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栏>>海洋馆

35种濒危海洋动物(科普详解版)

2025-09-25 17:15:39 2

想知道有哪些海洋动物正处在濒危边缘吗?典型代表包括加湾鼠海豚蓝鲸赫氏海豚海獭巨型蝠鲼等。和地球上其他生态系统一样,海洋中也有许多物种数量稀少、种群仍在下降。如果你对罕见与知名的濒危海洋动物都感兴趣,这份清单将带你系统认识35种典型物种以及它们面临的主要威胁与保护要点。

1.webp

目录

  • 加湾鼠海豚(Vaquita marina)

  • 蓝鲸(Ballena azul)

  • 赫氏海豚(Delfín de Héctor)

  • 伊洛瓦底江江豚(Delfín del río Irawadi)

  • 海獭(Nutria marina)

  • 长头鹰魟(Raya águila de cabeza larga)

  • 巨型蝠鲼(Manta gigante)

  • 双髻鲨(Tiburón martillo)

  • 鲸鲨(Tiburón ballena)

  • 潘氏丽龟/丽龟(Tortuga lora)

  • 赤蠵龟(Tortuga boba)

  • 棱皮龟(Tortuga laúd)

  • 锯鳐(Tiburón raya / Rhina ancylostoma)

  • 伞状章鱼(Pulpo paraguas)

  • 细锯鳐(Pez de sierras estrechas / Anoxypristis cuspidata)

  • 大西洋蓝鳍金枪鱼(Atún rojo del Atlántico)

  • 拿破仑鱼/苏眉(Pez Napoleón)

  • 红额海鲷(Sargo cabezón)

  • 翻车鱼/太阳鱼(Pez luna)

  • 宽头双髻鲨(Cornuda planeadora / Winghead shark)

  • 赫里森犬鲨(Puffadder shyshark / Harrisson’s dogfish)

  • “哑鲨”(Tiburón mudo / Centrophorus harrissoni)

  • 欧洲鳗鲡(Anguila europea)

  • 日本鳗鲡(Anguila japonesa)

  • 条纹海马(Caballito de mar listado / Hippocampus erectus)

  • 多刺海马(Caballito de mar espinoso / Hippocampus histrix)

  • 日本刺参(Pepino de mar japonés / Apostichopus japonicus)

  • 疣刺参(Pepino de mar común / Apostichopus parvimensis)

  • 毒锥螺(Caracol cono venenoso / Conus ateralbus)

  • 加勒比海牛(Manatí del Caribe / Trichechus manatus)

  • 儒艮(Dugongo / Dugong dugon)

  • 地中海僧海豹(Foca monje del Mediterráneo / Monachus monachus)

  • 漂泊信天翁(Albatros viajero / Diomedea exulans)

  • 大西洋海鹦(Frailecillo atlántico / Fratercula arctica)

  • 珊瑚类群(Corales)

注:以下“濒危等级/现状”措辞沿用原文表达(如“极危、濒危、易危、易受威胁/脆弱(Vulnerable)等”),并结合“种群在下降/恢复有限”等描述进行大众化解释。具体IUCN等级可能因年份更新,请在正式出版时再核对一次名录。


加湾鼠海豚(Phocoena sinus)

  • 分布:仅见于加利福尼亚湾(科尔特斯海)

  • 现状要点极危。原文提及2017年观测约30只,并另在科考中识别17只个体;是本清单最濒危的哺乳动物之一。

  • 主要威胁:混获(流刺网)、栖息地压力。

  • 科普:世界上体型最小的鲸豚之一,脸颊有深色眼圈与唇斑。

2.webp


蓝鲸(Balaenoptera musculus)

  • 分布:全球大洋。

  • 现状要点:受历史商业捕鲸重创,虽有保护措施,但仍脆弱/易危

  • 主要威胁:历史捕鲸遗留效应、海洋污染、船只撞击、气候变暖影响磷虾等食物来源。

  • 科普:地球上体型最大的动物,心脏可达一辆小车大小(形象比喻)。

3.webp


赫氏海豚(Cephalorhynchus hectori)

  • 分布新西兰周边沿海;含两个亚种:指名亚种与毛伊海豚(maui)。

  • 现状要点:两亚种均处濒危并持续下降。

  • 主要威胁:渔具缠绕、近岸栖息地压力。

  • 科普:面盘发白、吻部短,是少见的“小型近岸海豚”。

4.webp


伊洛瓦底江江豚(Orcaella brevirostris)

