鹈鹕(属级总述)
无危学名:Pelecanus(属)
基本信息
显著特点
长喙+可扩张喉囊;协同围捕或掏捞;群栖繁殖;趾全蹼;长距离滑翔。
分布及栖息地
全球热带至温带的湖泊、河口与海岸湿地。
外观
翼展 2–3.5 米;喉囊显著;飞行颈后缩;足趾全蹼。
详细介绍
鹈鹕(Pelecanus 属)是一类体型巨大的水鸟,具可扩张的喉囊与长喙,隶属鹈鹕科。 全球现生 8 种,分布跨越热带—温带的湖泊、河口与海岸湿地。多以协同围捕或水面掏捞为主, 褐鹈鹕等少数物种擅长高空俯冲捕食。
生态与行为
以鱼类为主食,兼食甲壳类与两栖类;常见群体协同觅食,驱鱼至浅滩再以喉囊掏取。 在岛屿、沙洲或芦苇丛群栖繁殖,双亲共同孵育与育雏。
形态与识别
体长 1.2–1.8 米;翼展 2–3.5 米;喉囊富弹性,可在掏捞时扩张蓄水再滤出;飞行时颈后缩、滑翔与振翅交替;趾间全蹼。
威胁与保护
湿地丧失与水文改变:围垦、拦河与过度取水。
污染与渔业交互:毒素、误缠渔线/鱼钩。
繁殖地干扰:旅游、船只与无人机。
措施:繁殖地缓冲/季节性限访、湿地修复与水质监测、与渔业合作推广防缠装置和无铅器材。
常见问题
Q1:喉囊是储水袋吗?主要是捕食工具与“滤网”,并非长期储水。
Q2:所有鹈鹕都会俯冲吗?否,多数水面掏捞;仅褐鹈鹕等会高空俯冲。
Q3:属级保护等级?本页为属级总述,整体未评估;各物种 IUCN 不同,见物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