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淡水鱼

四川白甲鱼

2022-11-17 13:12:07 150

四川白甲鱼的简要介绍

四川白甲鱼拉丁学名Onychostoma angustistomata,为长江上游一带中型的食用鱼,其产量虽不如白甲鱼,但其肉质更佳,为产区人们日常喜食的鱼类之一。

9f69ddcb7a6a6246725eb7a3c43200bb.jpeg

四川白甲鱼与白甲鱼相近,均为底栖性鱼类,喜生活于清澈而具有砾石的流水中。早春成群溯河而上,秋冬下退,至深水多乱石的江底越冬。常以具锐利的下颌角质边缘在岩石及其它物体上刮取食物;食物以着生藻类及沉积的腐植物质为主,通常个体大的产卵期要早些。亲鱼待性成熟后,即上溯至多砾石及沙滩的急流处产卵,卵常粘附着在水底砂石上进行孵化。生殖期间雄鱼吻部、胸鳍、臀鳍上具粗大的白色珠星,偶鳍及臀鳍呈鲜红色;雌鱼吻部珠星不明显。

四川白甲鱼在水库网箱开展人工养殖是可行的,经过分组试验,均能达到商品规格上市销售。试验表明:养殖密度在一定范围内对其生长没有明显的影响,饲料的蛋白含量及饲料类型对其生长影响较大。在人工养殖条件下,苗种期采用高蛋白的糊状饲料,幼鱼期采用容易摄食消化的膨化浮性饲料,能够保证有较快的生长速度及合理的养殖成本。另四川白甲鱼对药物及外来刺激非常敏感,大规模养殖还需要逐步探索防病治病方法。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二级。


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

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



四川白甲鱼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

背鳍iv-8;胸鳍i-15一16;腹鳍i-8;臀鳍iii-5.背鳍前鳞17一18;侧线鳞48 8/5-V 53。第一鳃弓外侧鳃耙33—35。下咽齿3行,2.3.5—5.3.2.脊椎骨4+43一44十1。鳔2室.腹腔膜为黑色。标准长为体高的3.7一4.0倍.为头长的4.5一4. 9倍.为尾柄长的5.5—6.3倍,为尾柄高的9 0—9.5倍.头长为吻长的2.6—2.8倍,为眼径的3.7--4 .8倍.为眼间距的2.4一2.8倍。口长为口宽的2.6—2.9倍.体长.侧扁,腹部圆.头短,较宽,略呈锥形。吻钝.吻皮下垂盖住上唇基部和眶前骨分界处有明显的斜沟.口宽,较平直,呈横裂状。上颌后端可达鼻孔后缘的下方。下颌缘具锐利的角质边缘.唇后沟短.其间距宽。须2对.吻须短,颌须稍长。眼小,位于头侧上方。鼻孔稍靠近眼前缘。鳃膜在前鳃盖后缘下方连于鳃峡。鳃耙短小.排列紧密.下咽齿主行各齿末端略呈钩状。肠管长约为体长的4. O一5 .0倍。背鳍略短,外缘稍向内凹,最后一根不分枝鳍条为一较弱的硬刺,后缘具锯齿.起点至吻端的距离较至尾鳍基部为近。胸鳍末端后伸不达腹鳍起点,相隔约7—8个腹鳞。腹鳍起点位于背鳍起点之后,末端向后伸不达肛门。臀鳍较长,外缘平截,其起点紧靠近肛门,束端后伸不达尾鳍基部。尾鳍深分叉,末端稍尖。鳞片中等大,腹部鳞片比侧线鳞稍小,背鳍和臀鳍基部有鳞鞘,腹鳍基部具狭长的腋鳞侧线完全,平直。生活时背部青灰色.腹部为黄白色,背鳍上部鳍膜有黑色条纹,尾鳍下叶红色或浅红色。背鳍灰黑色,胸鳍、腹鳍和臀鳍均有不同程度的红包。生殖季节,雄鱼吻部、胸鳍、臀鳍上具有白色珠星,雌鱼不明显。四川白甲鱼肉质颇为鲜美,人们一向喜食此鱼。数量较少,而且个体已明显变小。生长速度稍慢,为底栖性鱼类,喜生活在多沙石的流水河段中,以着生藻类为主要食料,也喜食植物碎屑。繁殖季节在4--5月.常在急流浅滩上产卵,具粘性,常附着在砾石上发育孵化。

四川白甲鱼的分布范围及栖息地

主要分布于长江上游干支流,尤以金沙江,嘉陵江,岷江,大渡河和雅砻江中下游等水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