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滨鹬外文名Great Knot,小型涉禽,无亚种。大滨鹬主要以甲壳类、软体动物、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觅食时常将嘴插入泥中探觅食物,也常沿水边浅水处或水边沙滩和泥地上边走边觅食。大滨鹬主要繁殖于西伯利亚北部冻原地带,繁殖期6-8月。营巢于多苔藓和植物的冻原髙原和岩石地带,巢为地面的凹坑,内垫有枯草和苔藓,通常置巢...
翻石鹬外文名Ruddy Turnstone,无亚种。翻石鹬在中国为旅鸟和冬候鸟。春季于4-5月,秋季于9-10月迁徙。迁徙时常集成松散的大群。常单独或成小群活动。迁徙期间也常集成大群。行走时步态有点蹒跚,但奔跑很好,飞行有力而直,通常不高飞。翻石鹬主要啄食甲壳类、软体动物、蜘蛛、蚯蚓、昆虫和昆虫幼虫。也吃部分禾本科植物种...
小青脚鹬外文名Spotted Greenshank,是小型涉禽,无亚种。小青脚鹬在中国为偶见旅鸟。春季多于3-4月,秋季于9-10在迁徙时途经中国。常单独在水边沙滩或泥地上活动和觅食。觅食时常低着头,嘴朝下,在浅水地带来回奔跑。主要以水生小型无脊椎动物和小型鱼类为食,常涉水到齐腹深的水中去觅食。性情胆小而机警,稍有惊动即刻起...
大杓鹬外文名Far Eastern Curlew,无亚种。大杓鹬在中国主要为旅鸟。部分在东北繁殖,为夏候鸟,部分越冬在台湾,为冬候鸟。春季于4月初至4月中旬到达东北繁殖地,秋季于9月下旬迁离繁殖地往南迁徙。常成小群迁徙。大杓鹬常单独或成松散的小群活动和觅食。但在休息时或在夜间栖息地,则常集成群。繁殖期间则成对活动。行动迟...
小杓鹬外文名Little Curlew,属小型涉禽,无亚种。小杓鹬平常大多单独或呈小群活动,但迁徙和越冬时也同其他鹬类集成较大的群体。在海边每当潮水退后,它们就到被潮水淹没过的滩涂上觅食,涉水于浅滩淤泥中,啄食昆虫、昆虫幼虫、小鱼、小虾、甲壳类和软体动物等,有时也吃藻类、草籽和植物种子。小杓鹬的叫声:飞行或成群进...
半蹼鹬[bàn pǔ yù],外文名Asian Dowitcher,是小型涉禽。半蹼鹬常单独或成小群活动。性胆小而机警。主要以昆虫、昆虫幼虫、蠕虫和软体动物为食。常在湖边、河岸、水塘沼泽和海边潮涧地带沙滩和泥地上觅食。常频繁地将嘴插入泥中直至嘴基。半蹼鹬在中国为夏候鸟和旅鸟。春季于3-5月,秋季于8-10月经过中国。常呈小群迁徙...
林沙锥外文名Wood Snipe,小型涉禽,无亚种。林沙锥性胆小而孤僻,常单独活动在林中河流和水塘岸边及其附近沼泽与草地上。飞行缓慢而笨重,受惊后突然飞起,飞行方向变换不定,常呈波浪式飞行,通常飞不多远又落入草丛。主要以昆虫、昆虫幼虫等小型动物为食。林沙锥的繁殖期为5-7月,繁殖于1200-4000米的山地森林中,善于进...
铜翅水雉外文名Bronze-winged Jacana,是小型涉禽,无亚种。铜翅水雉为留鸟,白天活动,大多单独活动,非繁殖期也常集成小群。行动轻巧而灵活,行走时抬脚较高,跨步较大,每走一步都伴随着尾羽的晃动,由于脚趾很长,所以也能在飘浮于水面的百合和莲叶等水生植物上快速地奔走。善于游泳和潜水,遇到危险时或者是急速奔跑,...
水雉外文名Pheasant-tailed Jacana,一种中小型鸟类,无亚种。水雉喜欢单独或成小群活动,冬季有时亦集成大群。性活泼,善行走,步履轻盈,能在漂浮于水面的百合、莲、菱角等水生植物上来回奔走和停息。亦善游泳和潜水,游泳时头尾上扬,露出水面甚高,有时亦潜行于水底或沿水面飞行。常在小型池塘及湖泊的浮游植物如睡莲及...
黄颊麦鸡外文名Sociable Lapwingm,属中型涉禽。黄颊麦鸡是迁徙性鸟类,具有极强的飞行能力。栖息于水域附近的草地、耕地、荒漠及比较干燥的内陆湿地(如沙漠绿洲、盐湖、盐泽、碱滩、季节性河流、季节性湖泊、戈壁和沙漠中的泉水溢出带等)和附近的半干旱草原等。以昆虫、蝗虫、蚱蜢、螺蛳、虾为食。在人类的捕杀下,黄颊麦...
