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蝠鲼(巨型蝠鲼)
濒危基本信息
科学分类
- 中文名:大洋蝠鲼(巨型蝠鲼)
- 学名:Mobula birostris(= Manta birostris)
- 纲目:大型鱼
- 科属:蝠鲼科 蝠鲼属
体征数据
- 体长:体盘宽常见 4–6 m;最大 ~7 m+
- 体重:常见 1,000–1,500 kg
- 寿命:约 30–50+ 年
显著特点
滤食性远洋迁徙;清洁站回旋;卵胎生单胎、成熟晚。
分布及栖息地
热带—亚热带—暖温带外海与陆坡;与锋面、上升流、海山和清洁站相关。
外观
极宽翼状胸鳍与可卷起头鳍;端位口;背深色、腹白带不对称黑斑;肩斑明显。
详细介绍
大洋蝠鲼/巨型蝠鲼(Manta birostris,现多作 Mobula birostris)为体盘最宽的魟鱼之一,隶属蝠鲼科(Mobulidae)。 以滤食浮游生物与小型鱼类为主,常在上升流与礁外缘清洁站回旋并进行远洋迁移。
生态与行为
摄食:磷虾、桡足类、鱼仔;依靠头鳍(cephalic lobes)导流至口内。
繁殖:卵胎生,多为单胎;成熟晚、产仔率低(数年一胎)。
行为:可见水面跃出;在清洁站缓慢回旋以去除寄生虫。
形态与识别
体盘呈菱形,翼状胸鳍极宽;一对可卷起的头鳍;口端位;背深色、腹白带不对称黑斑(可用于个体识别), 常见肩斑。与Mobula alfredi(礁蝠鲼)相比更大、更外洋。
体型与寿命
体盘宽:常见 4–6 m;极值 ~7 m+。
体重:常见 1,000–1,500 kg。
寿命:约 30–50+ 年。
分布与栖息地
全球热带—亚热带—暖温带外海与陆坡;与锋面、上升流、海山及礁外缘清洁站相关,随饵场迁移。
威胁与保护
渔业压力:刺网/围网/延绳钓副渔获与目标捕捞;历史上鳃板贸易驱动。
船只撞击与缠绕:表层活动导致受伤风险与幽灵渔具缠绕。
旅游干扰:围堵、触摸与投喂。
IUCN:濒危(EN);CITES 附录 II。建议:热点限速与缓冲区、 副渔获减量与即时放流、清洁站保护与负责任观赏规范。
常见问题
Q1:Manta 与 Mobula 名称?最新分类多将蝠鲼并入 Mobula,巨型蝠鲼现多称 Mobula birostris。
Q2:会伤人吗?无毒刺、性情温顺;但体型巨大需注意航行安全。
Q3:如何与礁蝠鲼区分?体盘更大、更外洋,肩斑与腹面黑斑图样不同。
Q4:保护状况?IUCN 濒危;关键是减少副渔获与保护清洁站、规范潜水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