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知识>>科普

哥伦比亚特有物种大全(23种,含要点与学名)

2025-08-27 17:54:04 4

哥伦比亚不仅以热带气候、文化与美食闻名,更以惊人的生物多样性著称。安第斯山脉、亚马孙雨林、雾林、稀树草原到太平洋与加勒比海岸,多样生态塑造了数量庞大且各具特色的本土野生动物。下面为你系统梳理23种哥伦比亚及邻近区域的特有或高度地方性物种,覆盖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与两栖类。

1.webp


1)奥林吉托(Olinguito)

学名:Bassaricyon neblina|类群:哺乳纲/浣熊

  • 分布与生境:哥伦比亚与厄瓜多尔的云雾林(多云、湿润,海拔中高)。

  • 体型特征:体重约 900 g,大眼、毛绒外观,夜行、树栖。

  • 习性与食性:以果实为主,也取食花蜜与昆虫独居为主,活动范围小。

  • 保育提示:云雾林破碎化与非法宠物贸易可能成为潜在威胁。

2.webp


2)哥伦比亚蛛猴

学名:Ateles fusciceps rufiventris|类群:哺乳纲/卷尾猴科

  • 分布与生境:哥伦比亚湿润林、雾林与季节性干旱林可上至 2,000 m+

  • 形态要点:四肢修长、无拇指的“钩手”,卷曲握物尾末端裸露皮肤斑块具有个体差异。体重可达 ~9 kg

  • 社会结构:群体规模大(约 30 个体),常分裂为 3–4 个体的小觅食队。

  • 食性果食为主,兼食种子、树皮、叶、花与昆虫。

3.webp


3)红腿陆龟(Morrocoy)

学名:Chelonoidis carbonaria|类群:爬行纲/陆龟

  • 分布与生境:南美热带雨林、稀树草原与草地,在哥伦比亚广泛分布。

  • 识别要点:黑色背甲配橙红色斑点,头与四肢亦带红橙斑;体长 30–35 cm雄性更大

  • 作息与食性日行性草食为主,亦食真菌、落果与小型无脊椎,偶食腐肉。

  • 威胁:过度猎捕食用、栖地流失宠物贸易

4.webp


4)戈尔戈纳蓝蜥

学名:Anolis gorgonae|类群:爬行纲/变色龙蜥科

  • 分布与生境哥伦比亚戈尔戈纳岛特有,栖于雨林树干。

  • 识别要点通体蓝色的迷人色泽,小型、昆虫食。

  • 保育现况濒危;主因森林砍伐与外来捕食者(如红冠蛇怪蜥 Basiliscus galeritus)入侵。

5.webp


5)饰纹狨(“白手狨”“Zocay”)

学名:Callicebus ornatus(= Plecturocebus ornatus)|类群:哺乳纲/僧面猴科

  • 分布与生境:哥伦比亚梅塔省西部湿润森林。

  • 识别要点:“白手白足”如戴手套;毛被柔软蓬松,体重约 1 kg

  • 行为生态单配制小家庭(2–4 只,常为亲代与 1–2 幼仔);长距跳跃能力强;以叫声宣示领域,彼此理毛维系关系。

  • 保育等级易危(VU)

6.webp


6)安第斯神鹰(哥伦比亚国鸟)

学名:Vultur gryphus|类群:鸟纲/美洲鹫科

  • 分布与生境:安第斯山脉沿线各国(含哥伦比亚),多见于高山与峡谷

  • 体量极值非海鸟中翼展最大的飞行鸟类,翼展可达 ~3.4 m;雄性体重~15 kg。黑体羽,颈部环状白羽。

  • 生态角色食腐;可滑翔 1 小时几乎不振翅,极佳视力搜索尸体。

  • 威胁:猎杀与羽毛买卖,区域族群濒危趋势明显。

7.webp


7)眼镜熊(安第斯熊)

学名:Tremarctos ornatus|类群:哺乳纲/熊科

  • 分布与生境安第斯山系湿润林、云雾林。

  • 识别要点:眼周淡黄或乳白斑似“眼镜”,斑型个体化;体长 1.3–1.9 m,重 80–125 kg

  • 习性昼行、善攀树、独居;听觉灵敏。

  • 食性以植物为主的杂食。

  • 保育等级易危(VU)

