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动物>>鸟纲>>游禽

马卡罗尼企鹅

易危
学名:Eudyptes chrysolophus

基本信息

科学分类

体征数据

  • 体长:约 70 厘米;翼展约 70–80 厘米(鳍状肢)
  • 体重:3–6 千克(繁殖/换羽期波动明显)
  • 寿命:野外 8–15 年,个别更长

显著特点

长而浓密的金黄色冠羽;大型繁殖群;以磷虾为主食;潜水与觅食范围可变。

分布及栖息地

副南极岛屿的岩岸坡地与草坡繁殖;非繁殖期在南大洋觅食,依赖高产沿岸上升流区。

外观

上体黑、腹白;头顶金黄冠羽向后外展;喙橙褐色;雌雄外观相似。

详细介绍

马卡罗尼企鹅Eudyptes chrysolophus)(长眉企鹅,冠企鹅) 是冠企鹅属体型较大的成员, 以头顶向后延伸的亮黄色羽冠而闻名。该物种主要在南乔治亚、南设得兰、南奥克尼、克罗泽、凯尔盖朗、哈德—麦克唐纳、布韦等副南极岛屿繁殖,非繁殖期在南大洋广泛觅食。其 IUCN 状态为易危(VU),总体呈下降趋势。

生态与行为

南极磷虾为主食,兼食鱼类与头足类。繁殖季形成大型繁殖群,巢位多在岩岸坡地与草坡间的裸露地带。 雌雄共同孵卵与育雏,常见“裂谷式”巢沟与通道。潜水深度和觅食距离随海况与资源变化而显著不同。

形态与识别

成鸟头顶自额部两侧生出金黄色冠羽,向后外侧伸展;上体黑色、腹部白色,嘴角呈橙褐色; 与黄眉企鹅/岩跳企鹅区分要点在于冠羽更长更浓密,脸颊与喙色也不同。

繁殖

通常每窝 2 枚卵,第一枚较小、孵化成功率低;孵化期约 33–37 天,雏鸟在 60–70 天左右离巢。 野外寿命多为 8–15 年,个别可更长。

威胁与保护

  • 气候与海洋变动影响磷虾可获得性,进而影响繁殖成功与成体体况。

  • 渔业交互(磷虾与渔线兼捕)及某些繁殖岛屿的人类干扰。

  • 外来物种与病原风险需持续监测。

保护措施包括:关键繁殖岛屿的入侵物种控制、繁殖期访客管控、与渔业的生态配额与兼捕缓解。

常见问题

Q1:与黄眉企鹅/岩跳企鹅如何区分?

马卡罗尼企鹅冠羽更长更浓密、颜色更亮;面罩与喙色也有差异。繁殖地分布与群落规模亦不同。

Q2:主要吃什么?

以南极磷虾为主,兼食小型鱼类与头足类,比例随海域与年份变化。

Q3:为什么评为“易危(VU)”?

长期监测显示多个殖群下降,与气候变动导致的食物可获得性变化及渔业交互等因素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