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栏>>海洋馆

海百合(海羽毛):特点、栖息地与食性全解析

2025-07-03 14:15:41 8

海洋中孕育着许多奇妙而多样的生物,其中海百合(又称海羽毛)是极具特色的一类。它们属于Pennatulacea目,是珊瑚类动物的亲戚,形态独特,色彩斑斓,甚至被一些水族爱好者作为观赏宠物。本文将全面介绍海百合的基本特征、栖息环境以及食物来源,带你了解这类迷人的海洋生物。

Plumas de mar: características, hábitat y alimentación


海百合(海羽毛)的主要特点

  • 动物非植物:尽管外形酷似植物,海百合实为动物,且多数以群体形式生活。每个“海百合”实际上是由多个小型珊瑚虫(polyp)组成的群体,而非单一生物。

  • 枝条结构:它们围绕一根中心轴呈羽毛状排列,最高可达1米,形似古代羽毛笔,因此得名“海羽毛”。

  • 形态多样:不仅有羽毛形状,也有花状、扁平圆盘状及粗壮管状,全身覆盖珊瑚虫。

  • 功能分工明确:中心轴固定于海底,内部有碳酸钙支架;枝条珊瑚虫负责捕食。

  • 触手特征:每个珊瑚虫拥有8根触手,环绕口部,捕获食物进入胃腔消化。

  • 三层组织:包括外表的表皮、中间的胶质层及内层的内皮。

  • 收缩保护:遇扰时可缩回体内,隐匿于沙中。

  • 部分物种发光:约20种具生物发光能力,用于迷惑捕食者。

  • 色彩艳丽:从紫色到鲜红色不等,花纹美丽。

  • 共生关系:浅水种类与虫黄藻共生,依靠藻类光合作用提供能量,多为昼行性;深水种类夜间觅食。

Plumas de mar: características, hábitat y alimentación - Características de las plumas de mar


海百合(海羽毛)的栖息地

海百合分布广泛,从极地至赤道热带水域均有分布。它们可生活于潮间带至深达6100米的海底。

常见附着底质有:

  • 沙质海底

  • 泥质海床

  • 海底碎屑

  • 珊瑚礁周边

  • 大陆架区域

  • 深海沟和深海平原

部分种类如Anthoptilum sp.能借助基柄末端吸盘附着于岩石。多数幼虫能自由游动寻找新栖息地。


海百合(海羽毛)的食性

海百合为滤食者,依赖海流带来的浮游生物和有机颗粒。枝条上的珊瑚虫触手捕捉食物,部分还能制造微流辅助食物导入口中。

Plumas de mar: características, hábitat y alimentación - Alimentación de las plumas de mar


海百合(海羽毛)的繁殖方式

海百合可通过有性和无性两种方式繁殖:

  • 有性繁殖:雄雌释放配子至水中体外受精,受精卵发育成自由游动的计划幼虫,随后附着成长。

  • 无性繁殖:通过出芽或体部分离生成新个体。


海百合(又称海羽毛)作为一种独特的海洋动物,在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既美丽又生态价值突出。


想了解更多海洋奇妙生物?欢迎浏览我们“野生动物”专题栏目!


参考文献

雷维利亚希赫多群岛深海巨型动物形态图谱。(2021)。佩纳图拉目。可访问:http://uninmar.icmyl.unam.mx/mmaar/index.php/Pennatulacea

Williams, G. C. (2011). 海笔的全球多样性(刺胞动物:八放珊瑚:佩纳图拉目)。PLoS one,6(7),e22747。

Gili, J. M. & Pages, F. (1987). 佩纳图拉科(刺胞动物,珊瑚虫纲),采集于加泰罗尼亚大陆架(地中海西部)。《杂项动物学》,11: 25–39。

动物标签: 海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