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动物大全>>爬行动物>>龟鳖目

龟鳖目

龟鳖目俗称龟,其所有成员是现存最古老的爬行动物。特征为身上长有非常坚固的甲壳,受袭击时龟可以把头、尾及四肢缩回龟壳内,大多数龟均为肉食性,龟通常可以在陆上及水中生活,亦有长时间在海中生活的海龟。龟亦是长寿的动物,自然环境中有超过百年寿命的。

一、龟鳖目概述

1. 定义与主要特征

  • 分类地位
    龟鳖目(Testudines,也曾称Chelonia)是爬行动物纲(Reptilia)中的一目,包括所有现生与已灭绝的龟、鳖、海龟等。全球现存种类约350余种,分布于热带、温带乃至高海拔地区的淡水、海洋与陆地生态环境。

  • 典型形态特征

    • 背甲与腹甲:龟鳖最显著的特征是骨质甲壳,由背甲(carapace)与腹甲(plastron)构成,内含肋骨、椎骨等骨骼结构,并外覆角质或皮肤板。

    • 头颈收缩方式:根据颈部收缩或侧弯方式,可分为曲颈亚目(Cryptodira)侧颈亚目(Pleurodira)

    • 无齿颌:无真牙,口缘具角质鞘(称“喙”)。

    • 寿命与生长:许多龟鳖具有较长的寿命和缓慢的生长速度,部分海龟与陆龟寿命可达数十年甚至过百年。

  • 生态习性

    • 环境多样:包括海洋(如海龟科)、淡水(如鳖科、泽龟科)和陆地(如陆龟科)等各类栖息环境。

    • 食性各异:有纯素食(如许多陆龟)、杂食(部分淡水龟)或肉食(如鳖、鳄龟、棱皮龟等)。

    • 繁殖方式:均为卵生,在陆地或沙滩产卵,幼体孵化后自行谋生。

2. 生态与人类关系

  • 食物网角色
    淡水及海洋龟类常为中上层捕食者或食腐者,维持水域生态平衡;陆龟在草地和沙漠生态中扮演植食者角色,助于种子传播和土壤翻动。

  • 经济与文化价值

    • 渔业与药用:如鳖、部分龟类在部分地区用于食用或中药材。

    • 宠物与观赏:部分品种(如巴西彩龟、黄缘龟、苏卡达陆龟等)在宠物市场受欢迎,但也带来外来入侵、非法贸易等问题。

    • 文化象征:乌龟在许多文化中象征长寿与坚韧,海龟也在海洋文化或旅游中占据重要地位。


二、龟鳖目的历史与演化

  1. 化石记录与早期起源

  • 龟类的最早化石可追溯至三叠纪晚期(约2亿-2.5亿年前),如原龟类(Odontochelys)等,显示其背甲与腹甲部分形成。

  • 侏罗纪的始喙龟(Proganochelys)已经拥有较完整的甲壳,但仍保留部分原始特征,显示龟类演化经历了从肋骨加厚、骨板融合到形成坚固甲壳的过程。

  1. 曲颈与侧颈的分化

  • 颈部收纳方式的差异使龟鳖目分为两个主要分支:

    • 曲颈亚目(Cryptodira):绝大多数现生龟,包括海龟、陆龟、淡水龟等,其颈部可直接后缩进壳内;

