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冠啄木鸟外文名Lesser Yellownape,为小型鸟类,有3个亚种。黄冠啄木鸟为丛林鸟类,多在地势较高的林中,平原地较少见,常单独或成对活动,有时见它与其他鸟一起飞翔于阔叶林中。主要以昆虫为食,偶尔也吃植物果实和种子。黄冠啄木鸟的繁殖期为4-7月。营巢于树洞中。每窝产卵2-4枚。卵白色,椭圆形,大小为25-27毫米×18-...
大黄冠啄木鸟外文名Greater Yellownape,是体形较大的绿色啄木鸟,与黄冠绿啄木鸟的区别在头部无红色,有8个亚种。啄木鸟每天敲击树木约为500-600次,啄木的速度极快,几乎是音速的两倍,这样它的头部则不可避免地要受到非常剧烈的震动,但它既不会得脑震荡,也不会头痛。原来在啄木鸟的头上至少有三层防震装置,它的头骨结...
黑啄木鸟外文名Black Woodpecker,有2个亚种。黑啄木鸟飞行不平稳,但不如其他啄木鸟起伏大。常单独活动。繁殖后期则成家族群。主要在树手、粗枝和枯立木上取食,也常到地面和腐朽的倒木上觅食蚂蚁和昆虫。它在夏季主要以蚂蚁成虫、幼虫、卵、金电子、叩头虫和其它昆虫及卵与蛹为食。冬季主要以在树干内越冬的天牛幼虫为食。...
白腹黑啄木鸟外文名White-belliedBlackWoodpecker ,是啄木鸟科、黑啄木鸟属的中型鸟类,有15个亚种。白腹黑啄木鸟常单独活动或成对活动,偶尔也能见到小的群体,多在高大乔木的中、上部活动和觅食。它们的翅膀短而钝,既不适于快飞,也不适于远飞,只在空中作波浪式的滑行。在取食的时候可以直上直下或向两侧呈螺旋状沿树干...
三趾啄木鸟外文名Eurasian Three-toed Woodpecker,小型鸟类,有8个亚种。三趾啄木鸟是典型的森林鸟类,除繁殖期成对外,常单独活动,繁殖后期亦见成家族群。多活动于森林的中上部,有时亦到地面活动和觅食。性活泼,行动敏捷,啄食迅速有力。多在枯枝上取食。平时较少鸣叫,繁殖期叫声似斑啄木鸟的“ga-ga-ga一”的单音节声...
白翅啄木鸟外文名White-winged Woodpecker,小型鸟类,无亚种。白翅啄木鸟是留鸟,常单独活动,繁殖期成对。主要以天牛成虫和幼虫、鞘翅目昆虫、叩头虫、蚂蚁、小蠹虫、吉丁虫、蚜虫、松毛虫和虫卵等各种昆虫为食,也吃蜘蛛、蠕虫等其它小形无脊椎动物,秋冬季也吃部分橡实、松子、稠李等植物果实和种子。白翅啄木鸟繁殖期为...
斑头大翠鸟外文名Blyth's Kingfisher,无亚种。斑头大翠鸟是留鸟。性胆怯。常单独活动。多栖在岸边树木低枝上或伸出于水面的树枝上。也常在水面上空飞翔觅食。平时常独栖在近水边的树枝上或岩石上,伺机猎食,食物以小鱼为主,兼吃甲壳类和多种水生昆虫及其幼虫,有时兼吃一些植物性食物。翠鸟扎入水中后,还能保持极佳...
蓝耳翠鸟外文名Blue-eared Kingfisher,属小型鸟类,有6个亚种。中国仅有云南亚种,分布于云南勐腊。它的生态生物学资料国内记载甚少,1960年,著名科学家郑作新教授等人曾在勐腊的一河沟边采获一只。蓝耳翠鸟性孤独,平时常独栖在近水边的树枝上或岩石上,伺机猎食,食物以小鱼为主,兼吃甲壳类和多种水生昆虫及其幼虫,也...
白胸翡翠外文名White-throated Kingfisher,为中型鸟类,有4个亚种。白胸翡翠常单独活动,多站在水边树木枯枝上或石头上,有时亦站在电线上,常长时间地望着水面,以待猎食。飞行时成直线,速度较快,常边飞边叫,叫声尖锐而响亮。白胸翡翠营巢于河岸、沟谷田坎土岩洞中,掘洞为巢,巢呈隧道状,末端扩大为巢室,巢室大小直...
鹳嘴翡翠外文名Stork-billed Kingfisher,是中型鸟类,有13个亚种。鹳嘴翡翠的相似种蓝翡翠体型和嘴均较小,头黑色;颏、喉、上胸和领环白色,翅上覆羽黑色。飞翔时翅上有白色翅斑,区别甚明显。鹳嘴翡翠性孤独,多单独活动,平时常常直挺地停息在近水的低枝、芦苇或岩石上,伺水中捕鱼机捕食鱼虾等,和其他翠鸟一样,扎入水...
