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知识>>科普

+20 种澳大利亚鸟类(含学名与图鉴要点)

2025-08-26 14:37:12 3

澳大利亚位于大洋洲,岛陆隔绝、气候带跨度大,使这里形成了世界级的鸟类多样性。除大型善跑而不善飞的火鸡鸸鹋外,澳大利亚还有数量可观的地方性物种(仅在本土或其离岛野外分布)。按 BirdLife International 的地域划分,这些特有鸟分布在:约克角、昆士兰湿热带、澳大利亚东部/东南部、西南部、西北部、塔斯马尼亚与圣诞岛等区域。

下面精选 20+ 种极具代表性的澳大利亚鸟类

1.webp


1) 绿玫瑰鹦鹉(塔斯马尼亚玫瑰鹦鹉)

Green Rosella | Platycercus caledonicus

  • 识别要点:体色艳丽;头与腹部偏黄,额前一道鲜红,脸颊蓝斑;尾长且略带灰绿,侧尾蓝。

  • 分布与习性塔斯马尼亚岛特有;常见于森林边缘、果园与庭园;主要取食种子、果实与花蜜,叫声清脆悦耳。

2.webp


2) 黑胸三趾鹑

Black-breasted Buttonquail | Turnix melanogaster

  • 识别要点:外形似鹌鹑/鹧鸪;雌雄皆具黑白褐相间的斑驳羽色,胸部黑斑显著。

  • 分布与习性澳大利亚东部潮湿森林与沿海矮林地;典型地栖,常在落叶层觅食昆虫与种子。

3.webp


3) 小烟草鸮(斑点草鸮)

Lesser Sooty Owl | Tyto multipunctata

  • 识别要点:面盘心形;体羽以灰黑为主,密布细白点,整体“烟熏感”。

  • 分布与习性昆士兰湿热带(约克角一带)特有;夜行性猛禽,以小型哺乳类与大型昆虫为食,常于雨林峡谷巡猎。

4.webp


4) 斯帕尔丁刺尾鸟(“刺尾歌鸟”)

Chowchilla | Orthonyx spaldingii

  • 识别要点:尾羽坚挺、向上支撑;体羽以深褐为主,胸部赤锈色斑,腹部偏白。

  • 分布与习性:昆士兰北部山地雨林;属雀形目“歌鸟”,善在树枝与林下反复“拨叶翻枝”找节肢动物,也啄食小型脊椎动物

5.webp


5) 澳洲灌丛火鸡(灌丛雉)

Australian Brush-turkey | Alectura lathami

  • 识别要点:体型与家鸡相当,通体暗色;裸露头颈鲜红,雄鸟具显著黄色肉垂。

  • 分布与习性:东部沿海常绿林—亚热带林;著名的**“堆肥孵化者”**:雄鸟用落叶堆成“堆巢”,依靠腐热控温孵蛋。

6.webp


6) 维多利亚步枪鸟(维多利亚天堂鸟)

Victoria’s Riflebird | Ptiloris victoriae

  • 识别要点:雄鸟丝绒般黑色,喉胸具金属绿蓝“电光”;求偶时张翅扇舞,极具观赏性。

  • 分布与习性:昆士兰东北部的阿瑟顿高原等地;以昆虫、果实为食,典型雀形目—天堂鸟类群成员。

同属/同域常见“歌鸟”还包括

  • 麦克雷吸蜜鸟 Xanthotis macleayanus

  • 绿猫鸟 Ailuroedus crassirostris

  • 红耳火雀 Stagonopleura oculata

  • 极乐琴鸟 Menura novaehollandiae

  • 东方鬃须鸟 Dasyornis brachypterus

  • 赭色灌丛鸣鸫 Atrichornis rufescens

7.webp


7) 塔斯马尼亚黑库拉翁(黑库拉翁)

Black Currawong | Strepera fuliginosa

  • 识别要点:外形似乌鸦但更修长;黄眼醒目,喙粗壮。

  • 分布与习性塔斯马尼亚岛特有;杂食(昆虫、浆果、小型脊椎动物),林缘与高地灌丛常见。

  • 近缘种:杂色库拉翁 Strepera graculina、灰库拉翁 S. versicolor 见于澳洲大陆及近岸小岛。

8.webp


8) 澳大利亚凤头鹦鹉(代表 4 种)

