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中海的鲨鱼种类繁多,包括天鹅绒腹灯笼鲨、蓝鲨、七鳃鲨、脱粒鲨、大白鲨和虎鲨等。地中海是各种鲨鱼的家园,其水域至少有47种鲨鱼。该地区的鲨鱼以无害和底栖性为特征,这意味着它们倾向于待在海床上。它们通过吞食捕食的海洋鱼类来平衡海洋生态系统。
天鹅绒腹灯笼鲨
蓝鲨
七鳃鲨
大西洋猫鲨
姥鲨
灰鲭鲨
天使鲨
长尾鲨
旋转鲨
矛尾鲨
铜鲨
小斑猫鲨
大鼻鲨
小齿沙虎鲨
糙齿鲨
斑点鲨
白鲨
葡萄牙鲨
犬牙鲨
虎鲨
锤头鲨
牛鲨
大西洋鲭鲨
星鲨
地中海小型鲨鱼,体长约40厘米。拥有背鳍棘作为防御手段,体表两侧有发光线,可在深海中几乎隐形,帮助躲避天敌。
全球分布最广的鲨鱼,地中海常见体长可达2米。体色蓝背白腹,喜欢跟随洋流迁徙。以鱼类、小型海鸟为食,因鳍和肉被人类大量捕捞,近岸偶见。
少见的七鳃鲨,能生活在水面至1000米深的海域,成年体长1.5米。以骨鱼、甲壳类、小型鲨鱼为食,活跃且耐受不同水深,是生态系统重要掠食者。
小型细长鲨鱼,体长约45厘米,背部灰褐色,有黑斑。生活于400-600米深,口腔黑色,背鳍小且深色,常栖息于大西洋与地中海深水区。
地中海最大的鲨鱼,也是全球第二大,仅次于鲸鲨。可长9米以上,性情温和,以张口滤食浮游生物为主,对人无害,春秋季节性迁徙。
大型底栖鲨鱼,体长可达2.5米。夜行性,主要摄食鱼类、甲壳类和小型鲨鱼。喜欢近岸水域,常见于地中海浅海和沙质海底。
身体扁平,酷似“天使翅膀”,易与魟鱼混淆。喜好沙底埋伏捕食,分布于地中海浅海区。数量急剧减少,已极危。
以巨大的尾鳍和突出的眼睛为特点。通过尾巴击打猎物后捕食,栖息于30-45米深处。最长寿命可达30年,是食物链上层掠食者。
中等体型、游泳迅速,可做复杂跳跃。多见于半热带100米深海域。雌性产仔时吞食胎盘,非攻击性强鲨种。
又称马鲛鲨,善于高速游泳和跃出水面。体长可达3米,全球分布,因鱼肉、鱼皮、鱼鳍等被大量捕捞,现已濒危。
身体修长,体色铜黄,腹部白色。最大3米,食性杂,不主动攻击人类。牙齿钩状,专吃小鱼和油性鱼类。
灰黄色体色带褐色斑点,主要夜行,以甲壳类、头足类为食。常见于地中海近岸,雌性一次产100枚卵,经济价值高。
长吻圆头,体长可达3米。栖息中层,主食小鱼及软体动物。因鱼油、鱼粉等用途被过度捕捞,已受保护。
体型长圆、灰色,有五对鳃裂。雌性成熟体长达3.6米,偏好岩礁与深海环境。属于小型沙虎鲨类,性情温和。
体长1.5米,背鳍具毒棘。分布广、动作缓慢,常成群活动。能迁徙至800米深,主要以底栖鱼类为食。
体长80-100厘米,背部灰棕色,牙齿锋利,上颚刀状、下颚锯齿状。主要捕食小鱼、乌贼等。寿命长达70年。
世界最大掠食鲨之一,体长可达6米,著名“巨齿鲨”。擅长捕食大型鱼类、鸟类和其它鲨鱼,攻击力强,嗅觉灵敏。
深海鲨,分布最深达4500米。适应黑暗环境,擅长捕食发光生物。体形粗壮,体色深暗。
常见于近岸,体长2米,肉质鲜美。为重要商业鱼类,产仔多达35尾,生命周期长,资源面临过度捕捞威胁。
体形粗壮,身上有虎斑纹,夜行性强。以捕食各种大型猎物著称,牙齿锋利,有再生能力,适应性强。
头部呈“T”字状,适应多种温度海域。群居生活,生性活跃,以无脊椎动物和鱼类为主食。
性情温顺、游泳缓慢。可吞咽空气增加浮力,分布广泛。雌性体内孵卵,幼鲨孵化后可自行生存。
体格强壮,背部蓝灰色。以速度和跳跃能力著称,捕食能力强。受过度捕捞威胁,属于易危物种。
黄色体色,带褐色环状斑点,喜夜间活动,常栖息于岩石或沙底。体型较小,适应性强。
地中海鲨鱼种类丰富,是维持海洋生态平衡不可缺少的重要成员。科学保护和理性捕捞对生态系统和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