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知识>>古生物

欧氏尖吻鲛(Goblin Shark):来自深海的“地精鲨”,拥有可弹射的猎食下颚

2025-11-05 11:09:11 4

欧氏尖吻鲛是一种生活在深海的神秘鲨鱼,因为它奇特的“外星人”般长相而闻名。它的扁长吻部、半透明的粉色皮肤、以及可以突然向前弹出的下颚,让人第一眼看到就难以忘记。

1.webp

你必须潜入非常非常深的海域,才有机会在自然栖息地看到欧氏尖吻鲛

虽然它属于皱鳃鲨科,但欧氏尖吻鲛只是该科中目前唯一已知仍然存活的物种,因此它常常被称作“深海活化石”。

学名:Mitsukurina owstoni
科:皱鳃鲨科(Mitsukurinidae)
分布:日本、台湾、葡萄牙、墨西哥湾、加州外海等深海大陆坡
栖息深度:一般 200–1,300 米,记录可达更深
别名:地精鲛 / 妖怪鲨 / Goblin Shark


一、外形特征:长吻 + 伸缩下颚 + 半透明皮肤

欧氏尖吻鲛的脸部结构堪称深海怪物般的艺术品:

特征说明
吻部长而扁平密布“洛伦兹壶腹”电感应器,可感知猎物肌肉收缩时的微弱电信号
下颚可向前“弹射”通过韧带结构实现“瞬间向前扑出”来捕捉猎物
牙齿细长尖锐用于刺穿软体和鱼类组织,方便“拖回”口中
体色呈粉白半透明深海弱光环境,皮肤薄,血管透色所致
身体柔软、游动缓慢深海低代谢节能策略

特别是伸缩下颚,被称为“弹射式摄食(Slingshot feeding)”,是已知鲨鱼中非常罕见的进食方式。

4.webp

欧氏尖吻鲛的身体结构


二、为什么被称为“活化石”?

欧氏尖吻鲛的祖先可以追溯到1.2 亿年前的白垩纪早期,在化石记录中与史前的 Scapanorhynchus 等物种高度相似。

现代与古代形态几乎一致,说明:
它的身体结构已经非常适应深海环境,无需改变
这就是所谓的进化稳定性,而不是“没有进化”。

2.webp

奥地利维也纳自然历史博物馆展出了一尊与实物大小相同的欧氏尖吻鲛模型。


三、深海隐身捕猎:它的“秘密武器”不是牙,而是肝脏

欧氏尖吻鲛拥有尺寸异常巨大的油性肝脏

巨肝有什么用?

  • 油脂密度低 → 身体密度接近海水

  • 不需要拼命摆尾 → 几乎可“漂浮前进”

  • 水流扰动小 → 猎物难以察觉接近

配合:

  • 电感应长吻

  • 弹射下颚

= 悄无声息接近 → 瞬间咬合 → 猎物来不及反应

这是典型的深海伏击捕食者策略。

3.webp

欧氏尖吻鲛因其细长的吻部,常被称为最丑的鲨鱼种类。


四、主要食物

  • 中小型鱼类

  • 头足类(乌贼、小鱿)

  • 甲壳类(虾蟹)

由于上岸后标本常常胃是空的(深海鱼类会反吐或快速消化),食性研究多依赖:

  • 硬组织残留

  • DNA 痕量分析

  • 深海摄像资料


五、分布与栖息地

欧氏尖吻鲛为广布深海物种,但密度极低,难以遇见。

高记录海域包括:

海域说明
日本近海(相模湾、东京湾外海)最早记录与最多科学观察点
台湾东侧海沟带近年有明确影像纪录
葡萄牙—大西洋深海与大陆坡与海底峡谷相关
墨西哥湾、加州外海多为深海渔业兼捕

六、人类影响与保育状态

  • 不会攻击人:生活在深海,与人类活动层几乎不重叠

  • 没有商业渔业价值

  • 主要风险来自:深海拖网兼捕与深海矿产开发潜在干扰

IUCN:LC(无危),但数据不足,需持续监测



常见问题(FAQ)

欧氏尖吻鲛会攻击人吗?
不会,它生活在数百至上千米深海,与人类没有接触机会。

能饲养吗?
几乎不可能。深海温度、压力、光线条件无法长期人工模拟。

寿命是多少?
估计 30–60 年,但仍需更多样本研究。


参考文献


布莱特,迈克尔。《鲨鱼的私生活:神话背后的真相》。斯塔克波尔出版社。2000年。(2008年5月14日)http://books.google.com/books?id=w31fF5IlqdoC


卡瓦丁,马克。《鲨鱼》。萤火虫出版社。2004年。(2008年5月14日)http://books.google.com/books?id=Qh44RNa5yh0C


埃伯特,大卫·A。《加利福尼亚的鲨鱼、鳐鱼和银鲛》。加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2008年5月14日)http://books.google.com/books?id=1SjtuAs702kC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Mitsukurina owstoni》。渔业和水产养殖部。 2001年。(2008年5月14日)http://www.fao.org/fishery/species/13494


乔丹,瓦妮莎。“哥布林鲨”。佛罗里达自然历史博物馆鱼类学系。(2008年5月14日)http://www.flmnh.ufl.edu/FISH/Gallery/Descript/GoblinShark/GoblinShark.html


克罗克,莱克西。“海洋中的其他鱼类”。NOVA Online。2003年1月。(2008年5月14日)http://www.pbs.org/wgbh/nova/fish/other.html


梅塔,阿洛克。“日本捕获罕见的‘史前’哥布林鲨”。《国家地理》。 2007年2月9日。(2008年5月14日)http://news.nationalgeographic.com/news/2007/02/070209-goblin-shark.html


ReefQuest鲨鱼研究中心。“哥布林鲨的生物学”。《鲨鱼和鳐鱼生物学》。(2008年5月14日)http://elasmo-research.org/education/shark_profiles/m_owstoni.htm


矢野和成、宫正树、相泽正弘、野市哲久。“从日本东京海底峡谷及其附近水域采集的哥布林鲨(Mitsukurina owstoni)的生物学特征”。《鱼类学研究》。 2007年5月22日。(2008年5月14日)http://www.springerlink.com/content/p430623g30188246/fulltext.pdf


动物标签: 欧氏尖吻鲛

我们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创作了这篇文章,然后确保它经过 动物top 编辑的事实核查和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