  • 长嘴黑凤头鹦鹉 Calyptorhynchus baudinii

  • 短嘴黑凤头鹦鹉 Calyptorhynchus latirostris

  • 掘穴凤头鹦鹉(穴居凤头鹦鹉) Cacatua pastinator

  • 长嘴凤头鹦鹉(长嘴可瑞拉) Cacatua tenuirostris

共性识别:头顶一撮可竖起的凤冠;叫声嘶哑响亮。
生态要点:多在澳大利亚南部与西南部的桉树林—农田交错带活动;以坚果、种子、块茎及幼虫为食,常成小群高声活动。

9.webp


9) 澳洲善跑鸟类(不善飞行)

火鸡(鹤鸵)

Cassowaries | Casuarius spp.

  • 识别要点:身高可达1.5 米;头顶“骨质头盔”,颈部蓝红裸皮;三趾足粗壮有“戳刺趾”。

  • 生态:热带雨林的大型果实散布者,吞食大果并长距离排粪播种;性情警觉,勿近距打扰。

鸸鹋

Emu | Dromaius novaehollandiae

  • 识别要点:世界第二大现生鸟;褐灰绒羽,羽端黑。

  • 生态:澳洲干旱—半干旱地带广布;善奔跑(可达 50 km/h),以种子、嫩芽与昆虫为食,雄鸟承担孵育与幼雏看护。

10.webp


更多澳大利亚代表鸟种一览(补充名录)

  • 阿尔巴特罗斯(信天翁:漂泊信天翁 Diomedea exulans、前额白信天翁 Thalassarche salvini、烟色信天翁 Phoebetria fusca —— 大洋性海鸟,巨翼滑翔,常见于南大洋与澳洲南岸外海。

  • 印加燕鸥(印加燕鸥/修士燕鸥) Larosterna inca —— 太平洋南东部特有海鸟,偶至澳洲近海观测;灰体红喙、白“八字胡”极易识别。

  • 塔斯马尼亚与大陆东南部的林地鸟类:如黄尾黑凤头鹦鹉 Zanda funerea、笑翠鸟 Dacelo novaeguineae 等,均为大众熟知的观鸟明星。


观鸟与科普要点(便于读者浏览)

  • 最佳观鸟窗

    • 昆士兰湿热带(凯恩斯—阿瑟顿高原):维多利亚步枪鸟、小烟草鸮、刺尾鸟等雨林特产。

    • 塔斯马尼亚:黑库拉翁、绿玫瑰鹦鹉与南方海鸟。

    • 东部沿海林地:灌丛火鸡、黑胸三趾鹑等地栖鸟。

    • 北昆士兰/新几内亚方向:食火鸡分布区(须与专业向导保持安全距离)。

  • 识别速记

    • 关注轮廓与行为(是否地栖、是否成群高噪);

    • 关键色斑(脸颊蓝斑、胸斑、电光金属色);

    • 叫声(库拉翁沙哑鸣、凤头鹦鹉嘶叫、天堂鸟求偶声)。


小结

澳大利亚的鸟类从热带雨林到干旱内陆,从高山到离岸岛屿均有独特适应。以上 20+ 种既有大陆图腾(鸸鹋、食火鸡、凤头鹦鹉),也有区域特产(塔斯马尼亚与昆士兰雨林“限定”)。无论科研还是自然旅行,只要尊重栖息地、保持距离、拒绝干扰式喂食,便能在这片“鸟的天堂”收获稳定而精彩的观鸟体验。


参考书目

Forshaw, J. M. 和 Cooper, W. T. (1981) 《世界鹦鹉》。David & Charles,Newton Abbot出版社,伦敦,第233页。

Ferrán i Andreu, O. 和 Induráin, J. (2002) 《当代世界地理地图集》。SPES出版社,第7版,第194-195页。

Ardeola. 《世界鸟类手册》。马德里:SEO/Birdlife出版社,45 (1): 87-96。


动物标签: 澳大利亚鸟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