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是一类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昆虫。科学家估计,地球上所有蚂蚁的总质量可能与人类相当。它们广泛分布于各种生态系统中,目前已知的蚂蚁种类超过30,000种,许多尚未被正式描述。蚂蚁最引人注目的特征之一是它们严密的社会结构和出色的分工协作能力。
本文将介绍20种典型的蚂蚁,包括有毒与无毒种类,帮助你识别并了解它们的生活方式与生态意义。
蚂蚁属于昆虫纲,具有典型的三节体型结构:
三对足
外骨骼
一对触角
它们的颚部发达,可用于捕捉猎物、搬运食物或筑巢。部分蚂蚁具有攻击性,可咬人或用尾部毒针叮咬,有的甚至会引发严重过敏反应。根据毒性及攻击性,蚂蚁大致可分为两类:
有毒蚂蚁
无毒蚂蚁
蚂蚁几乎遍布全球,仅南极洲除外。它们最常见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栖息地包括地面、树木、建筑物甚至墙壁等。
这种北美沙漠蚂蚁拥有目前已知最强的昆虫毒液,其毒性是蜜蜂的20倍,甚至超过西部响尾蛇毒素。虽然对人类致命性较低,但其叮咬可能引发感染或强烈疼痛。
被称为“24小时蚁”,因其叮咬后的剧痛可持续一整天。毒液中的“子弹毒素”不会致命,却可导致人类短暂昏厥。亚马逊部落甚至将其用于成年礼仪式。
产自澳大利亚,是最大型蚂蚁之一(体长达3厘米)。其毒液可引起哺乳动物剧痛,并对昆虫具有麻痹作用。
属于“甲酸蚁”家族,攻击方式为先咬后喷酸,其尾部分泌的大量甲酸可刺激伤口。
火蚁攻击方式凶猛,会持续叮咬数次,同时注入含有哌啶碱的毒液。它们也能入侵植物根系,造成植物中毒死亡。
来自澳大利亚,也叫“Jack jumper”。它们能跳跃攻击,毒液强烈,可引发过敏反应甚至休克。
原产亚洲,现已扩散至北美。其毒液可引起严重皮肤反应,在美国家庭中已成为常见室内害虫。
虽然它们毒性不强,但巨大的群体协作和咬合力惊人,足以捕食大型猎物。其强壮下颚可轻易切断猎物皮肤。
生活在美国东部山区,以建造大型蚁丘而著称。它们会利用蚁酸进行防御,叮咬时伴随刺激性喷射。
颚部可高速闭合,以闪电般速度攻击猎物。攻击速度极快,令人惊叹。
虽然多数蚂蚁都有防御本能,但很多种类对人类无害,甚至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
最常见的家蚁种类之一,遍布欧洲和亚洲。通常筑巢于地下或墙缝中。
分布于中南美洲,虽然无毒,但具高度攻击性,能组织大规模狩猎队捕捉猎物。
遍布整个美洲,以剪取植物叶片喂养真菌为生,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角色。
最常见的家蚁种类之一,在木材中筑巢。与白蚁不同,它们并不食木,仅挖洞筑巢。
黄褐色蚂蚁,易在室内潮湿区域滋生,常通过空调管道入侵,形成顽固群落。
偏爱甜食,原本以蚜虫的蜜露为食,因此常因糖类而进入人类家中。
切叶蚁的一种,原产于墨西哥,营养丰富,当地有时被当作食材。
体型极小、几乎透明,经常躲藏于厨房、浴室角落,难以察觉。
喜欢在石缝、路面裂缝筑巢,常在城市环境中被视为害虫。
原产南美,已扩散至全球多个温暖地区,以入侵性强、繁殖迅速著称。
蚂蚁种类繁多,各自拥有独特的生存策略。无论是毒性强烈的火蚁,还是温和的黑蚂蚁,它们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通过识别不同类型的蚂蚁,我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自然界的复杂性,也有助于科学防治有害蚁种,保护人类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Pérez, R., Condit, R., & Lao, S. (1999). 巴拿马巴罗科罗拉多岛Paraponera clavata(膜翅目:蚁科)蚁巢的分布、死亡率及植物关联性。《热带生物学评论》,47(4): 697–709。
Robinson, S. D., Mueller, A., Clayton, D., Starobova, H., Hamilton, B. R., Payne, R. J., Vetter, I., King, G. F., & Undheim, E. (2018). 巨型红牛蚁Myrmecia gulosa毒液的全面描述揭示了一个高度多样化的膜翅目毒素基因家族。《科学进展》,4(9), eaau4640。 https://doi.org/10.1126/sciadv.aau4640
拜耳环境科学。(无日期)。法老蚁。可访问:https://www.environmentalscience.bayer.es/Pest-Management/O-quecontrolar/Pharaoh-Ant
Beatty, R., Beer, A., & Deeming, C. (2010). 自然之书。英国:Dorling Kindersley
自然科学与户外活动。(2017)。收割蚁。可访问:https://www.koaw.org/harvesterant
动物标签: 蚂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