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鹇
蓝腹鹇,华鸡,台湾蓝腹鹇,Lophura swinhoii,Taiwan Blue Pheasant,Swinhoe's Pheasant
特点:
蓝鹇外文名Taiwan Blue Pheasant,无亚种,一种大型雉类。蓝鹇与白鹇相同,中国台湾当地人民常用蓝鹇雄鸟白色的尾羽作为帽饰;活的蓝鹇还可供展览(第一对活蓝鹇早在1866年就被运至欧洲)。蓝鹇属于留鸟。常单独活动。通常5:00左右即开始活动,直到19:00左右停止,其中尤以晨、昏最为活跃,中午活动较差,晚上多栖息于树上。...
青头潜鸭
白目凫,东方白眼鸭,青头鸭,Aythya baeri,Baer's Pochard
特点:很少鸣叫,为深水鸟类,善于收拢翅膀潜水。
青头潜鸭为迁徙性鸟类。每年3月中旬即从南方越冬地迁往北方繁殖;秋季于10月中旬开始迁往南方,少数迟至11月初。迁徙时集成10余只或数十只的小群飞行,队形常呈楔形。飞行高度一般不高,多呈低空飞行。秋季和冬季也集成数十只甚至近百只的大群。有时也与凤头潜鸭或其他潜鸭混群栖息。性胆怯、翅强而有力,飞行甚快、也能很快...
绿尾虹雉
贝母鸡,鹰鸡,火炭鸡,羊鸡,Lophophorus lhuysii,Chinese Monal,Chinese Impeyan
特点:中国特有种,西昌市市鸟,是世界上最难饲养的鸟类之一
绿尾虹雉外文名Chinese Monal ,无亚种。绿尾虹雉是日行性动物,常成对或小群活动,冬季有时也集成8-9只至10余只的较大群体。白天活动,喜欢出没于山脊地带,晚上栖于稠密的灌丛间或树的低枝上。性情机警,一有动静即伸颈观望,如发现危险,则立刻钻入灌丛或飞奔而逃。留鸟。腿脚强健有力,善于奔跑。能在飞行时借助气流向上...
白尾梢虹雉
高山雪鹅,Lophophorus sclateri,Sclater's Monal,Crestless Monal
特点:个体较大,行动笨拙,日活动规律性强
白尾梢虹雉外文名Sclater's Monal ,有3个亚种,是大型鸡类。白尾梢虹雉多单独活动,在云南高黎贡山的冬季曾见有9只生活在一起的群体。雄鸟活动的时间段和海拔高度具有一定规律。海拔3300米雄鸟鸣叫和被观察到的时间为10:00-12:00,3次;3450米为11:00-17:00,相对集中时间12:00-14:00,25次;3600米为12:00-17:00,相对...
棕尾虹雉
九色鸟,Lophophorus impejanus
特点:形象非常美丽,尤其是色彩绚丽的雄鸟
棕尾虹雉外文名Himalayan Monal,无亚种。棕尾虹雉常成群活动,冬季有时可以结成20-30只的大群。那里自然条件非常严酷,整个夏季几乎总是在阴凉的细雨中和云雾笼罩下度过的,即使是晴天也常被飘浮的白云所缭绕,冬季则被皑皑白雪覆盖,但它却天生一付与环境相适应的本领。棕尾虹雉的食物主要是灌木和草本植物的嫩芽、嫩叶、...
黄腹角雉
角鸡,吐绶鸟,寿鸡,Tragopan caboti,Cabot's Tragopan,Yellow-billed Tragopan
特点:中国特产鸟,被认为是“鸟中大熊猫”
黄腹角雉外文名Cabot's Tragopan,有2个亚种。黄腹角雉性好隐蔽,善于奔走,常在茂密的林下灌丛和草丛中活动,非迫不得已,一般不起飞。常成5-9只的小群活动。活动范围在0.02-0.3平方公里范围活动。主要在地面活动和取食,白天常以松散形式在地面觅食,晚上则在树上栖息雨天或雪天亦栖于树上或在树上取食。黄腹角雉主要...
灰腹角雉
寿鸡,灰斑角雉,Tragopan blythii,Blyth's Tragopan,Grey-bellied Tragopan
特点:灰腹角雉是角雉属中最濒危的物种
灰腹角雉外文名Blyth's Tragopan ,有2个亚种。灰腹角雉天性机警,善奔走,一般很少飞行。受惊后多快速奔跑或藏匿于密林和灌丛中,不得已时才飞逃他处。但飞行不持久,每次飞行不远即又落下。多单独或成对活动,冬季亦常集成2-5只,甚至10只左右的小群白天活动。多数时间都在林下地面活动和觅食,有时也上到树上觅食,夜...
