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葵是一类色彩斑斓的生物,外形酷似植物,但其实它们是固定不动的无脊椎动物。你可能在电影或纪录片中见过它们,甚至在现实中也能遇见,但是否真正了解它们的名称和习性呢?海葵拥有许多有趣的适应机制,比如与多种生物的共生关系、具备毒性以及绚丽的颜色。继续阅读这篇文章,深入了解海葵的特征、栖息环境和食性。
海葵的主要特征
海葵的种类分类
遭海葵刺伤该怎么办?
海葵的食性介绍
海葵的栖息环境
海葵的繁殖方式
海葵因形似花朵而得名,实则是固定生活的动物。以下是海葵最显著的特征:
固定性动物:多数海葵固定附着在海底基质上,虽有时可移动几毫米,坚固的附着力帮助它们抵御强烈的海流。
颜色艳丽:常见的颜色包括粉红、棕色、紫色、绿色和红色等,极具视觉冲击力。
水母的近亲:海葵属于刺胞动物,与水母同属,但无水母阶段,仅以水螅体(底栖且不动)形态存在。
身体结构:由中央开口的口腔组成,周围环绕触手,触手覆盖保护性粘液,遇扰可缩回。
径向对称:围绕中央口腔呈放射状对称,口腔开闭有助于进食和维持水压平衡。
三层组织结构:外层表皮(接触外界),中胶层(提供柔韧性和运动能力),内层胃皮(消化吸收食物)。
体型差异大:从几厘米到两米不等。
刺胞细胞:触手上有含毒刺胞,用于捕捉猎物和防御。
海葵种类繁多,已知超过1000种,主要分为两大类:
典型腹膜海葵(Enthemonae亚目):体柔软,触手环绕形态典型,类似花朵,是海葵中数量最多的一类。
非典型腹膜海葵(Anenthemonae亚目):腹膜形态不规则,无典型触手排列。
海葵一般不会主动攻击,除非受到干扰。潜水或浮潜时若不慎接触,毒刺细胞会触发,产生以下反应:
皮肤瘙痒灼痛
红肿发炎
恶心
极端情况下,持续接触可能导致昏迷
处理方法:用稀释的醋酸或白醋直接涂抹伤口以中和毒素,也可用小苏打、糖或木瓜蛋白酶。若无上述物品,应立即用海水冲洗。可服用抗组胺药缓解瘙痒,但建议及时就医。
海葵是主动捕食者,借助带毒刺胞的触手捕捉鱼类、软体动物甚至海胆。捕获猎物后,海葵将其带入口中,在胃腔内消化。
此外,它们也能摄取悬浮于海水中的浮游生物。海葵与共生藻类(如虫黄藻)建立互利关系,海葵提供庇护,藻类通过光合作用为其供能。
很多海葵还与特定的鱼类(称海葵鱼)共生,鱼类为海葵带来食物残渣并帮助清理,海葵则提供保护,这些鱼类对海葵毒素产生免疫。
海葵分布广泛,多生活在浅海区(通常不超过20米深),偏爱阳光充足的海域。主要集中在温暖热带海域,如地中海和大西洋。
也有少数种类适应较冷和深水环境。海葵常附着于岩石或沙地,依靠强壮的肌肉盘固定。
海葵可通过无性分裂和出芽繁殖,也能通过有性繁殖结合精子和卵子完成。
有的海葵进行外部受精,释放雄性和雌性配子于水中结合;有的则为内部受精,精子进入雌体完成受精。
受精卵发育成自由游动的幼虫,寻找适合的底质后固定,发育成成年多极体。成年个体性别可分或雌雄同体,具体取决于种类。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关于无性繁殖和雌雄同体动物的知识,欢迎阅读相关文章。
如需查看更多“海葵:特征、种类及食性”相关内容,请访问我们的【野生动物】分类。
参考书目
Field-Cortázares, J.、Calderón-Campos, R. 和 Seijo, J. L. (2011)。海葵蜇伤。索诺拉州立儿童医院临床通报,28 (1), 34-37。
Rodríguez, E.、Barbeitos, M. S.、Brugler, M. R.、Crowley, L. M.、Grajales, A.、Gusmão, L....和 Daly, M. (2014)。隐藏在海葵之中:对海葵目(刺胞动物门、珊瑚动物门、六珊瑚纲)的首次全面系统发育重建揭示了一个新的六珊瑚类群。 PloS 一,9(5),e96998。
动物标签: 海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