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白海豚
白忌、白牛、海猪、妈祖鱼、粉红海豚、镇江鱼、太平洋驼海豚、海上大熊猫
特点:粉白色的海豚,就问你爱不爱
中华白海豚,是我国为数不多的以“中华”冠名的生物,民间亦有妈祖鱼、白牛、乌白忌等称呼,其命名深深体现了国人对这种特色生物的喜爱。它们是集美貌与智慧于一身的物种,智商可以达到人类小孩 7 岁左右,像人类一样,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感觉和情绪起伏。虽然被称作中华「白」海豚,但它们的皮肤颜色随着年龄增长会...
黑叶猴
乌猿、乌叶猴、猿吊猴、岩蛛猴
特点:黑叶猴个体较大,身体纤瘦,四肢细长,尾特别长,超过头体长。头小,头顶有1撮直立的黑色冠毛。不具颊囊。通体黑色,毛具光泽。从耳前方基部到口角,左、右各有一条由白毛构成的白色带,耳上缘内侧长有少量黄白色毛,耳背几无毛,基部一圈为浅白毛。尾尖白色。初生幼猴的头顶,背部和尾灰褐色,其它部位桔黄色。1个月后,全身开始逐渐转黑,半年后,基本接近成猴体色。
通体黑色,头顶冠毛直立,仅颊部和尾尖呈白色的黑叶猴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全球仅存2000只左右。 其中贵州省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黑叶猴有76群730只左右,是目前我国黑叶猴分布最密集,数量最多的地区,亦是全球最大的黑叶猴种群分布地,占到了世界黑叶猴总数的三分之一,被称为是“黑叶猴”的王国。黑叶猴以植物性...
亚洲象
Elephas maximus
特点:亚洲象在头顶有两个隆起,如寿星公一般,这是非洲象所没有的。
亚洲象主食竹笋、嫩叶、野芭蕉和棕叶芦等。在早、晚及夜间,亚洲象会外出觅食,它们主要食用草、树叶、嫩芽和树皮。亚洲象也会吃农作物如香蕉和甘蔗。亚洲象生活中水是必不可少的,会长途跋涉去寻找水源。象是草食性动物,一天要有16个小时用来采集食物,它们的消化系统效率不高,只有40%的食物可以被吸收,一天一只成年象可...
羚牛
扭角羚、牛羚、金毛扭角羚
特点:体形像牛,叫声似羊,也被称作四不像
羚牛是一种分布在喜马拉雅山东麓密林地区的大型牛科食草动物。由于产地不同,毛色由南向北逐渐变浅。分为4个亚种:高黎贡羚牛、不丹羚牛、四川羚牛、秦岭羚牛,中国均产。羚牛并不是牛,它居于牛科羊亚科,分类上近于寒带羚羊。羚牛全身毛色为淡金黄色或棕褐色。颌下和颈下长着胡须状的长垂毛。雄性和雌性都有粗大的角,角尖...
大熊猫
猫熊、竹熊、银狗、食铁兽
特点:中国国宝、生物界的活化石
大熊猫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是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016年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大熊猫的受威胁等级从“濒危级”降为“易危级”。但由于生育率低,在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中评为濒危物种,为中国国宝。大熊猫也被誉为生物界的活化石。大熊猫的繁殖成年大熊猫的发情期很短,尤其人工饲养后发情更为不易...
老虎
大猫,大虫,山大王,寅兽
特点:现存世界上最大的猫科动物之一
老虎有九个种类,分别是:东北虎、华南虎、巴厘虎、印度支那虎、马来虎、爪哇虎、苏门答腊虎、孟加拉虎、里海虎。中国是世界上14个产老虎国中老虎种最多的国家,印度则是世界上现存老虎数量最多的国家,尽管只有一种孟加拉虎。20世纪中叶,由于森林砍伐和过度猎杀,印度老虎的数量一度减少到数百只。1970年,印度成为立法保...
黄岛长吻虫
黄岛长吻柱头虫、玉钩虫
特点:躯体呈浅桔黄色
黄岛长吻虫吻较长,约为全长的1/20,长吻虫由此得名。吻呈扁圆锥形,背腹两面中央线上各具一条明显或不明显的纵沟从吻的基部直达吻端,将吻分隔为左右两部。黄岛长吻虫一般穴居于中潮区和低潮区的细沙滩和泥沙滩中。穴呈不定型的“U”形。穴口较宽,呈漏斗状,穴居的深度通常为50-200厘米。其体壁含有大量的碘,在其密集分布...
陈氏西恐蠊
陈氏西蛩蠊、Grylloblattella cheni
特点:
陈氏西恐蠊起源古老,可追溯到距今约3亿年的上石灰纪,可以称得上是昆虫纲的“活化石”。作为常人难得一见的极珍稀昆虫,世界上目前只有极少数博物馆保存有恐蠊标本,数量以个位或十位计数。图片为雌性陈氏西蛩蠊及其生存环境 陈氏西恐蠊分布区域很小,仅限于北纬33度到60度的寒冷地域(北美和亚洲...
白点噪鹛
Garrulax bieti
特点:身体具有白色碎斑
白点噪鹛外文名White-speckled Laughingthrush,中国西南部特有种。白点噪鹛的习性鲜为人知。有些著者将此种归为斑背噪鹛的一亚种。全球性易危(Collar et al1994)。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