    • 侧颈亚目(Pleurodira):少数分布在南半球的龟类,如蛇颈龟科、侧颈龟科等,颈部侧弯折叠。

  • 这一分化在侏罗纪末或白垩纪中期已确立,并在各洲独立演化出多样科属。

  1. 现代多样化与分布

  • 随后地质时期的板块运动与气候变化,使龟鳖在全球范围内扩散,在近海、河流、湿地、沙漠等环境实现多次辐射。

  • 人类活动(如捕猎、栖息地破坏、贸易)及气候变迁影响着许多龟类的种群现状,大量物种被列入濒危或保护行列。


三、龟鳖目主要分类表

A. 侧颈亚目(Pleurodira)

科 (Family)代表属 (Genus)示例物种 (Example Species)分布与简介
蛇颈龟科 (Chelidae)Chelus (枯叶龟属), Chelodina (长颈龟属) 等枯叶龟(Chelus fimbriata)、澳洲长颈龟(Chelodina longicollis) 等主要分布于南美与澳洲;颈部长,可侧弯收纳于甲壳侧面,部分种类外形奇特。
侧颈龟科 (Pelomedusidae)Pelomedusa (沼泽龟属), Pelusios非洲沼泽龟(Pelomedusa subrufa) 等主分布于非洲、南美与马达加斯加;颈部无法后缩,仅可侧弯。
匣颈龟科 (Podocnemididae)Podocnemis (南美大河龟属) 等黄头侧颈龟(Podocnemis unifilis) 等主分布于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及马达加斯加;多为大型河栖种类。

B. 曲颈亚目(Cryptodira)

科 (Family)代表属 (Genus)示例物种 (Example Species)分布与简介
海龟科 (Cheloniidae)Chelonia (绿海龟属), Eretmochelys (玳瑁属), Caretta (蠵龟属) 等绿海龟(Chelonia mydas)、玳瑁(Eretmochelys imbricata)、赤蠵龟(Caretta caretta)等广布世界热带、亚热带海域,海洋栖息、上岸产卵;多数为濒危物种,受渔业副捕、海洋污染等威胁。
棱皮龟科 (Dermochelyidae)Dermochelys (棱皮龟属)棱皮龟(Dermochelys coriacea)体型最大的海龟,背甲呈革质而非角质板,主食水母,分布于全球温暖海域,亦为濒危。
鳄龟科 (Chelydridae)Macrochelys (鳄龟属), Chelydra (啮龟属)鳄龟(Macrochelys temminckii), 啮龟(Chelydra serpentina)北美淡水大型龟,颈短、咬合力强、性格凶猛;常栖息于湖泊河流底部,为掠食或食腐者。
鳖科 (Trionychidae)Pelodiscus (中华鳖属), Apalone (美洲鳖属), Rafetus (斑鳖属) 等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 密西西比鳖(Apalone mutica)等背甲柔软皮肤覆盖,适应潜伏掠食与挖泥栖息;亚洲、北美分布较广,部分种类因捕食及栖地破坏而濒危。
泽龟科 (Emydidae)Trachemys (滑龟属), Emys (泥龟属), Graptemys (地图龟属) 等巴西彩龟(Trachemys scripta elegans), 欧洲泥龟(Emys orbicularis)等多分布于北美、欧洲、北非及亚洲部分地区;淡水半水栖,部分种类引入后成侵害物种(如巴西龟)。
陆龟科 (Testudinidae)Testudo (地中海陆龟属), Geochelone (象龟属), Gopherus (穴龟属) 等苏卡达陆龟(Centrochelys sulcata), 加拉帕戈斯象龟(Chelonoidis niger)等多为纯陆生,足部粗壮、背甲拱形;分布于全球热带、亚热带或干旱区;部分种类体型巨大并寿命极长。
龟科 (Geoemydidae)Mauremys (草龟属), Cuora (盒龟属), Sacalia, Chinemys黄喉拟水龟(Mauremys mutica), 黄缘盒龟(Cuora flavomarginata)等亚洲分布为主,种类众多,是亚洲淡水龟中最庞大的一支;部分濒危,因栖息地破坏及食用和药用需求而数量锐减。
漠龟科 (Dermatemydidae)等Dermatemys (中美大河龟属)中美大河龟(Dermatemys mawii)中美洲淡水大河流域特有,极度濒危,分布狭窄;例示部分小科。

