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动物>>无脊椎动物>>软体动物

南方蓝环章鱼(剧毒警戒色)

无危
学名:Hapalochlaena maculosa

基本信息

科学分类

体征数据

  • 体长:外套膜 3–6 cm;连腕展 12–20 cm
  • 体重:常不足 100 g(个体差异)
  • 寿命:约 1–2 年

显著特点

体小而毒强;TTX 神经毒;伪装与蓝环警戒色显著;雌体一次性繁殖。

分布及栖息地

澳大利亚南部沿岸潮间带至浅海礁区、海草床、码头等有躲藏处。

外观

黄褐底色;受扰时显著蓝色同心环;眼大、腕短、吸盘细密。

详细介绍

南方蓝环章鱼Hapalochlaena maculosa)是体型小但剧毒的章鱼,属于八腕目(Octopoda)章鱼科(Octopodidae)。 受扰时体表蓝色同心环迅速显现,形成强烈警戒色。唾液腺含河豚毒素(TTX)与相关神经毒素,可致肌无力与呼吸抑制。


生态与生物学

  • 食性:以小型甲壳类与小鱼为主,靠喙与毒液制服。

  • 繁殖:雌体在缝隙中抱卵至孵化,期间几乎不取食;一次性繁殖,孵化后雌体死亡。

  • 行为:日伏夜出,伪装能力强,能快速改变颜色与皮肤纹理。


形态与识别

体型小,外套膜长约 3–6 cm;受刺激时出现亮蓝环(黄褐底色),静止时环可不明显。 眼大、八腕相对较短,吸盘细密。


体型与寿命

  • 体长:外套膜 3–6 cm;连腕展约 12–20 cm。

  • 体重:通常不足 100 g(随个体与地区而变)。

  • 寿命:约 1–2 年。


分布与栖息地

主要见于澳大利亚南部沿岸潮间带至浅海(0–20+ m),偏好礁石、海草床、贝壳堆与码头桩基等有躲藏处。


毒性与风险

  • 毒素:TTX 阻断钠离子通道。

  • 对人类危险:潜在致命;被咬后可迅速出现麻木、言语含糊、呼吸困难。

  • 处理建议(科普,非医疗建议):立刻求助急救;使用压力固定包扎(PIB);必要时进行人工/辅助通气

IUCN:资料库收录不一;本站按未评估(NE)处理。

常见问题

Q1:遇到蓝环章鱼怎么办?保持距离、勿触碰或挑逗;拍照请使用变焦。

Q2:会主动攻击吗?通常不会;多在被抓握或受威胁时防御性咬人。

Q3:咬伤是否一定疼?可能不明显,但毒素可快速起效;疑似咬伤均应立刻就医。

Q4:蓝环为何会“亮”?色素细胞与虹彩细胞协同,使蓝色环闪耀作为警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