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手是某些动物进化出的独特结构,帮助它们在不同环境中生存和适应。即使是没有四肢的动物,或者生活在不利环境中的物种,也能凭借触手完成捕食、防御、移动或感知环境的功能。本文将为您介绍20种带触手的动物,涵盖有毒和无毒触手动物,并详细讲解触手的作用和分类。值得一提的是,触手不仅存在于水生动物中,一些陆地动物也拥有触手。
触手是一种细长且柔软的附属结构,可用作额外的工具来帮助动物捕食、防御、移动,甚至产生水流。一些动物还将触手作为感官器官,用于嗅觉和味觉。
触手的主要特点包括:
高度敏感性
强大的肌肉力量和灵活性
依靠水压驱动的肌肉水压系统,无骨骼支撑,通过收缩与放松实现运动
触手通常出现在无肢动物体内,帮助它们适应环境。下面,我们将具体介绍哪些动物拥有触手。
水母拥有悬挂在伞状体下的多条触手。触手表面布满刺细胞(刺丝胞),其中含有毒针,用来捕捉和麻痹猎物,属于典型的有毒触手动物。某些水母的毒液对人类致命。
陆地蜗牛拥有4根触手,两个顶部带有光感受器相当于眼睛,另外两个触手用于嗅觉。遇到威胁时,触手能快速缩回,保护自己。
鱿鱼有10条腕足,分别是8条手臂和2条触手。触手末端宽扁,带有吸盘,专用于捕捉鱼类、其他软体动物和甲壳类。值得注意的是,章鱼的腕足不属于触手,没有专门的捕食功能。
海葵为水母的近亲,拥有带毒的触手,固定于海底。触手上的刺细胞会在感知猎物触碰时迅速释放毒素,用以捕捉猎物。
蚓螈为无足两栖类,是唯一拥有触手的两栖动物。它们生活在地下,视力退化,触手位于头部两侧,介于鼻孔与眼睛之间,起嗅觉和感知作用。
海参口部周围环绕花瓣状的触手,形态复杂,帮助它们捕食海底悬浮物和小颗粒。
俗称葡萄牙军舰,这种水母状生物其实由多种共生殖民体组成。它悬挂着长达10米的触手,携带强烈毒性刺细胞,是海洋中有名的有毒触手动物。
这是一种少有的带触手的水蛇。它头部两侧有触手,能感知水流,配合其独特的捕猎姿势,精准捕捉猎物。
星鼻鼹鼠无眼,鼻子上长有多条灵活触手,能快速感知地下猎物,配合高敏感的Eimer器官,使其反应迅速。
苔藓动物体表具冠状触手(冠体),通过摆动触手产生水流,捕获浮游生物,同时辅助呼吸。
乌贼(Sepiida目)
西班牙蛞蝓(Arion vulgaris)
梳水母(Ctenophora门)
海螺(腹足纲)
珊瑚(八放珊瑚纲)
水螅(Hydra属)
管虫(Phoronida门)
盖甲虫(Brachiopoda门)
淡水螺(Physidae科)
棕色蛞蝓(Laevicaulis属)
触手作为一种适应性极强的生物结构,广泛分布于多种无脊椎和少数脊椎动物中。无论是海洋深处的水母,还是地下洞穴的蚓螈,触手都赋予了它们捕食、防御和感知的优势。希望本文能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动物带触手”的丰富多样性。
参考文献
Catania, K. C., Leitch, D. B. 和 Gauthier, D. (2010). 触手蛇(Erpeton tentaculatus)附肢的功能。《实验生物学杂志》,213(3), 359-367。
Beatty, R., Beer, A. 和 Deeming, C. (2010). 《自然之书》。英国:Dorling Kindersley出版社。
动物标签: 触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