四、总结

  1. 多次演化事件,形成全球分布

  • 龟鳖目的化石历史可上溯至三叠纪末,经历了曲颈与侧颈的分化,并在不同大陆环境下独立演化出海栖、淡水及陆栖多样分支。

  1. 生态与人类关联

  • 龟鳖类在海洋与淡水生态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如海龟调节水母数量、鳖科清理水底;陆龟在荒漠与草原生态中亦具关键地位。

  • 但过度捕猎、栖息地丧失、贸易与污染等使许多龟鳖物种面临生存威胁,保护工作刻不容缓。

  1. 保护与未来

  • 目前,多数海龟与部分淡水/陆龟已列入国际公约或红色名录;保护区建设、野外巡护、人工繁育与放归等措施正在全球范围内展开。

  • 对龟鳖类的系统发育与基因组研究亦在持续推进,为物种识别与保育策略提供科学支持。


小结

本概览针对龟鳖目(Testudines)的历史演化、主要分类及其在生态与人类社会中的作用进行了解析。若需更细化到具体物种形态、分布与保护状态,可参考各地爬行动物志、野生动物保护组织报告以及最新分子系统学研究。希望这份“龟鳖目分类大全”能够您提供通俗易懂且信息丰富的科普。

龟鳖目 有鳞目 鳄目 蜥蜴目
红海龟

红海龟

蠵龟、红蠵龟、灵蠵、灵龟、赤蠵龟、蠢汉龟

龟鳖目 一级

特点:头背棕红色,头侧淡棕色,头腹及颚黄色。颈背色深。眼大,背甲棕红色,四肢背面亦为棕红色。

红海龟是全球单一物种,该物种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外海和浅水海域。它们很少上岸,除了雌龟短暂的筑巢和产卵。刚孵化的红海龟居住在漂浮的马尾藻团。成龟和幼龟住在大陆棚以及浅海岸河口。在大西洋西北边,年龄是影响栖息地偏好的一个因素。与不是繁殖期的成龟相比,幼龟更常见于浅海口,较少住在入海口。在非繁殖期,红海龟...

眼斑水龟

眼斑水龟

眼斑龟

龟鳖目 二级

特点:头后侧通常具1对眼状斑,眼斑中央有1-3个黑点。

眼斑水龟为水栖性,主要栖息于海拔400 米以下的丘陵地区中水流缓慢清澈、水底多为砂石的溪流中。性胆小,遇惊扰将头、尾、四肢缩入壳内或无目的地四处乱窜。喜晒太阳,适宜水温24-26℃,水质pH中性至略酸性,8-10℃活动减少,随水温降低逐渐进入冬眠。通常在山溪边或沟渠边的洞穴中冬眠。杂食性,主食小鱼虾、螺蚌、蜗牛及蠕...

地龟

地龟

金龟、十二角龟、枫叶龟、黑胸叶龟、十二棱龟

龟鳖目 二级

特点:食量小,生长慢。

地龟栖息于海拔700米左右的山区丛林近溪流的阴湿地区,也常发现于小溪中。陆栖或半水栖,不能进入深水域。栖息地的林下乔木、藤本植物和竹子较丰富,郁闭度多在80%以上。杂食性,以各种昆虫、蠕虫、植物的叶和果实等为食。食量小,生长慢。地龟体重达250克左右时,性腺开始成熟,并有生殖能力。一般在9~10月间发情交配,翌...

闭壳龟

闭壳龟

断板龟、克蛇龟、夹蛇龟、亚洲箱龟属

龟鳖目 濒危

特点:腹甲可完全闭合于背甲

闭壳龟属(学名:Cuora)是龟鳖目、龟科下的一个属,通称闭壳龟。我国长江及以南各地均有分布,常见的有金头闭壳龟、黄缘闭壳龟、三线闭壳龟、云南闭壳龟、琼崖闭壳龟等。闭壳龟属在耐干旱的能力上较陆龟差,所以不能远离水源,多半生活在水岸地区。闭壳龟属的大脑有着十分发达的视觉和嗅觉区,所以它们的活动主要依赖这两种...

