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美洲拥有多样的地貌、文化和传统,也是众多独特动物物种的家园。然而,正如世界其他地区一样,这些珍稀动物面临着多种威胁,正在逐步走向灭绝边缘。本文将带你认识拉丁美洲30多种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入“濒危”或“极危”名录的代表性动物,包括巨獭、白头狨猴、中美洲貘、加拉帕戈斯企鹅、加勒比海牛等。
又称“水獭之王”,是南美最大的水生食肉哺乳动物,主要栖息于亚马逊流域。20世纪60年代,由于皮毛贸易导致其数量骤减。如今,栖息地的破坏和分裂成为其生存的最大威胁。
这是一种哥伦比亚北部特有的灵长类动物,因非法捕捉及栖息地被农业侵占而面临灭绝。该物种已被列为极危,全球野外存活数量非常有限。
分布于墨西哥南部至哥伦比亚北部,是一种体型庞大的草食性哺乳动物。其生存面临非法狩猎和森林破坏的双重威胁。
世界上唯一栖息在赤道的企鹅,种群仅剩约1200只。主要受到气候变暖、海洋食物链紊乱等因素影响,生存岌岌可危。
分布于墨西哥湾至亚马逊河口,是一种缓慢温和的水生哺乳动物。由于过度捕猎以及水域污染,现已被列为濒危动物。
又名“南美马鹿”,是南美最南端的鹿种,主要分布于阿根廷与智利。其数量因盗猎、外来物种入侵以及栖息地缩减而持续下降。
生活在亚马逊河、奥里诺科河等流域,是现存最大型的淡水豚类。渔网缠绕及水体污染是其面临的主要生存危机。
分布于巴西、玻利维亚和巴拉圭的热带雨林中,是世界上最大的鹦鹉之一。非法宠物交易和栖息地丧失使其濒临灭绝。
栖息在加勒比海及墨西哥沿岸,是体型最小的海龟种类。常因误入渔网和海洋污染而死亡,种群数量骤减。
分布于阿根廷巴塔哥尼亚地区的湖泊中,对水质变化极其敏感,湖泊污染严重威胁其生存,目前被列为极危。
也称“Huillín”,是一种生活在南方水域的稀有水獭。受水污染和美洲水貂入侵影响,目前数量急剧减少。
只分布在秘鲁特定地区,是极为稀有的啮齿类。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栖息地破坏以及外来物种威胁,正濒临灭绝。
白翼冠雉(Penelope albipennis)
蓝鲸(Balaenoptera musculus)
虫形蝾螈(Oedipina nica)
查科野猪(Catagonus wagneri)
长尾毛丝鼠(Chinchilla lanigera)
山地浣熊(Nasuella meridensis)
金面莺(Setophaga chrysoparia)
委内瑞拉红衣主教(Spinus cucullatus)
蜘蛛猴(Ateles belzebuth)
剪尾蜂鸟(Hylonympha macrocerca)
奥里诺科鳄鱼(Crocodylus intermedius)
紫冠鹦哥(Amazona vinacea)
沼泽鹪鹩(Cistothorus apolinari)
金蛙(Atelopus zeteki)
阿里卡蜂鸟(Eulidia yarrellii)
海猫獾(Lontra felina)
火山响尾蜥(Pristidactylus volcanensis)
安第斯山猫(Leopardus jacobita)
如果你希望了解更多濒危动物相关内容,欢迎阅读我们网站中其他关于“濒危动物”的栏目。
参考文献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网址:https://www.iucnredlist.org/
动物标签: 拉丁美洲濒危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