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动物>>鱼纲>>小型鱼

红狮子鱼(Pterois volitans)

无危
学名:Pterois volitans

基本信息

科学分类

体征数据

  • 体长:常见 20–35 cm;最大 ~45 cm+
  • 体重:随体长增长,成鱼可达数百克—1 kg 级
  • 寿命:约 5–10 年(估计)

显著特点

背/腹/臀鳍毒棘;胸鳍放射如扇;围堵瞬吸捕食;入侵西大西洋—加勒比。

分布及栖息地

原生:印度—西太平洋;入侵:西大西洋—加勒比—墨西哥湾;礁坡、人工结构、沉船等,1–100+ m。

外观

红褐至橙褐底上具白色窄带;背鳍 13 棘;幼鱼胸鳍丝状更长。

详细介绍

狮子鱼Pterois volitans,亦称红火鸡鱼)隶属鲉科 Scorpaenidae狮子鱼属 Pterois, 原产印度—西太平洋,以华丽的放射状胸鳍背/臀/腹鳍毒棘著称。 其在西大西洋—加勒比海入侵种,对本地小型礁鱼与甲壳类产生显著捕食压力。


生态与生物学

  • 食性:小型鱼类与甲壳类为主,常在黄昏/夜间埋伏掠食;能以胸鳍围堵猎物并瞬吸吞食。

  • 繁殖:雌雄于水柱中释放凝胶卵团,随洋流传播;繁殖频率高、世代时间短,利于扩散。

  • 毒性:背、腹、臀鳍具空心毒棘,刺入时可注入毒素用于防御。


形态与识别

  • 体色/花纹:红褐至橙褐,具白色窄带;胸鳍极长呈扇形放射

  • 棘鳍:背鳍通常有13 根硬棘;腹/臀鳍亦具硬棘,需注意安全。

  • 幼鱼特征:胸鳍条更细长,悬浮于礁坡与人工结构附近。


体型与寿命

  • 体长:常见20–35 cm,最大可达~45 cm以上。

  • 寿命:野外约 5–10 年(地区差异)。


分布及栖息地

原生地:印度洋—西太平洋(印尼、菲律宾、巴布亚新几内亚、澳北部等)。入侵地:西大西洋、加勒比海与墨西哥湾沿岸与外海平台。 常见于礁坡、人工礁、海草床边缘与码头/沉船,水深1–100+ m


保育与人类互动

  • IUCN:无危(LC)(原生地广布)。

  • 生态影响(入侵区):降低本地小型礁鱼丰度与补充;各地倡导目标清除与食用开发以控制种群。

  • 安全提示:避免徒手接触;如遇刺伤,通常建议在专业指导下进行局部保暖/温热水浸泡以缓解疼痛,并尽快就医

常见问题

Q1:如何与 Pterois miles 区分?P. miles胸鳍与体侧斑纹更粗简,通常分布于印度洋;两者在入侵大西洋常被统称为“狮子鱼复合群”。

Q2:会主动攻击人吗?不会,刺伤多因误触或捕鱼时处理不当

Q3:为什么在加勒比泛滥?天敌少、繁殖力强、广食性且能在较深/较差环境生存,导致种群快速扩张。

Q4:能食用吗?可食且肉质佳,但处理时必须避开毒棘,并遵循当地捕捞与食品安全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