黄喉拟水龟

黄喉拟水龟

石龟、石金钱龟、水龟、黄板龟、黄龟、香龟

龟鳖目 二级

特点:个体中等,呈扁椭圆形,头较小,头背光滑无鳞,黄色或黄橄榄色,头腹面及喉部为黄色故名。

黄喉拟水龟栖息于丘陵地带、半山区的山间盆地和河流谷地的水域中,有时也常到灌木草丛、稻田中活动。白天多在水中戏游、觅食,晴天喜在陆地上,有时爬到岸边晒太阳。天气炎热时,上午、傍晚后活动较多,中午、夜晚常躲在水中、暗处或埋入沙中,缩头不动。每年的4月底至10月初活动量大,最适环境温度为18-32℃。13-15℃是龟南...

花龟

花龟

中华花龟、斑龟、珍珠龟、长尾龟、台湾草龟

龟鳖目 二级

特点:头部较小,吻呈锥状,突出于喙端。

花龟属水栖龟类,嗜水性强,有上岸晒背的习性,气温25℃以上、风和日丽、阳光明媚时,花龟喜爬上露台或岸边晒背。花龟适应性广,生命力强。常栖息于小河塘中。喜静,受惊后即潜入池底。性情较温驯,不爱争斗,不咬人。花龟有群居的习性,一般是两只一起穴居,多的时候一穴有7-8只。花龟是变温动物,每年11月至翌年3月份为冬...

黑颈乌龟

黑颈乌龟

彩龟、黑颈彩龟、三线龟、广东草龟、黑颈水龟

龟鳖目 二级

特点:喜暖怕寒,性情温和,不主动伤人。

黑颈乌龟体型较大,生活于亚热带丘陵、山区森林的溪流中。黑颈乌龟行动笨拙,爬动缓慢,性情温和,不主动伤人。黑颈乌龟喜暖怕寒,不能长时间(3个月以上)生活于低温(温度低于15℃)环境中。适宜温度为25℃,环境温度在18℃左右时冬眠。杂食性,以鱼虾及蠕虫为食,也食谷物。人工饲养下,食瘦猪肉、虾、家禽内脏及少量菜叶...

欧氏摄龟

欧氏摄龟

摄龟、夹蛇龟、克蛇龟

龟鳖目 二级

特点:体色较深

欧氏摄龟是一种龟鳖目、地龟科野生动物。在野外经常会躲在枯烂的树木附近寻找昆虫,幼体比较靠近水龟,但不能深水。...

四爪陆龟

四爪陆龟

旱龟 、塔斯帕哈、草原龟、陆龟、鳖龟

龟鳖目 一级

特点:四爪陆龟是我国唯一生活于沙漠草原地带的陆龟

在中国新疆的伊犁河谷中,有一种被称为“塔西帕卡”的小生灵。“塔西”是指“石头”;“帕卡”意为“癞蛤蟆”。像石头一样的癞蛤蟆,究竟说的是什么动物呢,它就是被《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列为“极危”等级的四爪陆龟。四爪陆龟又叫草原龟,生活于海拔600-1100米的黄土丘陵地区。洞穴隐蔽,早晚活动,3-8月为其活动季节;但...

凹甲陆龟

凹甲陆龟

麒麟陆龟

龟鳖目 一级

特点:顾名思义,背甲低平正中甚至向下凹陷,形成一道分布着三条横纹的沟槽。

凹甲陆龟生活于热带、亚热带高山地区。成体生活于山溪旁的岸边,幼龟可爬上岸边横置于树干上晒太阳。远离水域,分布区窄。以竹笋、嫩草、果子为食,人工饲养条件下,喂食蔬菜、瓜果等。白天隐蔽,晨昏活动。其适宜的生活温度为20-30℃,气温高于30℃时,对水的依赖性增强,频繁饮水,有时会在水洼中静卧几分钟。气温低于18℃...

