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动物大全>>鸟纲>>陆禽
鸸鹋

鸸鹋

澳大利亚鸵鸟,澳洲鸵鸟

陆禽 无危

特点:化石时期:中新世至今,是现存世上第二大的鸟类

鸸鹋(学名:Dromaius novaehollandiae,音同“而苗”)别名澳大利亚鸵鸟、澳洲鸵鸟,为鸸鹋属唯一的物种,化石时期:中新世至今,是现存世上第二大的鸟类,仅次于鸵鸟。体长2.1米,体高15-18.5米,体重30-45千克,寿命10年。以擅长奔跑而著名,跑速每小时可达69千米,每跨步可达3米,被困时用三趾的大脚踢人,不会飞的鸟,...

台湾竹鸡

台湾竹鸡

灰胸竹鸡

陆禽 无危

特点:群居性

台湾竹鸡,别名红脚竹鸡(英语:Taiwan bamboo partridge,学名:Bambusicola sonorivox),的属名有两部分组成,“Bambusi"是马来语竹子的意思,“cola"是居住的意思,合起来指的是本属种类喜欢在竹林活动的习性,正好与它的英文名Bamboo-partridge相配。种加词"sonorivox"亦是由两部分组成,“so-nor...

大斑几维鸟

大斑几维鸟

大斑鹬鸵,Apteryx haastii,Great Sportted Kiwi

陆禽 易危

特点:新西兰国鸟

大斑几维鸟学名Apteryx haastii,外文名Great Sportted Kiwi,无亚种。一对大斑几维鸟可能在自己的领地上挖上100个避难所,通常每天改变住所。它们白天不离开洞穴,除非在危险的情况下。一般在夜间出洞。觅食时间在太阳落山后约30分钟后进行。以昆虫,蜗牛,蜘蛛,蠕虫,虾,为主,甚至可以吃掉小蜥蜴和老鼠,也吃落在地面上...

小斑几维鸟

小斑几维鸟

小斑鹬鸵,Apteryx owenii,Little Spotted Kiwi

陆禽 近危

特点:新西兰国鸟

一对大斑几维鸟可能在自己的领地上挖上100个洞穴用作避难所,通常每天改变住所。它们白天不离开洞穴,除非在危险的情况下。一般在夜间出洞。觅食时间在太阳落山后约30分钟后进行。以昆虫,蜗牛,蜘蛛,蠕虫,蜈蚣,蛴螬和许多直翅目为主,甚至可以吃掉小蜥蜴和老鼠,也吃落在地面上的水果和浆果。几维鸟的鼻孔不象画眉或者燕...

褐几维鸟

褐几维鸟

棕几维,鹬鸵,奇异鸟,Apteryx australis,Brown Kiwi,Southern Brown Kiwi

陆禽 易危

特点:是新西兰的特有物种,也是新西兰的国鸟及象征

褐几维鸟学名Apteryx australis,外文名Brown Kiwi,Southern Brown Kiwi,有3个亚种(1.褐几维鸟指名亚种:Apteryx australis australis。2.褐几维鸟斯岛亚种:Apteryx australis awryi。3.褐几维鸟北岛亚种:Apteryx australis mantelli。)。一对褐几维鸟可能在自己的领地上挖上100个洞穴用作避难所,通常每天改变住所。...

罗德里格斯渡渡鸟

罗德里格斯渡渡鸟

Pezophaps solitaria

陆禽 绝灭

特点:

罗德里格斯渡渡鸟是一种鸟类,样子像渡渡鸟,跟渡渡鸟一样不会飞行,是渡渡鸟的一种。在1662年~1690年,渡渡鸟大量猎杀而灭绝,留尼汪渡渡鸟也大量猎杀后,渡渡鸟类中只剩罗德里格斯渡渡鸟而已。其在1730年左右成为也因大量猎杀受影响而彻底灭绝的动物之一。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

所罗门冕鸠

所罗门冕鸠

microgoura meeki,rothschild

陆禽 绝灭

特点:

所罗门冕鸠学名microgoura meeki,外文名rothschild。在接近赤道的太平洋中部海域,这里拥有数百个小岛组成的国家——所罗门群岛,其中有个省名为舒瓦瑟尔省,他们的省旗的正中画着一只有冠羽的鸽子,当地人称之为所罗门冕鸽。根据当地居民的描述,所罗门冕鸽体型和家鸽一样,经常在较矮的森林出没。最出名的特点是“懒”,...

