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淡水鱼

胭脂鱼

2022-11-16 15:12:22 144

胭脂鱼的简要介绍

胭脂鱼拉丁学名Myxocyprinus asiaticus,无亚种。

745c5b7e3f311cde67d44c46e6e5906a_九雷图片转换器.jpeg

胭脂鱼的祖先可以追溯到恐龙统治的中生代。胭脂鱼最早的祖先叫做原始骨鳔鱼,据研究,这种鱼在侏罗纪的晚期出现在南美洲。原始骨鳔鱼有两大类:一种是原始脂鲤类;另一种是蛤类,这两大类后来到达了非洲。随着地球不断运动,非洲和南美洲在白垩纪的中期开始分离,所以在两大洲的胭脂鱼家族只能各自独立地生存进化。到了古新世中期,非洲大陆与欧亚大陆的欧洲和亚洲西部连接了起来,非洲的这一支胭脂鱼的祖先向着亚洲和欧洲进军。但因受地质环境的改变以及第四纪冰期的影响,胭脂鱼开始逐渐消亡。到了中新世,一部分胭脂鱼在长江以及闽江这些场所生活下来;另一部分胭脂鱼在大约5000万年前就通过北美与亚洲连接的“陆桥”到了北美洲。北美独特的地质条件使胭脂鱼类在那里很好地繁衍。到了中新世中期,它们散布到整个北美洲,演化成了一个庞大的家族。

胭脂鱼为大型中、下层淡水鱼类。从胭脂鱼向下的嘴可以看出此鱼为底食性鱼类,主要以底栖无脊椎动物和水底泥渣中的有机物质为食,也吃一些高等植物碎片和藻类。

胭脂鱼的幼、成鱼形态不同,生态习性也不相同。通常需求的生境,鱼苗和幼鱼阶段常喜欢群集于水流较缓的砾石之间生活,多在水体上层活动,游动缓慢,半长成的鱼则习惯于栖息在湖泊和江的中下游,水体的中下层,活动迟缓,成鱼多生活于江河上游、水体的中下层,行动矫健。

一般雄鱼5龄以上、雌鱼7龄以上为性成熟。每年2月中旬(雨水节气前后),性腺接近成熟的亲鱼均要上溯到上游,长江的产卵场在金沙江、岷江、嘉陵江等地。繁殖季节为3月上旬至4月下旬。当水温稳定在13℃以上时即开始产卵。繁殖水温为14~22℃,以18~22℃最佳。水温在16.5~18℃时,受精卵经7~8天能孵化出膜。刚出膜的仔鱼侧卧在水底,6~7天会平游摄食。产卵期间,雌、雄亲鱼体都会出现明显的珠星和胭脂色。亲鱼产卵后仍在产卵场附近逗留,直到秋后退水时期,才回归到干流深水处越冬。

葛洲坝截流后,长江中下游亲鱼不能上溯至上游的沱江、岷江等大支流中产卵,宜昌江段的某些产卵场的环境也遭到破坏。虽然坝下江段仍发现有胭脂鱼的繁殖群体,但因捕捞过度,自然存在的野生群体数量下降趋势仍在继续。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二级。


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

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



胭脂鱼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

背鳍Ⅲ-50~57;臀鳍Ⅲ-10~14;胸鳍Ⅰ-19;腹鳍Ⅰ-1;尾鳍Ⅴ-16-Ⅴ。侧线鳞48~53(上鳞数:10~13,下鳞数:8~10);鳃耙外行16+18,内行18+24;下咽齿50~89。
体侧面观长椭圆形,侧扁,背鳍始点处体最高;腹部宽圆,腹缘较直;体长为体高23倍,为头长40倍,为尾部长5.6倍。头稍小,侧扁,较体很低;头长为吻长2.6倍,为眼径4倍,为眼间隔宽2倍。吻钝,略突出。眼位于头侧上方,距头后端较距吻端稍近。眼间隔宽凸。鼻孔每侧2个,位于眼稍前上方。口下位,马蹄形,宽大于长,后端仅达鼻孔下方。唇发达,不中断,下脣尤宽且后缘有小穗状突起。两颌无牙。鳃孔大,下端向前至多达主鳃盖骨中央下方。鳃盖膜互连,连鳃峡。鳃膜条骨3。外行鳃耙长约等于瞳孔1/2,内行很短。下咽齿侧扁,钩状。肛门邻臀鳍始点。
除头部外体全蒙鳞,鳞圆形,鳞心位于中央,环纹细密,向后有稀辐状纹。侧线直线形,侧中位。
背鳍很发达,始于胸鳍基稍后上方;背缘斜凹,第1分支鳍条最长,头长为其长0.6倍。臀鳍位于背鳍后段下方;第1分支鳍条最长,约等于头长。胸鳍位置很低,圆刀状;第2-3鳍条最长,头长为其长0.8倍。腹鳍基距胸鳍基较距肛门略近;第2~3鳍条最长,约等于胸鳍,约达肛门。尾鳍深叉状,下叉常较长。
体长100毫米以下小鱼全身微黑,体侧在腹鳍基前后各有一横斜红色宽纹。体稍大,横纹渐消失;体长约达一米时全身胭脂红色,而雌鱼黑紫。鳍亦红色;小鱼背鳍前部,臀鳍、尾鳍后端与偶鳍均红黑色,大鱼色较淡。

胭脂鱼的分布范围及栖息地

中国长江上、中、下游皆有,以上游数量为多;福建闽江亦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