红胸角雉
花鸡,Tragopan satyra,Satyr Tragopan,Crimson Horned-pheasant,Indian Tragopan
特点:是产于喜马拉雅山地区的一种华美的绯红色角雉
红胸角雉外文名Satyr Tragopan ,无亚种。红胸角雉主要在清晨和黄昏觅食,喜欢隐匿,大多数时候都隐藏在人迹罕至的深山密林深处。行动谨慎,善于奔跑,也能飞翔,但不持久,每次飞行的距离也不大。 红胸角雉主要以植物根、嫩芽、叶、种子、球茎等植物性食物为食,尤其喜欢根和球茎,常在地上挖掘...
黑头角雉
西部角雉,Tragopan melanocephalus,Western Tragopan,Black-headed Tragopan,Western Horned-pheasant
特点:叫声似绵羊,雄鸟求偶表演复杂(常被无视)
黑头角雉外文名Western Tragopan ,无亚种。黑头角雉喜欢单独活动,冬季结有小群。飞翔与扩散能力较弱,躲避天敌能力相对较差。在密林中活动,主要以乔木、灌木、竹、草本植物和蕨类的嫩芽、嫩叶、青叶、花、果实和种子等为食,有时也吃昆虫和其他无脊柱动物。黑头角雉遇警时发出似绵羊的waa, waa, waa叫声。春季里雄鸟整日...
黄喉雉鹑
黄喉雉、四川雉鹑,羊角鸡,Tetraophasis szechenyii,Buff-throated Partridge,Szechenyi's Monal-Partridge
特点:喉咙有一抹黄,雨雪天气前会不停叫唤
黄喉雉鹑外文名Buff-throated Partridge或Szechenyi's Monal-Partridge,无亚种,为少见留鸟。黄喉雉鹑夜间多栖息于低的树枝上,除繁殖期多成对或单独活动外,其他时候多呈小群活动。活动主要在林间的地面上,善于在地面行走和奔跑,不善飞翔。除危急情况时一般很少起飞,每次飞翔的距离也不大,大多为数米至数十...
红喉雉鹑
红喉雉、西康雉鹑,四川雉鹑,木坪雉雷鸟,Tetraophasis obscurus,Chestnut-throated Partridge,Verreaux's Monal-Partridge
特点:善于在地面上行走和奔跑,也善于在山谷间滑翔,但飞翔能力较差
红喉雉鹑外文名Chestnut-throated Partridge,无亚种。红喉雉鹑通常单独或成对出现,在森林线附近的空旷地区觅食。善于在地面上行走和奔跑,也善于在山谷间滑翔,但飞翔能力较差,一般很少起飞,遇到敌害时常常首先逃到灌丛中躲避,只有少数情况下是从一个山坡滑翔向另一个山坡。它们的羽色和周围环境一致,形成了很好的保护...
黑琴鸡
黑野鸡,乌鸡,Lyrurus tetrix,Black Grouse
特点:与西洋古琴的形状十分相似而得此名
黑琴鸡外文名Black Grouse,依羽色和体形,分为7个亚种。中国境内有3个亚种,即新疆亚种、北方亚种及东北亚种。这3个亚种体羽上有差别,新疆亚种体羽的差别较显,而另两亚种较相近似,体形方面以东北亚种为最大,新疆亚种最小。黑琴鸡是为定居性鸟类。冬季因觅食而有游荡,尤其是栖住在山地的。大兴安岭黑琴鸡冬季常进行数百...
黑嘴松鸡
细嘴松鸡,林鸡,Tetrao parvirostris,Black-billed Capercaillie
特点:雄鸟和雌鸟的嘴、脚和趾都是黑色,虹膜是肉桂色,但羽色差别较大
黑嘴松鸡外文名Black-billed Capercaillie,有3个亚种。黑嘴松鸡活动和觅食都是在白天,从天刚亮时就开始,一直到黄昏时才停止。善于在地面行走,除了上、下树外,一般较少飞翔。起飞先走到较为开阔的地方,两翅鼓动有力,呈斜线飞起,常发出较大的鼓翼响声,雄鸟的鸣叫声为“嘎-嘎-”,雌鸟的鸣叫声则为“呱-呱-”。当飞到...
斑尾榛鸡
羊角鸡,Bonasa sewerzowi,Chinese Grouse
特点:虹膜是褐色,嘴巴是黑褐色,脚是黄色
斑尾榛鸡外文名Chinese Grouse,分化为2亚种,即指名亚种(T.s.sewerzowi)和四川亚种(T.s.secunda),两者区别在于,四川亚种头部栗色较浓,背、腰黑色横斑明显,肩和翼上覆羽具显著的白色端斑;指名亚种头部栗色较淡,背、腰黑色横斑模糊不清,肩和翅上覆羽不具白色端斑或不明显。斑尾榛鸡除繁殖期外,多成群活动。群多系...