  • 分布:东南亚沿海与河口(如伊洛瓦底江河口);并非淡水定居种,但常出现在河口半咸水区。

  • 现状要点易危/脆弱,年年下降。

  • 主要威胁:渔具缠绕、栖息地碎片化、污染与航运干扰。

  • 科普:圆头短吻、表情“呆萌”,常被误以为是“江豚家族”的甜萌代表。

5.webp


海獭(Enhydra lutris)

  • 分布:北太平洋沿岸(北美西岸、俄罗斯远东等)。

  • 现状要点:历史盗猎、栖息地退化后恢复有限,仍属受威胁

  • 主要威胁:偷猎、近岸污染、油污泄漏、气候变化。

  • 科普:以海胆、贝类为食,是维护海带森林健康的关键“海洋生态工程师”。

6.webp


长头鹰魟(Aetobatus flagellum)

  • 分布: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等海域。

  • 现状要点濒危,下降趋势明显。

  • 主要威胁:误捕与近海栖息地压力。

  • 科普:头部细长、背面有斑点或花纹,滑翔姿态优雅。

7.webp


巨型蝠鲼(Mobula birostris)

  • 分布:热带—亚热带外洋与沿海。

  • 现状要点受威胁;繁殖率低,恢复缓慢。

  • 主要威胁:刺网误捕、鳃板交易、海洋污染。

  • 科普:翼展可达数米;与魔鬼鱼相似,但属不同类群(同为魟形目近亲)。

8.webp


双髻鲨(家族群)

  • 分布:热带—温带多海域。

  • 现状要点:多数物种被评为极危/濒危/易危不等,整体呈下降。

  • 主要威胁:过度捕捞(尤其鱼翅)、栖息地退化。

  • 科普:独特“T字形”头部提升感知与转向能力,是重要顶级捕食者

9.webp


鲸鲨(Rhincodon typus)

  • 分布:热带—温暖海域外洋。

  • 现状要点濒危;个体大而繁殖慢,群体恢复困难。

  • 主要威胁:渔业压力、船舶撞击、气候变化影响浮游生物分布。

  • 科普最大型鲨类,温顺滤食者,身披白色“星点”。

10.webp


潘氏丽龟 / 丽龟(Lepidochelys kempii)

  • 分布:主要在墨西哥湾与北大西洋部分海域。

  • 现状要点极危,为最受威胁的海龟之一。

  • 主要威胁:误捕、产卵海滩受损、气候变暖影响孵化性别比。

  • 科普:著名的“集体上岸产卵(arribada)”行为。

11.webp


赤蠵龟(Caretta caretta)

  • 分布:全球温暖海域。

  • 现状要点受威胁,数量显著下降。

  • 主要威胁:延绳钓与拖网误捕、海滩开发、光污染影响幼龟入海。

  • 科普:强壮的大头与颌部,善于咬碎硬壳无脊椎动物

12.webp


棱皮龟(Dermochelys coriacea)

  • 分布:全球性洄游。

  • 现状要点受威胁,群体在多地锐减。

  • 主要威胁:误捕、塑料污染(误食塑料袋为水母)、产卵海滩丧失。

  • 科普:唯一无坚硬骨质甲壳的海龟,外覆“皮甲”。

13.webp


锯鳐(Rhina ancylostoma)

  • 分布:从红海到日本、至澳大利亚部分海域。

  • 现状要点:原文称“未到濒危但处于易危并在下降”。

  • 主要威胁:底拖网与近海栖息地压力。

  • 科普:体型可达3米,背部有棘刺脊。

14.webp


伞状章鱼(Cirroctopus hochbergi)

  • 分布:新西兰周边深海。

  • 现状要点濒危

  • 主要威胁:深海渔业干扰、生态知识匮乏导致保护薄弱。

  • 科普:与“小飞象章鱼(Dumbo octopus)”同为深海美学代表,外形可爱。

15.webp


细锯鳐(Anoxypristis cuspidata)

  • 分布:西太平洋—印度洋与红海;澳大利亚、日本、巴布亚新几内亚、波斯湾沿岸。

  • 现状要点受威胁(原文强调体长可达4.7米)。

  • 主要威胁:锯形吻部极易误缠渔网;近岸开发影响产卵育幼场。

  • 科普:虽名“锯鳐”,但生物学上更接近鲨类的亲缘。

16.webp


大西洋蓝鳍金枪鱼(Thunnus thynnus)

  • 分布:北大西洋与地中海为主。

  • 现状要点:长期过度捕捞导致锐减,需配额管理与严格监管。

  • 主要威胁:非法、无管制捕捞(IUU)、高端市场需求。

  • 科普:高速洄游、体温部分恒定能力强,是“海中奔跑的子弹”。

17.webp


拿破仑鱼 / 苏眉(Cheilinus undulatus)

