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听说过“绦虫”或“猪肉绦虫囊虫病”?这些我们熟悉但谈之色变的寄生虫,其实都属于一个相同的动物门类——扁形动物门(Platyhelminthes)。这一门包括许多自由生活或寄生性蠕虫,它们的身体构造极其简单,却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产生深远影响。
本文将带你深入了解扁形动物的定义、特征、生活环境、繁殖方式及代表种类,让你全面认识这些“平凡却不简单”的无脊椎动物。
扁形动物是最简单的三胚层无脊椎动物之一,约有 20,000 多个已知物种,包括自由生活的涡虫,也包括寄生性极强的绦虫和吸虫。
身体两侧对称,呈扁平状,类似鞋底;
无体腔(即“无体腔动物”),内部没有真正的空腔器官;
无呼吸系统与循环系统,依靠体表吸收氧气与排出废物;
通过“原肾管(protonephridia)”排泄,这是最原始的排泄系统;
多数为雌雄同体(同时拥有雄性和雌性生殖器);
拥有基本的神经系统,包括前端神经节与两条纵向神经索;
是最早出现中间神经元(interneurons)的动物;
有些种类对人类具有医学重要性,可引发严重寄生病。
扁形动物适应性强,常见于以下三类环境:
水生环境:淡水或海洋中,例如涡虫、部分吸虫;
潮湿陆地或空气中:少数种类能在湿润土壤中生存;
寄生于动物体内:包括人类和家畜,是多数寄生性扁形动物的栖息场所,如绦虫和肝吸虫。
扁形动物的消化系统极其原始,多数种类没有完整的消化道结构:
无肛门,只有一个口部,食物与排泄共用通道;
一部分种类没有消化道,直接通过表皮吸收营养;
消化系统分支成多个管道,将营养物质直接送达体内各组织;
有些物种通过纤毛(cilia)摄食水中碎屑;
少部分自由生活的扁形动物可捕食小型无脊椎动物。
尽管构造简单,扁形动物的繁殖方式却相当多样,分为:
多数种类为雌雄同体,具备雄性与雌性生殖系统;
自体受精或异体受精均可实现;
雄性器官包括睾丸、射精管、前列腺、交配器(cirrus);
雌性器官包括卵管、子宫、受精囊、卵黄腺等。
包括横裂分裂(fission)与孤雌生殖(parthenogenesis);
自由生活的涡虫尤以再生能力强大而闻名。
多数寄生性扁形动物具有复杂的生命周期;
中间宿主(如螺类)内进行无性繁殖,终宿主(如人类、牛)内进行有性繁殖;
常经历多个发育阶段(卵、幼虫、成虫),可引起不同疾病。
按照传统分类,扁形动物可分为以下四类:
分类 | 特征 | 示例 |
---|---|---|
涡虫纲(Turbellaria) | 多为自由生活 | 计划虫(如Dugesia) |
单殖吸虫纲(Monogenea) | 寄生于鱼类和两栖动物 | 鳃吸虫 |
吸虫纲(Trematoda) | 内寄生性吸虫 | 肝吸虫(Fasciola hepatica) |
绦虫纲(Cestoda) | 长带状体形,节片繁多 | 猪绦虫(Taenia solium) |
成虫寄生在牛、羊等家畜的肝脏内;
中间宿主为淡水螺;
对畜牧业危害巨大。
常被称为“寄生独居绦虫”;
人类吃了未熟猪肉或受污染的食物后感染;
幼虫可在肌肉甚至大脑形成囊尾蚴(cysticercus),引发囊虫病。
寄生于牛的呼吸道,通过淡水螺传播;
引发鼻塞、流涕和呼吸声异常。
引发人类血吸虫病,通过皮肤穿入体内;
影响皮肤、肺部和肠道,通过粪便传播卵。
广泛分布于淡水环境;
有三角形头部和两个“假眼”;
具有惊人的再生能力,即使切成数段也能再生为完整个体。
体长约8厘米;
体表有鲜明的黄色与黑色条纹,外形美丽;
生活在印太海域的海洋中,为自由生活种类。
扁形动物虽然个体微小、构造简单,却在自然界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从自由生活的计划虫,到危害人类健康的绦虫和吸虫,这些动物的生物学特征、寄生方式和繁殖策略都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如果你想进一步了解扁形动物相关疾病和预防知识,欢迎阅读延伸文章:《血吸虫病与人类健康》。
参考书目
乌拉圭东岸共和国大学理学院(2009)。《扁形动物门》。访问网址:http://zoologia.fcien.edu.uy/practico/03%20PLATYHELMINTHES&NEMERTINA.pdf
拉斯帕尔马斯大学(2014)。《扁形动物:概述与分类》。访问网址:https://www2.ulpgc.es/hege/almacen/download/48/48207/leccion_11_0607.pdf
Beatty, R.、Beer, A. 和 Deeming, C.(2010)。《自然之书》。英国:Dorling Kindersley 出版社。
动物标签: 扁形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