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动物>>鱼纲>>大型鱼

光滑双髻鲨(光滑锤头鲨)

易危
学名:Sphyrna zygaena

基本信息

科学分类

体征数据

  • 体长:常见 2.5–3.5 m;最大 ~4 m
  • 体重:常见 100–230 kg;最大 ~300–400 kg
  • 寿命:约 20–30 年

显著特点

温带至热带广布;胎盘式卵胎生;群聚洄游;以中上层鱼/魟/头足类为食。

分布及栖息地

近岸至外海表层—上层(0–200+ m);更耐冷水,温带亦常见。

外观

头叶前缘平直无缺刻;第一背鳍高大镰形;背灰腹白;幼鱼鳍缘可见淡白/黑缘。

详细介绍

光滑双髻鲨Sphyrna zygaena,亦称光滑锤头鲨)是广布全球温带—热带海域的 中—大型掠食性鲨鱼,隶属双髻鲨科(Sphyrnidae)。其“锤状头”(cephalofoil) 能提升水平面上嗅觉/电感知与转向效率,有助于捕食中上层鱼类、魟鱼与头足类


生态与行为

  • 洄游与群聚:具季节性洄游;幼体与亚成体常成群。

  • 摄食:小型鲱鲭类、枪乌贼、魟鱼与甲壳类等;会沿陆架缘与上层追逐猎物。

  • 繁殖:胎盘式卵胎生(yolk‑sac placenta);妊娠约 8–11 个月;每胎约 20–50 仔鱼(区域差异)。


形态与识别

头叶前缘几乎平直且无中央缺刻是与“扇形双髻鲨/波状双髻鲨”(S. lewini)相区别的关键; 第一背鳍高大呈弯镰形,较“长尾巨型的扁锤头(S. mokarran)”更窄且无显著直角前缘; 体背灰褐至橄榄灰,腹部白色,幼鱼胸鳍/尾鳍缘可见淡白或黑缘。


体型与寿命

  • 体长:常见 2.5–3.5 m,全长极值约 ~4 m

  • 体重:常见 100–230 kg,最大可达 ~300–400 kg(记录差异)。

  • 寿命:约 20–30 年(区域差异)。


分布及栖息地

几乎全球温带—热带外海与陆架海域:从近岸潟湖与河口口门至外海表层—上层(常 0–200+ m)。 相较其他锤头,更耐冷水,在温带海域亦常见。


威胁与保护

  • 渔业压力:延绳钓、刺网与拖网的目标/副渔获;鱼翅贸易导致高风险。

  • 生物学脆弱性:成熟较晚、胎数虽多但生长缓慢,令种群恢复速度有限。

IUCN 全球评估:易危(VU)。管理要点:配额与最小体长热点时空关闭、 副渔获减量与即刻放流(圆弯钩、弱断点)、以及贸易监管与追溯。

常见问题

Q1:与波状双髻鲨/长锤头如何区分?本种头叶无中央缺刻且前缘较平直;最大背鳍高但前缘不呈直角;
长锤头(S. mokarran)头更宽、第一背鳍更巨大而呈“直角”样。

Q2:是否靠近岸边?会,特别是幼体常在浅海陆架/河口口门活动,成体更外洋化并随季节洄游。

Q3:对人是否危险?通常对人不具主动攻击性,但大型个体应保持距离,避免诱饵潜水干扰。

Q4:为何评为易危?渔业捕捞与鱼翅贸易压力、兼以低增长率,使多地种群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