缅甸陆龟

缅甸陆龟

黄象龟、枕龟、旱龟、缅陆、龙爪龟等

龟鳖目 一级

特点:眼大,颈短,背高而甲长。

缅甸陆龟属亚热带陆栖龟类,栖息于山地、丘陵及灌木丛林中,晚上活动活跃,喜暖怕寒。性温顺、有灵性,以草食性为主,也摄食动物性食物,可投喂瓜、果、蔬菜、瘦肉等,喜食西红柿。生长适温23-32℃,最佳26-30℃。缅甸陆龟自然温度下7年以上性成熟。一般在5月开始交配,7-8月是交配旺季。雄龟发情时,尾随雌龟,当雌龟停歇时...

平胸龟

平胸龟

鹰嘴龟,大头平胸龟,鹰龟等

龟鳖目 二级

特点:体扁平,头大,不能缩入壳内。

平胸龟喜阴惧高温,性情凶猛,攀岩爬树能力极强。主要生活在山润清澈的溪流中。在沼泽地、水潭、河边及田边也有出没,一般多在夜间活动,可攀附石壁或爬树,借尾部的支撑可攀登比自身长度大的墙壁、树枝。据室内饲养观察发现:白天多潜伏在池水中,到黄昏开始活动,有时会爬出池外到沙地上活动。野外观察发现:多见于黄昏与...

乌龟

乌龟

金龟、草龟、泥龟、山龟、墨龟、花龟

龟鳖目 二级

特点:龟类寿命很长,龟壳可熬制成龟胶,是常用的中药。

乌龟广义上指龟鳖目动物的统称,狭义上指龟科下的物种。是现存古老的爬行动物。一般将龟另称为乌龟,龟是以甲壳为中心演化而来的爬行动物。龟最早见于三叠纪初期,当时即有发展完全的甲壳。早期龟可能还不能够将头部与四肢缩入壳中。龟已经在地球生存了几千万年,和恐龙系同时期的动物。简单的说,龟有三类:水龟,陆龟,半...

亚达伯拉象龟

亚达伯拉象龟

阿尔达布拉象龟,塞舌尔象龟,达丁巨龟,阿诺德巨龟

龟鳖目 易危

特点:世界第二大象龟。

这种象龟被人类所发现是在400多年前,当时的人们还没有意识到它是一种长寿的动物,直到最出名的亚达伯拉象龟阿德维塔的现世,才让人们对于象龟的年龄有所研究。 阿德维塔的梵文意思是“独一无二的”,它是英国水手在18世纪时,登上塞舌尔群岛后捕捉到的。这种龟没什么攻击力,性格也好,水手就将...

苏卡达象龟

苏卡达象龟

苏卡达象龟,苏卡达龟,非洲盾臂龟,盾臂龟,毛爪陆龟

龟鳖目 二级

特点:世界第三大龟,非洲大陆最大的陆龟。

苏卡达陆龟是一种生活在陆地上的龟类爬行动物,原属于陆龟科、象龟属,故中文名称有苏卡达象龟和苏卡达陆龟之分。最后被划分入Centrochelys属,是Centrochelys属下的唯一存世的物种。其分类学名称“sulcata”源自其背壳的物理外观,“sulcata”来自拉丁语“sulcus”,意为“犁沟”,是指乌龟鳞片上的犁沟。该物种是仅次于加...

绿海龟

绿海龟

海龟,黑龟,石龟

龟鳖目 一级

特点:体型最大的硬壳海龟之一。

海龟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动物之一。这些生灵已经在世界上存在了超过2亿年,可他们的生存环境正在受到人类日益发展的威胁。于是,2000年,美国龟类救援组织发起了一个国际性的节日,5月23日世界海龟日,以激励人们对这种世界上古老的物种进行爱护与救助。海龟在进食的同时也吞下海水,摄取了大量的盐。在海龟泪腺旁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