栗头蜂虎外文名Chestnut-headed Bee-eater,有3个亚种。栗头蜂虎夏迁会中国东南部,栖于丘陵或林地,多在空中飞行和捕食,并且伴随着合有颤音的鸣叫声,有时也站在树顶枝上。栗头蜂虎喜欢结群,群体由10余只到近百只个体组成。但不与其他鸟类混群,而是独自成群生活在一起,较大的群体有时多达数百只。性情活泼好动,彼此在...
蓝喉蜂虎外文名Blue-throated bee-eater,有2个亚种。蓝喉蜂虎常单独或成小群活动,多在上空飞翔觅食,休息时多停在树上或电线上。蓝喉蜂虎的迁徙时间在春季4~5月,秋季在9~10月。主要以各种蜂类为食,也吃其他昆虫。喜呆于栖木上等待过往昆虫;偶从水面或地面拾食昆虫。叫声:飞行时发出kerik-kerik-kerik的快速颤音。蓝喉...
彩虹蜂虎外文名Rainbow Bee-eater,中等体型的偏绿色蜂虎,无亚种。彩虹蜂虎主要捕食蜜蜂和黄蜂。其它捕食对象还包括蝴蝶、蛾类、豆娘、蜻蜓、甲虫以及大多数飞行昆虫。多在飞行中觅食,从停留的电线上或枯枝间快速飞扑猎物。一些研究发现,蜘蛛也可能纳入它们的食谱(Del Hoyo et al.,2001)。彩虹蜂虎叫声:尖锐的“啾啾...
小地鼠属于五趾跳鼠亚科(Allactaginae)。该属全世界有3种,中国只有1种。数量较稀少。是荒漠和半荒漠草原种。该种的种级地位没有争议,亚种较多,中国分布的属于哪个亚种还没有定论,初步放入 <P. pumilio aralensis>。...
小五趾跳鼠属于五趾跳鼠亚科(Allactaginae)。跳鼠类分布于北非、阿拉伯及亚洲北部的沙漠及荒漠地带,是这种极端环境中为数不多的哺乳动物。小五趾跳鼠种级分类地位稳定,没有争议,亚种较多,但中国仅1个亚种——准噶尔亚种(<A. elater dzungariae>)。小五趾跳鼠主要栖息于蒿草、针茅荒漠草原、芨芨草及梭梭植物丰...
五趾跳鼠属于五趾跳鼠亚科(Allactaginae)。五趾跳鼠种级分类地位稳定,亚种分化复杂,有10余个,在我国有5个,原来还包括现在的蒙古五趾跳鼠。但是否都是有效亚种有待深入研究。五趾跳鼠适应性强,活动范围广。不集群生活。五趾跳鼠为夜行性动物,黄昏活动频繁,白天偶尔出洞活动,活动距离常在1-2km,所经过的地方掘有多...
河狸在全世界仅有2种。另外一种是分布于加拿大和美国阿拉斯加的美洲河狸。河狸高度适应水生生活,可长时间在水下活动。有用树枝和树干构筑拦水坝,在水坝旁边筑巢的习性。毛皮珍贵,香腺发达,分泌的河狸香是贵重香料。在我国,河狸处于濒危状态,仅在新疆布尔根河自然保护区有500只左右。河狸夜间活动,白天很少出洞,善游...
林睡鼠在全世界有9属28种。分属3个亚科。中国有2属2种,属于林睡鼠亚科(Leithiinae)。睡鼠科啮齿动物是一群非常特殊的动物。大多数像小松鼠,有柔软而密实的毛,尾毛蓬松,眼睛大而圆。善于爬树。有特殊的尾断后能再生能力。睡鼠科动物均非常珍贵,数量稀少。中国分布的林睡鼠和四川毛尾睡鼠(<Chaetocauda sichuanens...
沟牙鼯鼠喜在高大乔木的树洞中做巢,巢穴营造于枯树洞内,洞口离地面5~10m不等,洞口较小约10cm,洞深50cm左右。巢内以桦树皮及羽毛等做窝。沟牙鼯鼠具夜行性。以滑翔和攀爬结合交替活动。植食性,以各种嫩枝、芽叶、果实以及蘑菇等为食,也食少量昆虫。不冬眠。天敌主要是鼬类和猛禽类。其他沟牙鼯鼠生态资料所知甚少。每...
小飞鼠无冬眠习性。夜行性,多于黄昏后活动,白昼也偶尔可见。日间受到惊动后,即慢慢爬至洞口,有的即窜出往下滑翔,着地后急速爬上就近的树干,最后紧贴身子隐没于树杈或枝叶密集处;有的则往往在其洞口探视片刻,视其周围的动静而窜出洞滑翔或留守洞内。常在树上攀爬,或在树枝间滑翔。滑翔时,尾平展,伸直四肢,撑开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