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知识>>科普

日本动物图鉴:10+代表物种(名称、特征、分布与看点)

2025-08-26 14:49:18 1

日本从北海道的亚寒带到南西诸岛(琉球群岛)的亚热带,气候带更替明显、岛屿众多(4个大岛 + 6,000+小岛),孕育了极其丰富而独特的野生动物。本篇为动物网站整理了10+种日本代表动物(含常见中文名 + 学名),配合外形特征、栖息地、习性与食性、保护现状观赏小贴士,便于浏览与科普引用。

1.webp

小贴士
文中中文名以大陆通用名为主,括号内为学名,便于跨语种检索。


日本黑熊(亚洲黑熊日本亚种)Ursus thibetanus japonicus

外形特征:通体黑色,胸前常有“月牙”白斑;成体体长约120–140 cm。
栖息地与分布本州、四国的山地阔叶林与针阔混交林(注意:北海道分布的是“北海道棕熊Ursus arctos yesoensis)。
习性与食性:典型杂食性,以坚果、浆果、昆虫为主,季节性取食蜂蜜与小型脊椎动物
保护现状:地方性濒危,受栖息地碎片化、道路分割与人熊冲突影响。
观赏小贴士:秋季集中取食硬果(栎、栓皮栎)时活动更频繁;务必与熊铃、防熊喷雾同行并远距观察。

2.webp


狸 / 貉犬(“狸猫”并非猫)Nyctereutes procyonoides(俗称Tanuki)

外形特征:面具状黑斑似浣熊,四肢短、毛厚。
栖息地与分布:湿地、灌丛与农耕—林缘马赛克景观普遍可见。
习性与食性犬科中少数会冬眠/半冬眠者(体温不明显下降);小群体活动;杂食,昆虫、果实、两栖爬行类与人类食物残渣皆取。
文化看点:日本民俗中的“狸”是护佑与招福的象征,常见于神社、商铺门前。

3.webp


西表山猫(西表猫)Prionailurus bengalensis iriomotensis

外形特征:中小型野猫,体表黑褐斑点—条纹相间;耳短圆。
栖息地与分布冲绳县西表岛特有,活动范围小,是全球栖域最狭小的野猫之一。
习性与食性:夜行性,食物涵盖蟹、蛙、蜥蜴、鸟类与小型哺乳动物
保护现状:极危;道路致死、外来犬猫、栖地开发为主要威胁。西表岛广设“猫道/涵洞”与限速牌以减轻路杀。
观赏小贴士:严禁追逐与投喂;以红外相机诱拍的科研巡护为主,公众仅做解说中心学习为宜。

4.webp


日本猕猴(日本獼猴)Macaca fuscata

外形特征:面赤、臀坐垫显著;是分布最北的灵长类之一。
栖息地与分布:从本州中部山地到北部多雪区;地狱谷温泉“泡汤猴”闻名。
习性与食性:群居杂食,植物部分为主;冬季借温泉取暖属习得行为。
保护现状:总体稳定;局部与农业冲突需以非致伤干预缓解。
观赏小贴士:在猕猴公园保持距离,不直视、不递食物。

5.webp


梅花鹿 / 日本鹿(梅花鹿日本亚种)Cervus nippon

外形特征:夏季体侧白色梅花斑显著;雄性头角分叉发达。
栖息地与分布:森林、灌丛、城市绿地边缘(奈良公园“神鹿”即此)。
习性与食性:草食,啃食嫩枝叶与草本;繁殖季雄鹿鸣叫与角斗。
保护现状:总体不濒危,但局部过密可能啃食林下层,需科学种群管理。
观赏小贴士:仅购买专用鹿饼喂食,避免塑料袋与人类零食。

6.webp


巨型鼯鼠(日本大鼯鼠)Petaurista leucogenys

外形特征:体长约50 cm,尾长可达40 cm;前后肢间具飞膜,夜间滑翔如“降落伞”。
栖息地与分布:本州山地成熟林,依赖大树洞繁殖与栖息。
习性与食性:夜行性草食为主,嫩叶、果实、树皮。
观赏小贴士:夜晚以红光/低亮度手电远距观察,不直射眼部,尽量减少干扰。

7.webp


小笠原狐蝠(小笠原果蝠)Pteropus pselaphon

外形特征:大型果蝠,翼展可逾1 m;“像小狐狸的脸”。
栖息地与分布:小笠原群岛(父岛、母岛一带)干旱林—亚热带林。
习性与食性食果、吸蜜,是海岛植物重要授粉/传播者。
保护现状:受台风、栖地丧失、猫鼠捕食与与人冲突影响,属濒危。

8.webp


日本鬣羚(日本羚羊)Capricornis crispus

外形特征:介于山羊与羚之间的小型牛科,角短直、毛被蓬松灰黑。
栖息地与分布:本州—四国的山地针阔混交林与岩坡。
习性与食性:日行性,取食灌木嫩枝与草本;常独居或小群体。
保护现状:日本指定特別天然纪念物,总体受保护良好。