  • 分布:印太珊瑚礁(太平洋多数海域及印度洋部分)。

  • 现状要点濒危且持续下降。

  • 主要威胁:过度捕捞、珊瑚礁退化、性成熟晚且雌雄同体转变导致恢复慢。

  • 科普:能活数十年,头额隆起显著,属礁区旗舰鱼类。

18.webp


红额海鲷(Chrysoblephus gibbiceps)

  • 分布:南非沿岸。

  • 现状要点濒危,未来数年有消失风险。

  • 主要威胁:地方性渔压与栖息地破坏。

  • 科普:额骨高耸,体侧具红色条纹,体长可逾50厘米

19.webp


翻车鱼/太阳鱼(Mola mola)

  • 分布:全球温带—热带海域表层。

  • 现状要点易危/脆弱且在下降。

  • 主要威胁:延绳钓误钩、漂浮垃圾缠绕。

  • 科普:常侧卧晒背,仿佛“水面上的月亮倒影”,故名“翻车/太阳鱼”。

20.webp


宽头双髻鲨(Eusphyra blochii)

  • 分布:菲律宾、澳大利亚、中国沿海及波斯湾浅海。

  • 现状要点濒危,仍在下降。

  • 主要威胁:近岸渔压、栖息地退化。

  • 科普:较“经典双髻鲨”更“扁宽”的头部轮廓。

21.webp


赫里森犬鲨(Haploblepharus kistnasamyi / “Puffadder shyshark”)

  • 分布:南非沿岸。

  • 现状要点濒危;野外个体稀少,监测困难。

  • 主要威胁:地方性渔业与近岸污染。

  • 科普:体表花纹似非洲蝰蛇(puff adder)而得名。

22.webp


“哑鲨”(Centrophorus harrissoni / Harrisson’s dogfish)

  • 分布:澳大利亚海域及新西兰附近。

  • 现状要点濒危且下降。

  • 主要威胁:为肉与肝油而被捕捞、深海栖息地扰动。

  • 科普:体长略超1米,深海种群对渔压尤为敏感。

23.webp


欧洲鳗鲡(Anguilla anguilla)

  • 分布:欧洲与北非沿海、河口与内陆水系;在百慕大附近萨加索海繁殖。

  • 现状要点极危,濒临消失。

  • 主要威胁:过度捕捞、污染、河流筑坝阻断洄游、外来寄生虫、气候变化改变洋流。

  • 科普:生命周期跨淡海水,幼体“玻璃鳗”阶段极易遭受渔获压力。

24.webp


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

  • 分布:日本、韩国、台湾、中国大陆与越南水域及河口。

  • 现状要点濒危并下降。

  • 主要威胁:过度开发、栖息地退化、洋流变化影响回游成功率。

  • 科普:与欧鳗相似,东亚“鳗鱼饭”的主要来源之一,养殖高度依赖野生苗。

25.webp


条纹海马(Hippocampus erectus)

  • 分布大西洋西岸(含加勒比—墨西哥湾—北美东南沿海)。

  • 现状要点易危,种群下降。

  • 主要威胁:栖息地污染与非法贸易(观赏、干制品)。

  • 科普:雄性育儿,育儿囊内“怀孕”并分娩小海马。

26.webp


多刺海马(Hippocampus histrix)

  • 分布:阿拉伯海、红海、印度洋南部。

  • 现状要点易危,下降中。

  • 主要威胁:栖息地破坏、贸易压力。

  • 科普:全身覆刺,拟态海草、珊瑚枝条以躲避天敌。

27.webp


日本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

  • 分布:日本、中国、韩国、俄罗斯近海。

  • 现状要点濒危且下降。

  • 主要威胁:过度捕捞与栖息地退化。

  • 科普:经济价值高,对海底沉积物有“生物耕耘”作用。

28.webp


疣刺参(Apostichopus parvimensis)

  • 分布:墨西哥至美国加州沿岸。

  • 现状要点易危,因食用市场“被捕捞—数量降”。

  • 主要威胁:渔业压力。

  • 科普:英文称“Warty sea cucumber(疣刺参)”,表面颗粒状突起明显。

29.webp


毒锥螺(Conus ateralbus)

  • 分布:局地性热带海域(具体分布狭窄)。

  • 现状要点濒危但原文称“暂时稳定”。

  • 主要威胁:栖息地受扰与标本采集。

  • 安全提示:毒腺可经“毒矛/毒镖”注入神经毒素,可致瘫痪与死亡,切勿徒手把玩。

30.webp


加勒比海牛(Trichechus manatus)

