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动物>>鱼纲>>大型鱼

海牛

无危
学名:Trichechus(属)

基本信息

科学分类

体征数据

  • 体长:约 2.5–4.0 米(属级范围)
  • 体重:约 300–1,000+ 千克
  • 寿命:约 30–50 年(个别>60 年)

显著特点

江海草食性;温暖浅水与海草/水草带;母仔关系紧密、孕期长;尾圆形桨叶。

分布及栖息地

美洲大西洋与亚马孙流域、西非沿岸—河口—内陆水体的浅水草场与缓流水域。

外观

体粗壮纺锤形;吻端触须;桨状前肢;圆形尾叶;皮肤灰褐常附生藻类。

详细介绍

海牛属Trichechus)隶属海牛目(Sirenia)海牛科(Trichechidae), 为现生江海草食性大型哺乳动物,俗称“海牛/海牛(Manatee)”。本属现公认 3 种:西印度海牛T. manatus,含佛罗里达与安的列斯两个亚种)、亚马孙海牛T. inunguis)与非洲海牛T. senegalensis)。与同目但不同科的儒艮Dugong dugon)相区分。


生态与行为

海草、淡水/半咸水水草与藻类为主食,日均摄入量可达体重的 4–10%。 活动多见于浅水、缓流与高透明度水域;常表现出季节性迁移与温度偏好(如靠近温暖泉眼/电厂温排水越冬)。 母仔关系紧密,妊娠约 12–14 个月,通常 1 胎,仔兽随母 1–2 年。


形态与识别

体型粗壮呈纺锤形,头圆、吻部具硬毛触须;前肢为桨状鳍肢,后肢退化;尾部呈宽大的圆形桨叶(与儒艮的凹月形尾不同)。皮肤灰褐并布有粗糙毛及藻附生; 门齿退化,具连续替换的臼齿列(“齿列传送带”)。


体型与寿命(属级范围)

  • 体长:约 2.5–4.0 米(不同种群/个体差异)。

  • 体重:约 300–1,000 千克以上(大型雌性更重)。

  • 寿命:野外常见 30–50 年,个别超过 60 年。


分布与栖息地

  • T. manatus:西北大西洋—加勒比—墨西哥湾沿岸的海草床/河口/内湾

  • T. inunguis亚马孙流域淡水体系(河道、湖沼、泛滥平原)。

  • T. senegalensis西非沿岸—河口—内陆水体,常与红树林与海草带相关。


威胁与保护

  • 船只撞击与螺旋桨伤;航道与游船密集区风险高。

  • 渔具缠绕与误捕(流刺网、陷阱)。

  • 栖息地退化(海草床衰退、红树林破坏、污染与取水工程)。

  • 极端气候与寒潮引发集体非正常死亡(供暖栖地不足时)。

管理要点:关键温暖越冬地与觅食热点的时空保护、限速与缓冲区、渔具改良与救援网络、 水草—海草带修复与水质治理、公众教育与救护中心协作。

常见问题

Q1:如何与儒艮区分?海牛尾巴是圆形桨叶,儒艮尾巴为凹月形;海牛多可入淡水,儒艮偏近海海草带。

Q2:是否会主动攻击人?性情温顺,不主动攻击;但应保持距离,避免投喂与触摸。

Q3:保护等级如何?本页为属级总述,“未评估”;各物种 IUCN 等级不同(如西印度海牛常见 EN/VU 的地区评估)。

Q4:主要食物是什么?海草与淡水/半咸水水草,可辅助摄入藻类与落叶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