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眉鱼
濒危基本信息
显著特点
大型礁栖鱼;先雌后雄;摄食棘冠海星等硬壳无脊椎;对过度捕捞极敏感;旗舰物种。
分布及栖息地
印度—太平洋热带区外礁坡/礁台/泻湖礁,3–60 m 水深。
外观
额部隆起显著(雄更明显);唇厚;蓝绿体色配波纹线条;眼后弧形黑纹;幼鱼深色带白斑。
详细介绍
苏眉鱼/拿破仑鱼(隆头鱼)(Cheilinus undulatus),中文常称苏眉或拿破仑鱼, 属隆头鱼科大型礁栖鱼类,是珊瑚礁生态系统中的旗舰物种与重要掠食者,尤其以摄食海星、海胆、软体动物及棘冠海星等著称。IUCN 全球评估:濒危(EN);CITES 附录 II(国际贸易受严格管理)。
生态与行为
典型珊瑚礁-外礁坡栖息者,白天活动、夜间在礁缝休息。为先雌后雄的雌雄同体(原雌性型,protogynous),个体随年龄与体型增长可由雌性转雄性。成熟晚、寿命长(数十年), 对过度捕捞与活鱼交易极为敏感。
形态与识别
体型高大结实,额部有显著隆起(成雄更明显);唇厚;体色蓝绿至青绿,具不规则波纹状线条; 眼后常有弧形黑纹;鳞片大;幼鱼体侧深色并带白斑/条;成鱼胸鳍大、背鳍/臀鳍边缘常呈蓝色。
体型与寿命
体长:常见 60–120 cm,最大可达约 180–200 cm。
体重:常见 10–30 kg,大型个体可达 150–180 kg。
寿命:约 30 年以上(区域有差)。
分布及栖息地
印度-太平洋热带海域广布:从红海、东非至太平洋中西部(含南海、珊瑚海、密克罗尼西亚等), 以外礁坡、礁台边缘与泻湖礁为主,水深多 3–60 m。
威胁与保护
过度捕捞与活鱼餐饮贸易(尤其针对大型雄鱼与成体)。
氰化物捕捞与炸鱼造成直接死亡与珊瑚礁破坏。
栖息地退化(白化、污染、沿岸开发)。
建议:体长/禁渔季/配额与保护区网络、禁用破坏性渔法、活鱼贸易监管、社区共管与生态旅游替代生计。
常见问题
Q1:苏眉与一般隆头鱼如何区分?额部高大隆起、体色蓝绿并具波纹状线条、体型显著更大,是主要特征。
Q2:为何对过度捕捞敏感?成熟晚、寿命长、雌转雄导致大型个体(多为雄鱼)被优先捕捞,影响繁殖。
Q3:会吃珊瑚吗?主要捕食棘皮动物与硬壳无脊椎,亦啃食附着生物;通过控制棘冠海星有助于珊瑚礁健康。
Q4:如何保护?设置保护区与禁渔季、执行最小体长、规范活鱼贸易与来源追溯、取缔氰化物与爆炸捕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