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海水鱼

黄鮟鱇

2022-12-01 20:07:06 115

黄鮟鱇的简要介绍

黄鮟鱇拉丁学名Lophius litulon,属于深海底栖性鱼类。

eaa4c41c28407200a5211e92e582381d_九雷图片转换器.jpeg

黄鮟鱇通常以吻触手及饵球引诱猎物前来,在瞬间一口吸入猎物,以鱼类及甲壳类为食。黄海南部黄鮟鱇主要摄食小黄鱼(Pseudosciaenapolyactis)、矛尾鰕虎鱼(Chaeturichthysstigmatias)、细条天竺鲷(Apogonichthyslineatus)、带鱼(Trichiurushaumela)、龙头鱼(Harpadonnehereus)、鹰爪虾(Trachypenaeuscurvirostris)、鳀鱼(Engraulisjaponicus)等饵料生物。鱼类是黄鮟鱇最主要的摄食类群,在食物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83.44%。黄鮟鱇的摄食强度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体长变化,冬季最高,春季最低;小于100mm体长组最高,大于500mm体长组最低。在4个季节和6个体长组中,小黄鱼都是黄鮟鱇胃中重量百分比最高的饵料生物。矛尾鰕虎鱼和细条天竺鲷在黄鮟鱇幼鱼胃含物中所占比例较高,但在成鱼胃含物中所占比例较低。聚类分析的结果显示,黄鮟鱇在体长为100mm时发生食性转换。黄鮟鱇营养级为3.66,表明其在东、黄海食物网中处于较高的位置。

黄鮟鱇雌鱼初次性成熟体长为293mm,初次性成熟年龄为1.5龄。繁殖季节为2-5月,以4-5月为盛产期。雌鱼成熟系数在4月达到最大,5月次之,雄鱼成熟系数在5月最大。其绝对繁殖力介于(3.11~14.1)×105粒之间,平均为(6.74±2.87)×105粒,相对繁殖力(F/L)为883~2153粒/mm,平均为(1521±581)粒/mm,相对繁殖力(F/W)为181~426粒/g,平均为(264±76)粒/g。对Ⅳ期卵巢132颗卵细胞的直径测定结果显示,卵径范围为1.30~1.76mm,平均为(1.59±0.19)mm,明显的1个峰值出现在1.575~1.625mm,占总卵粒数的33.3%,其卵径分布不均匀,应属于一次性产卵类型。

鮟鱇身体里有一种腺细胞的分泌液,含有一种磷脂,这个磷脂就叫荧光素,那么荧光素在催化剂荧光酶的作用下,会和血液中的氧化合,发出一种荧光,也叫冷光。鮟鱇的腺细胞的分泌液含有一种磷脂,它身体里头有背鳍,它的第一背鳍棘长出一个钓竿,在钓竿的顶上有一个肉穗,就能发出各种各样的光色来。而且这个肉穗在水中漂浮着,不知情的小鱼就以为它是一条小虫都过来吃,这样一过来吃不要紧,它马上大嘴一张,小鱼小虾全流进了它的嘴里。如果有大鱼过来以后,它马上把光色去掉,灭掉以后,别的鱼看不到它自己在这里,那么就保护了它。

鱼肉富含维生素A和C。其尾部肌肉可供鲜食或加工制做鱼松等,其鱼肚、鱼籽均是高营养食品,皮可制胶,肝可提取自肝油,鱼骨是加工明骨鱼粉的好原料。黄鮟鱇是出口品种,其英文名为Angler,输往国别和地区:法国。出口口岸有:山东、辽宁、河北、天津、江苏。


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

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



黄鮟鱇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

体颇细长,头宽扁,表皮平滑,无鳞,体侧具有许多皮须;附肢(胸蹼)肥厚;额骨侧脊具两列低的锥形脊;具有伪鳃(拟鳃);眼间隔宽且稍凹陷;肱骨脊发达,具2-3枚小棘。吻触手短,纤细,无卷须,通常比第二背鳍棘短;饵球具有类似三角信号旗状的简瓣,没有长触毛和眼状囊(附肢)。第II背鳍棘短,鳍棘末端呈深色并且具有黑色卷须;第III背鳍棘长,色斑深,无卷须;第IV至第VI背棘短,无卷须;背鳍基底具一深色斑。黄褐色体背具有不规则的深棕色网纹;腹面呈浅色;胸鳍底末梢呈深黑色;臀鳍与尾鳍深黑色;口腔呈淡白或微暗色,无彩色纹理。

黄鮟鱇的分布范围及栖息地

分布于印度洋及北太平洋西部,包括韩国、日本沿海。我国产于东海以及黄海和渤海,台湾东北部偶尔可见。因其无集群习性,故渔期不明显。
常见于大陆棚外围和大陆斜坡上部区域,通常栖息于深度100至600公尺水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