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动物>>鱼纲>>大型鱼

翻车鱼(曼波鱼)

易危
学名:Mola mola Linnaeus, 1758

基本信息

科学分类

体征数据

  • 体长:常见 1.8–2.3 m;最大 ~3.3 m(体盘长)
  • 体重:常见 250–1,000 kg;纪录 >2,000 kg
  • 寿命:约 20–30+ 年

显著特点

体盘状、尾鳍退化为假尾;以胶质浮游生物为食;深潜后表层晒背;超高繁殖力。

分布及栖息地

全球温带—热带外海与陆坡;表层至中层(0–800 m)。

外观

背/臀鳍高大对称推进;皮肤粗糙;口小齿板融合;与 M. alexandrini 相似但可区分。

详细介绍

翻车鱼/曼波鱼Mola mola)是世界上体重最重的硬骨鱼之一,隶属翻车鱼科(Molidae)。 以巨大的体盘状身体尾鳍退化为假尾(clavus)、以及经常在海面“晒背”而闻名。 以胶质浮游生物(水母、海鞘栉水母)为主食,亦取食小鱼、头足类与甲壳类。IUCN:易危(VU)


生态与行为

  • 极端繁殖力:雌鱼一次产卵可达数亿枚;卵与仔鱼为浮性。

  • 昼夜垂直迁移:白天深潜摄食,回表层晒背复温;与温跃层/锋面相关。

  • 清洁互利:到“清洁站”由隆头鱼/雀鲷清除寄生虫;海鸟也会啄食寄生虫。


形态与识别

体呈圆/椭圆体盘,无真正尾鳍,背鳍与臀鳍高大对称;皮肤粗糙具皮齿;口小、齿板融合。 与近缘南方翻车鱼M. alexandrini)相似,可通过头部轮廓与假尾形态区分。


体型与寿命

  • 体长:常见 1.8–2.3 m 体盘长;极值 ~3.3 m。

  • 体重:常见 250–1,000 kg;纪录 >2,000 kg。

  • 寿命:野外 20–30+ 年;人工饲养可更长。


分布与栖息地

几乎全球温带—热带外海与陆坡水域;表层至中层(约 0–800 m)。


威胁与保护

  • 副渔获:漂流刺网、延绳钓、围网;上岸利用地域差异大。

  • 海洋垃圾:误食塑料袋与废弃渔具缠绕。

  • 船只/噪声:表层活动易遭撞击与干扰。

  • 分类混淆:与近缘种混淆影响评估与管理。

建议:副渔获减量(网具改良与避让),热点季节限速/缓冲区,加强物种识别/监测与塑料治理。

常见问题

Q1:为何“晒背”?深潜后回表层复温并便于清洁寄生虫。

Q2:会伤人吗?不会主动攻击;但其体型巨大,航行需留意撞击风险。

Q3:如何与 M. alexandrini 区分?看头部轮廓、背臀鳍比例与假尾边缘;必要时用基因鉴定。

Q4:为何评为易危?副渔获与塑料污染等致死因叠加,且混淆降低管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