  • 分布:美洲大西洋沿岸、加勒比海、墨西哥湾。

  • 现状要点濒危,近几十年在多地下降。

  • 主要威胁:栖息地丧失、水体污染、船只螺旋桨伤害。

  • 科普:温和的“海中草食者”,偏好海草床与温暖水域。

31.webp


儒艮(Dugong dugon)

  • 分布:印度洋—西太平洋热带浅海。

  • 现状要点濒危

  • 主要威胁:海草床退化、非法捕猎、船只碰撞。

  • 科普:与海牛同属海生“海牛目”,但分布区不同。

32.webp



地中海僧海豹(Monachus monachus)

  • 分布:地中海及东北大西洋少量残存种群。

  • 现状要点濒危,现存不足800只(原文数据),历史分布区多处已绝迹。

  • 主要威胁:栖息地破坏、误捕与人类干扰。

  • 科普:喜在洞穴或僻静海滩繁殖,是欧洲最受关注的海豹之一。

33.webp


漂泊信天翁(Diomedea exulans)

  • 分布:南大洋环流带。

  • 现状要点易危,繁殖慢,受外海渔业与污染影响。

  • 主要威胁:延绳钓副渔获、海洋垃圾(缠绕/误食)。

  • 科普翼展可至3.5米,为现生鸟类之最。

34.webp


大西洋海鹦(Fratercula arctica)

  • 分布:北大西洋(冰岛、挪威、英伦群岛—纽芬兰等)。

  • 现状要点易危;饵鱼(如鲱鱼、凤尾鱼)减少,繁殖受挫。

  • 主要威胁:过度捕捞间接影响、气候变化、栖息地扰动。

  • 科普:五彩“蜡笔嘴”、会“潜水飞行”的海鸟明星。

35.webp


珊瑚类群(含深海竹珊瑚 Isidella elongata 等)

  • 分布:热带与温带海域的浅水—深海。

  • 现状要点:不同种类从易危到濒危不等;整体对变暖与酸化极为敏感。

  • 主要威胁气候变暖海洋酸化、污染与底拖网破坏(深海竹珊瑚受拖网影响尤甚)。

  • 科普:珊瑚是动物(刺胞动物门),礁体提供上千种海洋生物的栖居与幼育场。

36.webp


如何帮助这些海洋动物?

  • 减少海洋塑料:拒绝一次性塑料,参与海滩清洁。

  • 支持可持续渔业:选择有认证的海产品,避免非法与过度捕捞链条。

  • 关注产卵地与海草/珊瑚栖地保护:拒买珊瑚、干海马等纪念品。

  • 负责任观鲸/潜水:遵守距离与噪音规范,避免干扰。

  • 传播科普:转发科学可靠的信息,支持保护组织与社区项目。


常见问答(FAQ)

Q1:如何判断某物种是否“濒危”?
A:通常参考 IUCN 红色名录的评估结果,综合种群规模、下降速率、分布范围与碎片化程度等指标。

Q2:我们为什么要关心海洋顶级捕食者(如鲨鱼)的保护?
A:它们维持食物网的稳定,一旦被大量移除,会引发连锁反应,导致中层与底层生物异常增减,破坏生态平衡。

Q3:塑料污染如何影响海龟与鲸类?
A:误食(将塑料袋当作水母)、缠绕导致受伤或致死;微塑料还能通过食物网影响更广泛的物种与人体健康。

Q4:观鲸/潜水的“安全距离”怎么把握?
A:遵循当地法规与运营商规范,避免追逐与围堵,保持低速、低噪、有限停留。

Q5:购买海鲜时有简易的“可持续”判断法吗?
A:优先选择有权威认证(如 MSC/ASC)的产品;避免来历不明、高风险物种与禁捕期产品。

Q6:海草床与珊瑚礁为什么被称为“幼鱼的托儿所”?
A:它们提供隐蔽、食物与复杂结构,是幼鱼成长与补充种群的关键场所。

Q7:我能做的第一步是什么?
A:从“减塑”与“选择可持续海鲜”开始,影响你的家人与朋友,就是最立竿见影的行动。


参考文献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网址:https://www.iucnredlist.org/

锤头鲨保护:你应该记住什么。PADI。网址:https://blog.padi.com/es/conservacion-del-tiburon-martillo-lo-que-debes-tener-en-cuenta/

地中海将有四种濒危珊瑚物种受到保护。OCEANA。保护世界海洋。网址:https://europe.oceana.org/es/press-releases/cuatro-especies-de-corales-en-peligro-seran-protegidos-en-el/


动物标签: 濒危海洋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