鹮嘴鹬外文名Ibisbill,是一种灰、黑及白色的鹬,无亚种。鹮嘴鹬是留鸟及垂直性迁移的候鸟。常单独或成3-5只的小群出入于河流两岸的砾石滩和沙滩上活动和觅食。有时也涉水到齐腹深的水中,将头和颈都伸入水中觅食。性机警,稍有声响,即蹲下不动,直到危险临近时,才沿砾石间曲折小径急速走开或起飞逃走。鹮嘴鹬主要食蠕虫、...
大石鸻外文名Great Thick-knee。中型涉禽,无亚种。大石鸻是一种海岸鸟类,通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偶尔集成小群。主要在夜间和黄昏活动,白天躲藏在无干扰的隐蔽地方,很少白天觅食。主要以小型甲壳类和软体动物等海洋无脊椎动物为食。愤怒时发出响亮的嘶叫声,告警叫声为响亮的“see-eek”声,并常在夜里发出两三个上扬音符的...
赤颈鹤外文名Sarus Crane,是大型涉禽,共分化为3个亚种。赤颈鹤常单独或成对和成家族群活动,秋冬季节有时亦集成数十甚至上百只的大群。性胆小而机警。主要以鱼、蛙、虾、蜥蜴、谷粒和水生植物为食,常成对或成家族群在水边和原野觅食,尤以清晨和傍晚觅食活动最为频繁。赤颈鹤的叫声:响亮而持久的喇叭声,通常成对地日夜...
白枕鹤外文名White-naped Crane,是大型涉禽,无亚种。白枕鹤主要以植物种子、草根、嫩叶、嫩芽、谷粒、鱼、蛙、蜥蜴、蝌蚪、虾、软体动物和昆虫等为食。取食时主要用喙啄食,或用喙先拨开表层土壤,然后啄食埋藏在下面的种子和根茎,边走边啄食。白天多数时间用于觅食,非常警觉,通常在啄食几次后就抬头观望四周,一有惊扰...
紫水鸡外文名pukeko,中型涉禽,共有13个亚种。紫水鸡常成对或成家族群活动。性温顺而胆小,多在清晨和黄昏活动,白天躲藏在芦苇丛中。活动时声音较为嘈杂,频繁地发出‘咯、咯’声和‘哼哼’声。受惊或带领幼鸟时,尾羽会上下翘动,露出白色的尾下覆羽,显露出白色尾下覆羽。善行走和在地面奔跑,行走时步伐缓慢而稳重,常...
沙丘鹤外文名sandhill,一种大型涉禽,是世界上数量最多的鹤类,共分化为6个亚种,总数超过800,000只,但其中的密西西比亚种具有120只左右,古巴亚种不足100只,均处于濒危状态。中国仅有指名亚种,分别在上海、江苏、江西、山东、北京、河北、吉林、黑龙江和辽宁等地有观察记录,可能是失群的迷鸟。沙丘鹤常成家族群活动,...
白鹤外文名Siberian Crane,是大型涉禽,虽然分成东部、中部和西部3个种群,但它是单型种,无亚种分化。被誉为鸟类“活化石”,全球不到4000只,每年全球98%的白鹤会前往鄱阳湖越冬。2019年9月28日,江西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江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确定白鹤为江西省“省鸟”的决定》,这意...
斑胁田鸡外文名Band-bellied Crake,是一种小型涉禽,无亚种。斑胁田鸡春季于4月中下旬迁来中国东北繁殖,秋季于9月末10月初迁离繁殖地。斑胁田鸡常单独或成小群活动。夜行性。主要在晚上和晨昏活动。白天多匿藏在灌丛和草丛中。善行走,在地上奔跑甚快,甚致在茂密的草丛下也能快速奔跑。一般很少飞翔,即使在危急时被惊起...
姬田鸡外文名Little Crake,是小型涉禽,无亚种。姬田鸡常单独或呈家族群活动,善于游泳和潜水,经常在水塘中的芦苇和水草丛间游泳,有时也到芦苇外面或距离岸边较远的水面上活动,尤其是早晨和傍晚,也能沿着芦苇杆攀爬或者在芦苇上轻快地行走和奔跑。活动时喜欢鸣叫,遇到危险时多通过在芦苇上奔跑或快速地游进芦苇丛中来...
棕背田鸡外文名Black-tailed Crake,无亚种。棕背田鸡是留鸟。喜欢在一边有植物覆盖,另一边有开阔草地的溪流活动,其生活习性很像红脚苦恶鸟。常在早晨和傍晚出来到开阔的草地上活动,晨昏从隐蔽处出来在草地上觅食,遇到危险时则急速往草丛或水边奔跑,到水边后或是进入水中游泳或潜水,或是飞到水域的对岸隐蔽,有时在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