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知识>>科普

什么是动物:定义、特征与分类详解

2025-07-22 17:35:36 17

我们日常对“动物”的理解往往与科学定义存在偏差。通常认为,动物就是那些能移动、有反应、有四肢和躯干的生物,但实际上,并非所有动物都符合这些外在特征。那么,什么才是科学上对动物的准确定义?本文将带你全面了解动物的定义、主要特征,并从脊椎结构、食性、栖息地、繁殖方式以及生活习性等多个角度为动物进行分类。

1.webp

动物的定义及动物界概述

从生物学角度出发,动物是:

  • 多细胞生物;

  • 异养生物(无法自己合成食物,必须摄取外源营养);

  • 细胞无细胞壁;

  • 拥有神经系统,能感应外部刺激;

  • 发育过程中具备囊胚(blastula)阶段;

  • 体内细胞高度组织化,形成各类组织和器官。

符合以上所有标准的生物归类于“动物界(Reino Animalia)”。这一类生物是地球演化过程中最新出现的生物群体,最早可追溯到约5.25亿年前的寒武纪。当时的原始动物起源于海洋,之后逐步扩散到各类生态系统中。

人类同样属于动物界,完全依赖植物界、真菌界、细菌界等更早诞生的生命体系。因此,在宏观生态系统中,动物与其他生命形式紧密相连。

动物的主要特征

动物具备一系列独特而复杂的生命特征,主要包括:

  • 真核细胞结构:动物细胞拥有细胞核,遗传物质以DNA形式存在;

  • 多细胞性:体内由成千上万的细胞组成,细胞间通过组织结构完成复杂功能;

  • 异养营养方式:不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食物,必须通过摄食方式获取能量;

  • 有氧呼吸:通过氧气分解有机物来释放能量;

  • 高度适应性:无论是在水中、陆地还是空中,动物都进化出了不同的形态与生理机制以适应环境;

  • 主动行为:动物会对环境做出主动反应,包括觅食、防御、迁徙等行为;

  • 感觉系统发达:通过视觉、听觉、嗅觉等感官来获取环境信息。

正因动物种类繁多,科学家通过不同标准将其进行进一步分类,便于研究和理解。


动物分类方式详解

一、按脊椎结构分类

1. 脊椎动物(Vertebrados)

具备脊索(notocorda)或脊椎骨架的动物,属于脊索动物门(Phylum Chordata)。具体包括:

  • 常见脊椎动物:脊索发展为脊柱(如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等);

  • 尾索动物(如被囊动物):脊索在胚胎期存在,后期消失;

  • 头索动物(如文昌鱼):脊索终生存在。

2. 无脊椎动物(Invertebrados)

没有脊索结构,构成了动物界中最大的群体。涵盖多个动物门类,例如:

  • 多孔动物门(海绵)

  • 刺胞动物门(水母、海葵等)

  • 棘皮动物门(海星、海胆等)

  • 线形动物门(线虫)

  • 环节动物门(蚯蚓、水蛭)

  • 软体动物门(蜗牛、章鱼、贝类)

  • 扁形动物门(涡虫、绦虫)

  • 节肢动物门(昆虫、蜘蛛、甲壳类)

许多无脊椎动物拥有外骨骼,通过“蜕皮”过程完成生长与脱壳。

2.webp


二、按食性分类

1. 草食动物(Herbívoros)

只以植物为食。细分为:

  • 食果动物(frugívoros)

  • 食粉动物(polinívoros)

  • 食木动物(xilófagos)

  • 食叶动物(folívoros)

  • 反刍动物(如牛、鹿):拥有复杂的胃结构;

  • 蜂类、蜂鸟等:具有特化喙型适应植物食性。

3.webp

2. 肉食动物(Carnívoros)

摄食其他动物,可为主动捕食者或食腐动物。典型群体包括:

  • 猛禽(鹰、隼)

  • 鳄鱼

  • 猫科动物、犬科动物

  • 爬行动物如蛇

这些动物通常具备尖牙、利爪、高速度或狩猎策略等特征。

4.webp

3. 杂食动物(Omnívoros)

兼食植物和动物,例如:

杂食性带来更大的食物选择灵活性,有利于适应多变的环境。

5.webp


三、按栖息地分类

1. 陆生动物(Terrestres)

生活在陆地表面或其附属结构(如树木)上。常见的包括:

  • 马、斑马、鹿类

  • 蜘蛛等节肢动物

2. 水生动物(Acuáticos)

必须生活在水中,如:

  • 鱼类

  • 海绵、海葵等滤食性动物

  • 鲸类、海豚等哺乳动物

其适应特征包括鳃呼吸、水动力学形态等。

3. 陆空两栖动物(Aeroterrestres)

虽能飞翔,但主要依赖陆地生活,如:

  • 鸟类

  • 蝙蝠

  • 滑翔哺乳动物(如蜜袋鼯)

  • 部分昆虫(蝴蝶、蜻蜓

6.webp


四、按繁殖方式分类

1. 卵生动物(Ovíparos)

产卵后在外界发育,包括:

  • 鸟类、爬行动物、昆虫

  • 单孔类哺乳动物(鸭嘴兽、针鼹

2. 胎生动物(Vivíparos)

胚胎在母体子宫内发育,如:

  • 大多数哺乳动物

  • 袋类动物(如袋鼠):幼仔在袋中继续发育。

3. 卵胎生动物(Ovovivíparos)

卵在母体内发育孵化,出生时为活体,例如:

  • 部分鲨鱼

  • 部分蛇类

  • 某些无脊椎动物

7.webp


五、按作息习性分类

1. 昼行性动物(Diurnos)

白天活动、夜间休息,依赖视觉完成行为。常见于:

  • 人类

  • 鸟类

  • 牛、犬等哺乳动物

  • 蝴蝶、蜜蜂等昆虫

2. 夜行性动物(Nocturnos)

夜间活跃,以嗅觉、听觉为主。常见群体有:

夜行性有助于避开高温或天敌,提高生存机会。


如果你想深入了解动物的各类分类,还可阅读更多关于动物界的相关文章。希望本文能为你打开动物世界的丰富多样性之门。


动物标签: 动物 动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