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淡水鱼

红魾

2022-11-26 19:57:45 133

红魾的简要介绍

红魾的名字来源于其胸鳍上的橘黄色,而不是因为它产自红河。

80913988d43f8794fe831279d51b0ef41ad53ab9_九雷图片转换器.jpg

红魾性凶猛,猎食性,主食小型鱼类、亦食蛙类及虾类。约在5~6月份繁殖。

红魾和魾的最大区别在于眼径大小,红魾眼径比例4.1~8.1 %HL,魾10.9~11.4 %HL,红魾的胸鳍鳍条数更多,有12~13根,魾只有9~12根。另外红魾体型较大,最大体长可以达到100cm,而野外捕获的最大个体的魾只有20cm左右。

红魾和巨魾的区分比较简单,红魾的眼睛为椭圆形,而巨魾的眼睛为圆形。同时巨魾的体型也比红魾大得多(大多少不必我说了)。另外一个可以作为辅助手段的鉴别依据是体色,成年巨魾的躯干颜色一般和胸鳍颜色相同(从橘红色到褐绿色都有),成年红魾躯干颜色一般为黄褐色,胸鳍橘黄色,这一点可以从上面两张图片中看出。

202010月20日,繁育的红魾幼苗被放生红河。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二级。


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

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



红魾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

体前部宽大平扁,背缘以背鳍起点处体最高,往前后渐低,尾柄圆,腹面平,头大平扁,近楔形。吻端稍圆。口大,下位,弧形。眼小,位于头背侧,眼间宽。具颌体须1对和颏须3对,颌须有皮褶与吻部相连,基部宽,末端细长,超过胸鳍起点。头背及体表皮肤粗糙,布满纵嵴突,腹面光滑。背鳍硬刺后缘光滑,末端柔软,延长成丝状;脂鳍短;胸鳍平展,硬刺后缘有弱锯齿,末端亦呈纯丝状,延至腹鳍基后端;尾鳍大,深分叉,上下叶天端延长成丝状。体灰黄,背鳍后方、脂鳍下方及尾鳍基前上方各有一灰黑色大鞍状斑,下延过侧线,偶鳍及尾鳍布有黑斑。

红魾的分布范围及栖息地

国外分布于红河流域及老挝的Nam Xam和Nam Ma盆地。
中国仅云南有分布,主要栖息在大型江河的主河道,为底栖鱼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