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洋小号鱼
无危基本信息
科学分类
- 中文名:大西洋小号鱼
- 学名:Aulostomus maculatus
- 纲目:小型鱼
- 科属:Aulostomidae Aulostomus
体征数据
- 体长:常见 40–80 cm;最大 ~100 cm
- 体重:随体长增长;大型个体可达数千克级以下
- 寿命:约 6–10 年(估计)
显著特点
极细长体形;喇叭形长吻瞬吸捕食;悬停与垂直隐身;影子猎法接近猎物。
分布及栖息地
热带西大西洋—加勒比;礁坡、礁冠、外礁壁与海草/海扇带,2–60 m。
外观
体色可变(褐/橄榄/黄色);体侧细点/细线;背鳍前短棘后软条;胸鳍大便于悬停。
详细介绍
大西洋小号鱼(Aulostomus maculatus,又称喇叭鱼/小号管鱼)隶属小号鱼科 Aulostomidae, 是加勒比—大西洋珊瑚礁上著名的隐匿伏击掠食者。其体形极端细长、吻部长管状, 能在礁体上方悬停,或以垂直竖立方式贴近海扇/海鞭与海草伪装,突然前冲以吸力捕食小型鱼类与甲壳类。
生态与生物学
食性:小型鱼类(如隆头鱼稚鱼、虾虎、雀鲷幼体等)与对虾/小蟹等甲壳类;靠前端扩张瞬吸摄食。
行为:常见“影子猎法”(shadow‑stalking):贴身跟随体型更大的非掠食鱼以接近猎物;亦会在海扇旁垂直隐身。
繁殖:外海放卵放精,卵与仔鱼浮性,随海流漂移后定居。
形态与识别
体形:极细长圆筒状;吻部喇叭形长管,口位端部。
体色:可快速变色(褐、橄榄、黄等色型);体侧常见细斑点/细线,部分个体为全黄型。
鳍条:背鳍前段具短硬棘,后段软条;尾鳍圆—截形;胸鳍大,便于悬停微调。
体型与寿命
体长:常见40–80 cm,最大可达~100 cm。
寿命:野外估计6–10 年(地区差异)。
分布及栖息地
分布于热带西大西洋—加勒比海:佛罗里达—巴哈马—百慕大至加勒比各群岛与巴西北岸; 多见于珊瑚礁坡、礁冠、外礁壁与海草/海扇带,水深2–60 m。
保育与人类互动
威胁:栖地退化、珊瑚白化与沿岸污染;偶见副渔获与观赏采集。
保育:总体资源稳定;海洋保护区与礁体修复可维持其猎物与栖位。
IUCN:无危(LC)(以最新权威评估为准)。
常见问题
Q1:为何叫“喇叭鱼”?因其长管状吻末端开口似喇叭,捕食时可瞬时扩张形成吸力。
Q2:全黄个体是另一物种吗?不是,为颜色型;该种可在褐、橄榄、黄等配色间切换以伪装。
Q3:白天还是夜晚更容易看到?多在日间/黄昏活动并悬停守猎,夜间活动也有但不如日间易见。
Q4:会攻击人吗?不会;对潜水员通常保持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