海南山鹧鸪
山赤姑
特点:是中国特产雉类,仅分布于海南省
海南山鹧鸪外文名Hainan Partridge,无亚种。常成对或结成4-5只的小群,在沟底、坡脚或山坡落叶堆积的地方觅食。夜晚在树上栖息。性情机警,受惊后四散奔逃,并发出急切的叫声,然后静伏不动或飞不多远又落下,钻入草丛、灌丛或竹丛中。通常在林下落叶层较厚的地方刨食,一边刨食一边发出“沙沙”的声响,刨食过后,会在地面...
四川山鹧鸪
笋鸡、荀鸡、砣砣鸡
特点:是中等体型色彩浓艳的山鹧鸪
四川山鹧鸪外文名Sichuan Partridge,无亚种,是产于中国西南地区的珍稀特有雉类。四川山鹧鸪常单独或组成5-6只的小群活动。性情机警,善于藏匿。在地上奔跑迅速,受惊后常静伏不动或以奔跑逃避敌害,仅在危急和迫不得已时才起飞,但飞不多远又落下,很快钻入草丛、灌丛或竹丛中逃跑。通常在林下落...
抹香鲸
巨抹香鲸,卡切拉特鲸
特点:抹香鲸的脑袋是动物界最大的,肠内分泌物是著名的“龙涎香”
抹香鲸外文名Sperm Whale,无亚种,具有动物界中最大的脑。抹香鲸喜群居,往往由少数雄鲸和大群雌鲸、仔鲸结成数十头以上,甚至二三百头的大群,每年因生殖和觅食进行南北洄游,其游泳速度很快,每小时可达十几海里,而且抹香鲸有极好的潜水能力,深潜可达2200米,并能在水下呆两个小时之久。因为抹香鲸的潜水时间很长,在海...
长江江豚
扬子江江豚,窄脊江豚长江亚种,江猪,黑鼠海豚,窄脊江豚,江豚
特点:长江中最后仅剩的鲸豚类动物
长江江豚(Yangtze Finless Porpoise)曾与东亚江豚共同被认为是窄脊江豚的两个亚种。2018年被认定为独立物种,这令鲸豚类物种由原来的89种增加为90种。这也标志着中国又增添了一个特有物种。长江江豚喜欢单只或成对活动,结成群体一般不超过4-5只,但也有87只在一起的记录。江豚能发出两大类声信号:高频脉冲信号和低频连续信...
白头硬尾鸭
Oxyura leucocephala,White-headed Duck
特点:被公认为全球濒危鸟种,是动画片中唐老鸭的原型。
白头硬尾鸭是非常典型的群居型水鸭类。在中国繁殖于新疆天山,偶见于湖北洪湖。在新疆为夏候鸟,在湖北为偶见迷鸟。主要通过潜水觅食,也常在水边浅水处直接伸头觅食。食物主要以眼子菜、水草等水生植物为食,也吃昆虫昆虫幼虫、小鱼、蛙、甲壳类、软体动物、蠕虫等水生动物。极怕人,稍有动静立即起飞。善于游泳和潜水,游...
恒河豚
白河豚,梧桐河豚
特点:因河水浑浊而眼瞎的豚
恒河豚外文名Ganges River Dolphin,是南亚河豚的指名亚种。恒河豚外观像鳄鱼,呼吸时,经常以一定的角度浮出水面,所以在某些地区可能会被误认为鳄鱼。游动时能看见恒河豚的整个头部与嘴喙,有时只有额隆或头的上半部及嘴喙浮在水面。恒河豚胸鳍在浅水区域中。通常倾向右侧,并在河底附近巡游;尾部会略高于头部(头部会不...
座头鲸
大翅鲸,驼背鲸,巨臂鲸,锯臂鲸
特点:座头鲸拥有超凡的导航能力,偏离洄游路线不会超过5度
座头鲸外文名Humpback whale,虽然不是世界上最大的鲸类,但也是海洋中当之无愧的庞然大物。座头鲸多成对活动,性情温顺,同伴间眷恋性很强。每年进行有规律的南北洄游:夏季洄游到冷水海域索饵,冬季到温暖海域繁殖,洄游期不进食。游泳速度较慢。每小时约为8~15公里,常发出类似“唱歌”的繁杂声音。座头鲸以鳞虾这种体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