8.webp


8)阿尔卡布科王子蜂鸟(黑紫蜂鸟)

学名:Coeligena prunellei|类群:鸟纲/蜂鸟科

  • 分布:哥伦比亚东科迪勒拉山脉西坡狭域特有

  • 识别要点:体长约 10 cm主体黑色,胸侧白点;肩与喉具蓝绿虹色

  • 能量学:日能量消耗极高,每日访花可达 ~2,200 次;以花蜜为主,兼食小型节肢动物。

9.webp


9)考卡谷“红宝石”箭毒蛙

学名:Minyobates bombetes(常见异名:Andinobates bombetes)|类群:两栖纲/树蛙科(箭毒蛙亚群)

  • 分布:哥伦比亚安第斯地区(考卡河谷的西科迪勒拉及中央科迪勒拉西坡)。

  • 体型与色彩:雄 ~17 mm,雌 ~18 mm;基色黑/褐/紫,体侧具亮橙—红条纹,警戒色提示皮肤毒素。

  • 作息日行性;虽分布范围不算极窄,但栖地减少非法宠物贸易使其被列为易危(VU)

10.webp


10)点斑蛇蜥(马佩洛点纹蜥)

学名:Diploglossus millepunctatus|类群:爬行纲/蛇蜥科

  • 分布:哥伦比亚马佩洛岛特有。

  • 体长:成体 ~18–36 cm(含尾)。短肢、体粗壮。

  • 食性杂食倾向的捕食者,取食昆虫、海蟹、蠕虫,偶食羽毛等有机残片。

  • 再生能力:可断尾再生,且牙齿遗失后可再生

  • 备注:虽无巨蜥体量,但食欲旺盛、生态位关键。

11.webp


11)安第斯装饰蜂鸟(补充)

学名:Ensifera ensifera(“剑嘴蜂鸟”)/Lepidopyga lilliae(“沼泽蓝宝石蜂鸟”)等

  • 此处为哥伦比亚及邻域的其他地方性蜂鸟代表,以超长喙适应深筒状花或以狭域湿地为核心栖地,表现出极高的花—鸟协同进化特征。


12)其他值得关注的哥伦比亚(及周边)地方性或特有物种(速览)

  • 哥伦比亚淡水蟹 Hypolobocera gorgonensis

  • 马佩洛岛陆蟹 Johngarthia malpilensis

  • 戈尔戈纳岛蝎 Ananteris gorgonae

  • 哥伦比亚叶趾守宫 Phyllodactylus transversalis

  • 马佩洛蜥蜴 Dactyloa agassizi

  • 哥伦比亚凤冠雉(Paujil) Crax alberti

  • 黄头雀 Atlapetes flaviceps

  • 丑角箭毒蛙(Cocoi) Oophaga histrionica

  • 金色箭毒蛙 Phyllobates terribilis

  • 灰颈棘鼠 Proechimys canicollis

  • 白头狨 Saguinus oedipus

以上多为狭域分布高度地方性物种,对森林连通性、清洁淡水与低干扰生境依赖极高;森林砍伐、矿业扩张、道路建设与非法贸易是最常见的压力源。


13)安第斯秃鹰(补充所在位序)

学名:Vultur gryphus
虽非哥伦比亚独占,但其作为国家象征与顶级食腐者,对清理尸体、抑制疫病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功能;保护其高山滑翔廊道与筑巢崖壁至关重要。


小结

云雾林的树冠离岸火山岛,哥伦比亚的地方性动物展示了惊人的适应辐射:蜂鸟与花共同进化、箭毒蛙的警戒色与化学防御、树栖灵长类的社会分裂觅食、岛屿爬行类的再生策略……这些物种对完整连通的栖息地严格的非法贸易管控高度敏感。系统性的栖地保护、外来种控制、科研监测与社区共管,是守护这一“超级多样性热点”的关键。


动物标签: 哥伦比亚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