9.webp


绿雉(日本绿雉)Phasianus versicolor

外形特征:日本国鸟;雄鸟具金属绿色体羽,翼覆羽褐灰、尾长而尖;雌鸟褐斑便于隐蔽。
栖息地与分布:本州—九州的农田、河岸草地与灌丛。
习性与食性:地栖性,以种子、虫类为主;繁殖季雄鸟求偶鸣叫响亮。
观赏小贴士:春季晨昏最易见,田埂、芦苇丛边耐心“蹲点”。

10.webp


尾长鸡(大长尾鸡,家鸡品种)Gallus gallus domesticus “Onagadori”

外形特征:公鸡超长尾羽可逾1.5 m,羽色多型。
栖息地与分布:日本传统饲养与观赏品种,1952年列入特别天然纪念物
科普看点:尾羽持续生长需特殊笼舍与饲养管理,不属野生物种。

11.webp


日本蝾螈(山溪蝾螈科若干种)Hynobiidae

代表种

  • 佐藤东方蝾螈 Hynobius abei

  • 日本云纹蝾螈 Hynobius nebulosus

  • 日本爪蝾螈 Onychodactylus japonicus
    生态要点:多在清冷山溪、湿润林地繁殖,对水质极敏感,是优良的环境指示物种
    观赏小贴士:切勿徒手把玩,两栖类皮肤娇嫩、对护手液/防晒霜等尤为敏感。

12.webp


锦鲤(观赏鲤)Cyprinus carpio

外形特征:由欧洲鲤改良的观赏品系,色型包含红白、大正三色、昭和三色等。
栖息地与分布:日本传统园林水景、寺社池塘常见;耐低氧与广温。
文化看点:象征吉祥、长寿与坚韧;日本形成系统化品评标准与赛事文化。

13.webp


其他值得关注的日本动物(快速清单)

  • 丹顶鹤 Grus japonensis(北海道湿地)

  • 对马岛蝮 Gloydius tsushimaensis(对马岛特有)

  • 石锥山蝾螈 Hynobius hirosei

  • 日本黄鼬(貂) Martes melampus

  • 赤狐 Vulpes vulpes

  • 斯氏海狮(北海狮) Eumetopias jubatus

  • 日本扇鹬 Gallinago hardwickii

  • 日本红腹蝾螈(火腹蝾螈) Cynops pyrrhogaster

  • 蓝胸鹦雀(蓝喉文鸟) Erythrura trichroa

  • 儒艮 Dugong dugon(冲绳海域)

  • 日本狼 Canis lupus hodophilax(已灭绝,历史物种)

  • 黄胸鹀 Emberiza sulphurata日本柳莺 Phylloscopus xanthodryas候鸟/林鸟代表)

14.webp

15.webp

16.webp


观赏与拍摄的三条基本原则

  1. 不投喂、不触碰:避免改变动物行为或引发人兽冲突。

  2. 保持距离:使用长焦镜头/望远镜;两栖爬行类尤其忌手持把玩。

  3. 顺路而行:遵守步道与限速,减少路杀风险(西表山猫、两栖类最受益)。


常见问答(FAQ)

Q:在日本哪里最容易看到标志性野生动物?

  • 北海道:丹顶鹤、北海道棕熊、海雕与海狮;

  • 本州中部山地:日本猕猴、绿雉、鬣羚;

  • 冲绳与八重山(西表、石垣):西表山猫、琉球特有鸟类、儒艮(离岸远观)。

Q:何时出行比较好?

  • 春(3–5月)鸟类繁殖鸣唱活跃;

  • 秋(9–11月):森林色彩与食果动物活动高峰;

  • 冬(12–2月):北海道观鹤、海雕与海兽;

  • 夏(6–8月):南西诸岛观两栖爬行类与夜行性哺乳类。


结语

从雪地温泉里的日本猕猴到雨林夜空中滑翔的巨型鼯鼠,再到海岛夜色里巡游的小笠原狐蝠日本动物的多样性与独特性远超想象。希望这份图鉴能帮助读者快速识别、科学观赏、友善相遇


参考文献

E.Wilson & M. DeeAnn (2005) 乌尔苏斯·黑熊(Ursus thibetanus japonicus)。世界哺乳动物物种。分类学和地理参考。第三版。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出版社,巴尔的摩;第二卷:2142。

V. Millien-Parra 等,(1999) 日本陆地哺乳动物群落的岛屿生物地理学:孑遗动物群的一个例子。威利在线图书馆。

Taylor, J., R. Mahon。1977. 鲤鱼(Cyprinus carpio)和鲫鱼(Carassius auratus)的杂交,这是劳伦森大湖下游最早的两个外来物种。《鱼类环境生物学》1(2):205-208。

R. Tadano, M. Nishibori, M. Tsudzuki (2009)。日本极长尾鸡品种(Onagadori)的遗传结构和分化及其与羽毛颜色变异的关系:对其管理和保护的建议。动物遗传学 40 (6): 989–992。


动物标签: 日本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