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棘蛛
无危基本信息
科学分类
- 中文名:双棘蛛
- 学名:Poecilopachys australasia (Griffith & Pidgeon, 1833)
- 纲目:节肢动物
- 科属:园蛛科 Poecilopachys
体征数据
- 体长:雌蛛体长约 8 毫米,雄蛛约 2.5–3 毫米,属于体型较小的园蛛
- 体重:体重仅数十毫克级,随个体大小与营养状况略有变化
- 寿命:推测约 1 年左右,部分个体在适宜气候下可跨越 1 个繁殖季以上
显著特点
雌蛛腹背具两枚白色角状突起,体色鲜艳;夜行性,会在夜间织车轮状圆网并于清晨吞食回收,常见于柑橘等园林树种的叶背。
分布及栖息地
原产澳大利亚,目前在新西兰广泛定居,常见于城市与乡村花园、果园和绿化带的树冠与灌木,尤其偏好柑橘树等叶片浓密且有夜间飞虫聚集的环境。
外观
雌蛛腹部黄绿相间,背面有两枚白色“棘状”突起,并伴随乳黄带和红褐色斑纹;雄蛛体型更小、颜色较暗淡且无明显角刺。
详细介绍
双棘蛛(Two-spined Spider)是指学名为 Poecilopachys australasia 的一类体型小巧、颜色鲜艳的园蛛, 因雌蛛腹背上有两枚显眼的白色“角状突起”而得名,也被称为双棘园蛛、双刺园蛛等。 它属于园蛛科(Araneidae),原产澳大利亚,目前在新西兰等地也已十分常见。
分类地位与命名
中文常用名:双棘蛛、双棘园蛛、双刺园蛛(地区叫法略有不同)
英文名称:Two-spined Spider
学名:Poecilopachys australasia (Griffith & Pidgeon, 1833)
隶属: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 蛛形纲 Arachnida → 蜘蛛目 Araneae → 园蛛科 Araneidae → Poecilopachys 属
外观与识别特征
双棘蛛外形非常有辨识度,尤其是成体雌蛛:
体型:雌蛛体长约 8 毫米,雄蛛仅约 2.5–3 毫米,雌性明显大于雄性;
腹部“角刺”:雌蛛腹背上有两枚明显的白色角状突起,形似小短刺,是命名“two-spined”的由来;
体色花纹:腹部背面多为黄色、橄榄色混合,前部常有宽阔的乳黄色或淡黄色带,后部带有 V 字或人字形斑纹,并配以红褐和白色斑块,整体像一块彩色珐琅;
雄蛛外观:雄蛛体型小、颜色较暗淡,缺乏明显“角刺”和华丽花纹,过去甚至一度被误认为是不同物种。
它们整体外观圆润、腹部隆起,静伏在叶背时非常显眼,是观赏性较强的小型园蛛。
分布范围与栖息地
双棘蛛原产于澳大利亚,在澳大利亚东部多个州都有记录。 20 世纪 70 年代起,随着人类活动,它被无意引入新西兰,目前已在北岛大部分地区及南岛部分区域广泛定居。
常见栖息地包括:
城市与乡村花园中的灌木与乔木,尤其是柑橘类果树;
庭院、绿化带、果园以及道路两侧树带;
在这些地方,它们常在白天躲藏于叶片背面或枝叶间。
生活习性与圆网
双棘蛛是典型的夜行性园蛛:
白天:通常蜷缩在叶片背面或枝叶缝隙中,静止不动,借助体色与斑纹进行伪装;
夜晚:从藏身处出来,在枝叶间织出一张车轮状的圆网(cartwheel-like orb web),捕捉夜间飞行昆虫;
黎明前后:会将一整张网吞食回收,回收丝蛋白和能量,随后再次回到叶背休息。
它们可以捕获体型明显大于自身的飞蛾和其他飞行昆虫, 虽然蜘蛛本身很小,但凭借精细的圆网与黏丝,捕食能力相当强。
食性与生态作用
双棘蛛主要以各种夜间飞行昆虫为食:
中小型飞蛾;
小甲虫、双翅目昆虫(如飞虫、蠓类等);
其他撞入网中的小型节肢动物。
在柑橘园、家庭花园和城市绿地中,它们可以帮助减少部分夜间飞虫数量, 属于典型的有益天敌性蜘蛛。
繁殖与卵囊
雌蛛会产下纺锤形、纸质质感的棕色卵囊,通常固定在叶片或枝条隐蔽处, 雌蛛常在附近守护。卵囊中孵出的幼蛛在早期会聚集在一起,之后逐渐分散, 各自寻找适合的小区域织网生活。
毒性与对人类的影响
根据目前资料,双棘蛛被认为对人类几乎没有医学重要性:
体型较小,不主动攻击人类;
如偶然咬人,多数只会引起轻微局部疼痛、红肿或短暂不适;
严重全身反应极为罕见,通常不需要特别担心。
一般建议被咬后简单清洗伤口、观察症状即可; 过敏体质或儿童如出现明显不适,应及时就医。
与人类的关系
双棘蛛颜色鲜艳、形态独特,配合圆网非常适合进行自然观察和科普拍摄。 在花园或果树上见到它们时,只要不刻意去碰,通常不会对人造成影响,反而能帮助控制部分害虫。
若圆网恰好挡住通道,可以在蜘蛛不在网中央时,轻轻将网面和蜘蛛一起转移到旁边树枝或灌木上, 无需使用杀虫剂。
常见问题
Q1:双棘蛛危险吗?会不会咬人?
双棘蛛体型小、性情不算猛烈,一般不会主动咬人。
若被迫接触或挤压时可能防御性咬伤,但多只造成轻微局部反应,对健康成年人通常没有严重危险。
Q2:为什么叫 Two-spined Spider(双棘蛛)?
成体雌蛛腹背上有两枚白色角状突起,看起来像两根短刺或小角,
因此英文名为“two-spined spider”,中文也常译作“双棘蛛、双刺园蛛”。
Q3:它们白天为什么很难发现?
双棘蛛多在白天躲在叶片背面或枝叶阴面静伏不动,颜色又与植物和斑驳光影相似,
因此不容易被肉眼发现。夜间出来织网时更容易观察到。
Q4:在果树(如柑橘树)上看到双棘蛛,需要清理吗?
一般不需要。它们主要捕食夜间飞虫,对果树和人都没有直接危害,
反而有助于减少部分害虫数量。如确实担心,只需将枝条轻轻晃动或把蜘蛛转移到其他树上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