽;体重可达1.4吨。新生的阿氏前口蝠鲼体宽为1.5到1.7米。
其身体两边宽大的三角形胸鳍和圆盘一样的身体构成了巨型扁片状躯体,头前有由胸鳍分化出的一对突出的头鳍,位于头的两侧。头部长有两个像魔鬼“犄角”一样的头鳍,以及身体两侧大大的胸鳍展开像身披“披风”的魔鬼,也俗称“魔鬼鱼”。眼睛位于头部前端头鳍两侧,鳃裂5对,位于腹侧。有一个很小的背鳍和一个细长如鞭的尾巴,和其它蝠鲼一样,尾上不具毒刺。
阿氏前口蝠鲼通常是背面为深黑色到深蓝色,头部上方零星伴有白色或灰色大斑,腹面为白色,带有黑色斑点,这些斑块和斑点都是独一无二的。上颌、下颌及口周边为白色至淡灰色。它的吻端宽而横平呈矩形;下颌有几颗细小的(1~2毫米)、钩状的牙齿。
据推测,雄性的牙齿比雌性的要长,这样它们在交配的时候,雄性就可以紧紧地咬住雌性。
它们的皮肤摸起来远没有看上去光滑,其皮肤表面是由称为“皮质鳞突”的无数重叠的鳞片组成,像砂纸一样。
阿氏前口蝠鲼的第二性征较显著:雌性的体型比雄性的大;成年雌性在腹鳍之间有一个简单的泄殖腔,以及胸鳍上有交配的疤痕;鉴别成年雌性和未成年雌性唯一方法是在看胸鳍上是否有交配的疤痕;成年雄性从腹鳍延伸出两根棒状交接器,未成年雄性也有交接器但未延伸出来。
它们主要以浮游生物为食,尤其是浮游动物,例如小虾、螃蟹幼体、小鱼等。通常在下午巡游觅食。
迁徙与温度的变化和浮游生物的多少有关。它们夏季会迁移到南方,冬季则返回北方。阿氏前口蝠鲼属于卵胎生动物,是指动物的卵在母体内发育成新的个体后才产出母体的生殖方式。胚胎发育所需营养主要靠吸收卵自身的卵黄,或只在胚胎发育的后期才与母体进行气体交换或者与母体输卵管进行一些物质交换。

阿氏前口蝠鲼的分布范围及栖息地

阿氏前口蝠鲼广泛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水域,如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
阿氏前口蝠鲼主要栖居在热带和亚热带的浅海区域,较少停留或栖息在海底,经常在珊瑚礁附近巡游觅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