银斑黑鸽

银斑黑鸽

琉球银斑黑鸽,琉球林鸽,Columba jouyi

陆禽 绝灭

特点:灭绝于1936年

银斑黑鸽(Columba jouyi)是日本冲绳群岛一种已灭绝的鸽种,他们最近于1904年在冲绳群岛出现,1936年后西欧那个东岛消失,虽相信他们可能仍在外围的小岛上生存,但却未能确定。理论上,在冲绳群岛的山区仍有适合银斑黑鸽生活的地方。最令人不解的地方是在庆良间群岛的渡嘉敷岛,当大部分地方仍未开发,但却从来没有发现银斑...

赤髯果鸠

赤髯果鸠

红髯果鸠,Ptilinopus mercierii,Red-moustached Fruit-dove,Moustached Fruit Dove

陆禽 绝灭

特点:

赤髯果鸠学名Ptilinopus mercierii,外文名Red-moustached Fruit-dove,Moustached Fruit Dove,具体习性不详。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10年鸟类红色名录——绝灭(EX)。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

罗岛蓝鸠

罗岛蓝鸠

罗岛斑鸠,Alectroenas rodericana

陆禽 无危

特点:

罗岛蓝鸠(学名:Alectroenas rodericana)是马斯克林群岛的罗德里格斯岛上已灭绝的鸽。对它们的了解只有一些胸骨及其他骨头的亚化石,并一些描述。它们相信是一种温驯的鸟类,并且喜欢吃瓜的种子。于1693年,在岛上仍可见它们的行踪,并在海岛上筑巢。罗岛蓝鸠一般被分类在Alectroenas属中,但这个分类却存在一些问题。由于...

厚嘴鸡鸠

厚嘴鸡鸠

Gallicolumba salamonis

陆禽 绝灭

特点:

厚嘴鸡鸠,学名:Gallicolumba salamonis(E. P. Ramsay, 1882),鸠鸽科鸡鸠属的一种已灭绝的鸽子。对于厚嘴鸡鸠的所知甚少,只有两个于1882年及1927年采集的标本。原型标本现正存放在悉尼的澳洲博物馆。它们会将巢筑在地上,故容易成为入侵的大家鼠、野猪、野猫及野狗的猎物。低地森林的砍伐及过度猎杀造成它们灭绝的...

旅鸽

旅鸽

北美旅鸽,漂泊鸠,候鸽,旅行鸽

陆禽 绝灭

特点:体型比哀鸽大二到三倍,形似斑鸠。

旅鸽(学名:Ectopistes migratorius)外文名Passenger Pigeon,无亚种,顾名思义,是一种特别喜欢旅行的鸽子。旅鸽是一种社会性鸟类,成群结队栖息在森林中,聚集成面积多达数百平方千米的大群,在一棵树上往往会有一百个旅鸽巢。是典型的群居生活 的物种,每群可达1亿只以上。旅鸽也是一种北美大陆独有的候鸟,夏天住在北...

渡渡鸟

渡渡鸟

毛里求斯多多鸟,嘟嘟鸟,愚鸠,孤鸽,Raphus cucullatus,Dodo

陆禽 绝灭

特点:是人类记录的首个灭绝物种

渡渡鸟(Raphus cucullatus)外文名Dodo,堪称是除恐龙之外最著名的已灭绝动物之一。也是毛里求斯唯一被定为国鸟的已灭绝鸟类。登陆毛里求斯的水手们在观看笨拙的渡渡鸟的行为时发现了很多乐趣。 有一个故事讲述了一只渡渡鸟试图匆忙逃跑的故事。 当它试图逃跑时,(摆动可能是一个更准确的术语),它的腹部会拖在地上,让自...

