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动物>>鱼纲>>中型鱼

水滴鱼

数据缺乏
学名:Psychrolutes marcidus

基本信息

科学分类

体征数据

  • 体长:约 30–38 厘米
  • 体重:约 1–2 千克(估计)
  • 寿命:资料有限;可能 10 年以上

显著特点

深海胶质体;能量需求低;无典型鱼鳔;减压上浮形态塌陷。

分布及栖息地

澳大利亚与塔斯马尼亚外海 600–1200 米深的大陆坡与海山区域,底栖或近底活动。

外观

深海环境下体表平滑、头大体短;上浮后因减压呈“水滴脸”。

详细介绍

水滴鱼Psychrolutes marcidus)是生活在澳大利亚与塔斯马尼亚外海大陆坡的深海底栖鱼类,隶属蟾头鱼科。 它在海底的样子并不“塌软”——那是被人类打捞后减压导致的组织塌陷:深海高压支撑其凝胶状身体,一旦上浮至近海面,外压骤降便呈现“水滴脸”。

基础信息

  • 学名:Psychrolutes marcidus

  • 体型:体长约 30–38 厘米;体重约 1–2 千克(估计)。

  • 分布:澳大利亚东南与塔斯马尼亚外海 600–1200 米的大陆坡与海山地形。

生态与习性

多在海底近旁“静候式”摄食,吞食小型甲壳类、软体动物和沉降有机物,能量需求低、运动量小。 身体以胶质组织为主、骨骼与肌肉较弱,且无典型鱼鳔,是对高压深海的适应。

繁殖与寿命

资料有限;有记录雌鱼产大片粉红色卵团并守护;寿命未详,推测可达 10 年以上。

威胁与保护

  • 兼捕风险:深海底拖网可能将其作为副渔获带上甲板。

  • 数据不足:缺少系统的种群调查与趋势评估。

深海鱼类在 IUCN 中常被评为“数据缺乏(DD)”或未评估,发布前可再核对最新版名录。

常见问题

Q1:为什么照片里那么“丑”?

这是减压效应:深海高压下外观更“正常”,上浮后组织塌陷。

Q2:有鱼鳔吗?

无典型鱼鳔,靠胶质组织在高压下获得近中性浮力。

Q3:是否面临灭绝?

数据不足,主要关注点是深海渔业兼捕与栖息地扰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