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是世界第八大国,幅员辽阔,从热带到寒带,从安第斯山脉到大西洋海岸,各类地形和气候造就了18个生态区,孕育出独特且丰富的动植物种群。然而,非法捕猎、栖息地丧失、气候变化等因素正在严重威胁这些动物的生存。
本文将带你深入了解阿根廷的30种代表性本土动物,它们的生态习性、生存威胁以及保护现状。
作为美洲最大的猫科动物,美洲虎是南美热带森林中的顶级捕食者。原本分布范围从美国南部到阿根廷北部,如今在阿根廷境内仅剩约200只个体,主要生存在北部森林。其数量锐减的主因是非法捕猎和栖息地破坏。
骆马生活在阿根廷北部的高原草原,能够适应寒冷、干燥和昼夜温差大的极端环境。曾因其细腻的毛被大量猎杀,但在禁止狩猎和实施保护项目后,种群数量逐渐恢复。
白喉凯门鳄主要栖息于阿根廷东北部的湿地,也见于巴西、巴拉圭和乌拉圭。它以水鸟、鱼、小型哺乳动物和蜗牛为食。虽然目前种群相对稳定,但盗猎活动仍是威胁。
这种红棕色的小鸟是阿根廷的国鸟,以其筑巢方式得名:用泥土筑成炉状巢穴。它善于适应城市环境,常见于街道、电线杆和庭院,数量稳定,无濒危风险。
这是一种长吻、长舌的哺乳动物,以蚂蚁和白蚁为食,活动范围曾遍及阿根廷北部和东部,但由于栖息地破坏和盗猎,已成为濒危物种。
该鲸鱼生活在南半球的海洋中,在阿根廷沿海从布宜诺斯艾利斯至火地岛均可见。过去因商业捕鲸几近灭绝,现已被列为国家自然纪念物,种群正在缓慢恢复。
这是一种毒性极强的毒蛇,分布于阿根廷北部和中部,虽然它不具攻击性,但因人们对其的恐惧而常遭猎杀,其数量正在减少。
世界上最大的飞行鸟类,生活于安第斯山脉。它是自然界中的清道夫,以动物尸体为食,有助于防止疾病传播。然而,由于误食中毒动物,它的数量正持续下降。
这是一种有壳的哺乳动物,遍布阿根廷全境。栖息地破坏、交通事故和盗猎是其主要威胁,但目前种群尚无灭绝风险。
这是一种体型庞大、嘴巴宽大的蛙类,主要生活在潘帕斯草原及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因对水质极为敏感,水体污染是其主要威胁,属易危物种。
水豚(Carpincho,Hydrochoerus hydrochaeris)
美洲狮(Puma concolor)
美洲鸵(Ñandú,Rhea americana)
麦哲伦企鹅(Spheniscus magellanicus)
长腿狼(Aguará guazú,Chrysocyon brachyurus)
原驼(Guanaco,Lama guanicoe)
南安第斯鹿(Huemul,Hippocamelus bisulcus)
湿地鹿(Blastocerus dichotomus)
咆哮猴(Alouatta caraya)
南美浣熊(Procyon cancrivorus)
南美貘(Tapirus terrestris)
小食蚁兽(Tamandua tetradactyla)
蛇颈龟(Phrynops hilarii)
智利火烈鸟(Phoenicopterus chilensis)
普杜鹿(Pudu puda)
玛拉兔(Dolichotis patagonum)
南美海狮(Otaria flavescens)
巨嘴鸟(Tucán toco,Ramphastos toco)
潘帕斯鹿(Ozotoceros bezoarticus)
安第斯水獭(Huillín,Lontra provocax)
以下为处于濒危或极危状态的阿根廷本土动物:
美洲虎(Panthera onca)
大食蚁兽(Myrmecophaga tridactyla)
长腿狼(Chrysocyon brachyurus)
南安第斯鹿(Hippocamelus bisulcus)
普杜鹿(Pudu puda)
潘帕斯鹿(Ozotoceros bezoarticus)
安第斯水獭(Lontra provocax)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有些动物目前未被列为濒危,它们也可能属于“易危”或“受威胁”物种,仍需长期监测与保护。
阿根廷的动植物分布现状
阿根廷的入侵物种问题
南美洲濒危动物总览
参考文献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 (IUCN) 红色名录。网址:https://www.iucnredlist.org
阿根廷国家公园管理局生物多样性信息系统。网址:https://sib.gob.ar/portada
动物标签: 阿根廷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