紫胸凤冠鸠

紫胸凤冠鸠

南冠鸠,Goura scheepmakeri,Southern crowned-pigeon

陆禽 易危

特点:有深栗色的胸部

紫胸凤冠鸠(学名:Goura scheepmakeri)外文名Southern crowned-pigeon,有2个亚种。紫胸凤冠鸠最初是由奥托·芬斯克(Otto Finsch)所描述,其活标本是从阿姆斯特丹动物园的C. Scheepmaker获得,并以他的名字命名。紫胸凤冠鸠性情温顺,多分布于湿地与冲积平原大约500米的低地。它们通常待在树上。在15个月大时开始繁殖,...

蓝凤冠鸠

蓝凤冠鸠

西部冠鸠,蓝冠鸠,普通冠鸠,西方羽冠鸠,西方冠鸠,西部冠鸽,Goura cristata,Blue Crowned Pigeon

陆禽 易危

特点:是鸠鸽类中最漂亮的成员,也是鸽鸠类中体型最大的一种,几乎和火鸡一般大

蓝凤冠鸠(学名:Goura cristata)外文名Blue Crowned Pigeon,有3个亚种。蓝凤冠鸠是留鸟。鸟巢筑在树上。通常聚2-10只的小群生活和觅食,寻找落果和种子,以及吃它们遇到的任何昆虫。习性如雉鸡一般。主食各种植物的种子,果实及昆虫等。蓝凤冠鸠的繁殖期在春天,在繁殖期间雌雄鸟会展开扇形的羽冠互相愉悦。蓝凤冠鸠的头...

雉鸠

雉鸠

Otidiphaps nobilis,Pheasant Pigeon

陆禽 无危

特点:一种强健善走的鸟

雉鸠学名Otidiphaps nobilis,外文名Pheasant Pigeon,具体习性不详。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10年鸟类红色名录。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

齿嘴鸠

齿嘴鸠

Didunculus strigirostris,Tooth-billed Pigeon

陆禽 濒危

特点:下颌骨具两个“牙齿”而得名

齿嘴鸠(学名:Didunculus strigirostris)外文名Tooth-billed Pigeon,无亚种。齿嘴鸠生活在海拔300米到1400米不等的高度,性羞怯,不易接近。 鸣唱声与一般家鸽相似,常会发出“咕-咕咕-咕”之声。是一种群居的鸟类,一般集20或30只的小群。由于环境破坏,种群濒危,只能看到更小的族群或成对、甚至单个齿嘴鸠了。这是一...

拉帕岛果鸠

拉帕岛果鸠

Ptilinopus huttoni,Rapa Fruit Dove

陆禽 易危

特点:

拉帕岛果鸠学名Ptilinopus huttoni,外文名Rapa Fruit Dove,具体习性不详。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10年鸟类红色名录——易危(VU)。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

粉红颈果鸠

粉红颈果鸠

Ptilinopus porphyrea,Pink-necked Fruit Dove

陆禽 无危

特点:

粉红颈果鸠学名Ptilinopus porphyrea,外文名Pink-necked Fruit Dove,具体习性不详。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

紫红胸果鸠

紫红胸果鸠

Ptilinopus viridis

陆禽 无危

特点:

紫红胸果鸠学名Ptilinopus viridis,具体习性不详。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

小紫顶果鸠

小紫顶果鸠

Ptilinopus coronulatus,Coroneted Fruit-dove,Coroneted Fruit Dove

陆禽 无危

特点:

小紫顶果鸠学名Ptilinopus coronulatus,外文名Coroneted Fruit-dove、Coroneted Fruit Dove,具体习性不详。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10年鸟类红色名录。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