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淡水鱼

乌鳢

2022-09-26 16:14:48 163

乌鳢的简要介绍

乌鳢为底栖肉食凶猛性鱼类,平时喜生活在沿岸泥底水草丛生的浅水区,潜伏在水草中等待时机追捕食物,夜间有时在水的上层游动。仔鱼以浮游动物为食;幼鱼以水生昆虫、小虾和小鱼为食;成鱼则捕食其他鱼类。乌鳢喜欢柄息于水草茂盛或浑浊的水底,当小鱼、小虾等游近时,它便发起突袭将这些小动物吞掉,一条0.5千克的乌鳢能吞下一条150克重的草鱼或鲤鱼。乌鳢还能直接吸收空气中的氧,它凭借这一“特异功能”,当久旱无雨,湖水即将干枯时,它能像某些动物冬眠一样,即呈蛰伏状态,这时它尾部朝下把身体坐进泥里,只留嘴巴露在泥面以上,俗称乌鳢“坐橛”或“坐遁”,这就是乌鳢的“旱眠”。这时它处于麻木状态,可持续数周,等再次来水时便恢复正常生活。冬眠时钻到稀泥里。温暖的季节,乌鳢在水中活动一段时间后,往往需要将头部露出水面,借以辅助呼吸。

2_九雷图片转换器.jpg

乌鳢为凶猛的肉食性鱼类,且较为贪食。捕食对象随鱼体大小而异。体长3厘米以下的苗种主食桡足类、枝角类及摇蚊幼虫等,体长3-8厘米以下的苗种以水生昆虫的幼虫、蝌蚪、小虾、仔鱼等为食,体长20厘米以上的商品鱼则以各种小型鱼类和青蛙为捕食对象(小型鱼类主要指鲫鱼、餐条、赤眼鳟、泥鳅及各种幼鱼)。乌鳢的游动速度缓慢,但捕食一般不追赶猎物,而是隐藏于水草或其他隐蔽物附近,并高度注视四周的动静,一旦发现有鱼类等适口活饵游经附近时便迅速出击,一举捕获。乌鳢的摄食量大,往往能吞食其体长一半左右的活饵,胃的最大容量可达其体重的60%左右。据解剖,一条500克重的乌鳢,在较短时间内吞食10厘米长的草鱼种8尾。乌鳢还有自相残杀的习性,能吞食体长为本身2/3以下的同类个体。其食量大小与水温有密切的关系。夏季水温高时相当贪食,摄食量大;当水温低于12℃时即停止摄食。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当动物性饲料不足时,也能以豆饼、菜饼、鱼粉等人工配合饲料为食。


乌鳢对水体中环境因子的变化适应性强,尤其对缺氧、水温和不良水质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当水体缺氧时,它可以不时将头露出水面。借助在鳃腔内由第一鳃弓背面的上鳃骨和舌颌骨伸展出的骨片组成的鳃上器,直接呼吸空气中的氧气。因此即使在少水和无水的潮湿地带,也能生存相当长时间。乌鱼的生存水温为0-41℃,最适水温为16-30℃。当春季水温达到8℃以上时,常在水体中上层活动;夏令季节活动于水体的上层;秋季水温下降到6℃以下时,游动缓慢,常潜伏于水深处;冬季水温接近0℃时,则蛰居在水底泥中停食不动。


乌鳢具有很强的跳跃能力。当天气闷热、下雨涨水时,乌鱼往往会跃出水面,沿塘堤岸逃逸;在有流水冲击时也会激起鱼跃而逃跑。若其生活的池塘饵料不足时,亦会向他池转移,转移时其身体似蛇形,缓缓向前移动。


乌鳢生长迅速,由于鱼体生长的环境不同,个体差异甚大,一般当年孵化的幼鱼,年底平均体长可达15厘米、体重50克左右。根据长江水产研究所在太湖采集的乌鳢测定,每年龄组的体长和体重为:1冬龄鱼体长14.2-19.2厘米,体重115-428克;2冬龄鱼体长24.0-28.0厘米,体重350-760克;3冬龄鱼体长32.9-38.0厘米,体重600-1000克。渔获物中,体重500克左右的居多,最大个体可达5000克。乌鳢生长速度相当快,但不同地域、不同的环境中,乌鳢与斑鳢的生长速度不尽相同。

1_九雷图片转换器(1).jpg

乌鳢能食用,但危害养鱼业。乌鳢肉中含蛋白质、脂肪、多种氨基酸,还含有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及多种维生素。其鱼肉细嫩厚实,通常处理成鱼段或鱼片后烹调。在天然水域中,乌鳢主要吃小杂鱼。其生性凶猛,胃口奇大,常能吃掉某个湖泊或池塘里的其他所有鱼类。人工养殖必须清野。


乌鳢个体大、生长快、经济价值高。由于鳃上器可耐低氧,因此此鱼便于运输。除天然水域捕捞外,还应分地散养。在不放养鲢、鳙、草鱼水库,应对乌鳢进行繁殖保护,并适当加强成鱼捕捞,从而提高产量。


乌鳢鱼肉蛋白质18.8-19.8%,脂肪0.8-1.4%,水分77.9-80%,灰分1.1-1.2%。锌36.1毫克/千克。 乌鳢骨刺少,含肉率高,而且营养丰富,比鸡肉、牛肉所含的蛋白质高。乌鳢作为药用具有去瘀生新,滋补调养等功效,外科手术后,食用乌鳢具有生肌补血,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具有非常丰富的营养价值。此外乌鳢肉中含蛋白质、脂肪、18种氨基酸等,还含有人体必需的钙、磷、铁及多种维生素。

乌鳢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

身体前部呈圆筒形,后部侧扁。体色呈灰黑色,体背和头顶色较暗黑,腹部淡白,体侧各有不规则黑色斑块,头侧有黑色斑纹;奇鳍有黑白相间的斑点,偶鳍为灰黄色,间有不规则斑点。头长,吻短圆钝,口大,牙细小。眼小,鼻孔两对。体背部及体侧暗黑色,腹部色较淡。体侧有许多青黑色不规则花斑,头侧自眼后有3条纵行黑色条纹。上侧一条起自吻端,经眼后延至鳃孔上角。下二条均起自眼下,沿头侧止于胸鳍基部。背鳍、臀鳍、尾鳍上有黑白相间的花纹。胸鳍、腹鳍淡黄色;胸鳍基部有一黑色斑点。

乌鳢的分布范围及栖息地

分布于中国各大小水系、朝鲜、日本、东南亚、印度和俄罗斯远东。

乌鳢是营底栖性鱼类,通常栖息于水草丛生、底泥细软的静水或微流水中,遍布于湖泊、江河、水库、池塘等水域内。时常潜于水底层,以摆动其胸鳍来维持身体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