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动物>>无脊椎动物>>棘皮动物

海百合类(羽星/海百合·总述)

无危
学名:Crinoidea(通称 crinoid)

基本信息

科学分类

体征数据

  • 体长:臂展 10–30 cm 常见;羽星 50–70 cm+;海百合柄长 1–2 m+
  • 体重:随体型/含水量差异大,暂无统一数据
  • 寿命:多年生;深海型可能更长寿

显著特点

悬浮摄食;羽枝与食沟拦截食物;昼伏夜出;断臂再生强。

分布及栖息地

全球海洋,浅海礁区至深海;常见于有稳定水流的峭壁/海山/海扇群落。

外观

中央杯+多分枝臂成羽状;无柄型具抓附足;有柄型具分节石灰质柄。

详细介绍

海百合类(Crinoid)属于棘皮动物门的海百合纲(Crinoidea),包含有柄的海百合(sea lily)无柄的羽星(feather star)。 它们通过羽枝(pinnules)与食沟上的小管足滤食浮游生物与有机颗粒,是重要的悬浮摄食者


生态与生物学

  • 摄食:中等水流下效率最高;黏性小管足拦截颗粒并传送到口部。

  • 生活型:深海以有柄型为主;浅海礁区常见无柄羽星,用抓附足(cirri)抓握基底并可移动。

  • 节律:许多羽星昼伏夜出,夜间张开羽状臂滤食。

  • 再生:断臂再生常见,部分可臂段再附着。


形态与识别

典型结构为中央杯(calyx)多分枝臂(常见10条,亦可更多); 有柄型具石灰质柄与固着盘,无柄型具抓附足。均具棘皮动物的五辐对称特征。


体型与寿命

  • 臂展:常见 10–30 cm;大型羽星 50–70 cm+;深海海百合柄长可达 1–2 m+。

  • 寿命:通常多年生;深海型可能更长寿。


分布与栖息地

分布于全球海洋,从浅海礁区至深海平原与海山;羽星常见于有稳定水流的峭壁/海扇群落, 有柄海百合多见于冷水深海硬质或软沉积基底。


生态意义与威胁

  • 生态角色:调节颗粒有机物通量并提供微栖位结构共生甲壳类与小型鱼类栖居)。

  • 威胁:底拖与深海采矿、沉积物上升、污染、增温与酸化影响骨骼与摄食。

IUCN:为纲级总述,保育状态需至物种层级;本站总述按未评估(NE)处理。

常见问题

Q1:羽星会游动吗?会,它们可通过挥动臂条短距离游动/滑翔以避敌或换位。

Q2:与海星/海胆是什么关系?同属棘皮动物,海百合类独立为海百合纲,以悬浮摄食与羽状臂为特征。

Q3:可以手拿吗?不建议。羽星脆弱,抓附足与臂条易损,且会影响其滤食。

Q4:白天为何难见?多数昼伏夜出;白天收拢躲藏以避敌与沉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