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鳈又名石鲫、花鲫、山鲤子。小鳈又名黑线铅笔鱼。黑鳍鳈又名花花媳妇、花花鱼。鳈属鱼类均为小型鱼类。华鳈长可达200毫米,黑鳍鳈长约60-110毫米,而小鳈仅50-80毫米。
鳈属鱼类栖息于水质澄清的流水或静水中。喜食底栖无脊椎动物和水生昆虫,亦食少量甲壳类、贝壳类、藻类及植物碎屑。体质健壮,性情温和,喜群游,易饲养,可单养,也可混养。饲养水温为18-26℃。一龄鱼即可达性成熟。产卵期3-5月,分批产卵。
动物标签: 华鳈 石鲫 花鲫 山鲤子 小鳈 黑线铅笔鱼 黑鳍鳈 花花媳妇 花花鱼
猜你喜欢
蟾胡子鲶(Clarias batrachus),又称二栖胡鲶,系华南师范大学生生物系于1978年从泰国引进。它与我国南方产的胡子鲶在形态、习性等方面很相似。蟾胡子鲶的体形比较大,体呈暗褐色,胸鳍和腹鳍色较深黑;由腹部至尾鳍基有不规则的灰褐色圆点;背鳍鳍条为60-76,臀鳍鳍条为47-58(胡鲶的背鳍鳍条为58-62,臀鳍鳍条65-76,...
大眼鲤(Cyprinus(cyprinus)megalophthalmus)属鲤形目,鲤科,鲤亚科,鲤属。俗称:老鱼头、壳子鱼、草壳鱼。英文名:Bigeye carp。濒危等级:濒危。体形似鲤。背部不显著隆起。头大,宽而侧扁,头长约与体高等长。吻短钝。口端位,呈深弧形,上下颌约等长。须2或1对,吻须甚短小,或消失。眼大。鳞较大,侧线...
当环境发生变化或当鱼类被迁入新环境时,鱼类在新的环境条件的逐渐诱导下,产生一种生理适应过程,例如鱼类对新环境的气候顺应和食性的改变等。其中温度的顺应最为常见,生活在温带的鱼类,每当秋季来临,气温逐渐转冷,鱼类逐渐适应温度的下降并增强对冬季寒冷的抵抗能力;春季气温逐渐回升,随着鱼类的复苏,对夏季高...
华鳈又名石鲫、花鲫、山鲤子。小鳈又名黑线铅笔鱼。黑鳍鳈又名花花媳妇、花花鱼。鳈属鱼类均为小型鱼类。华鳈长可达200毫米,黑鳍鳈长约60-110毫米,而小鳈仅50-80毫米。鳈属鱼类栖息于水质澄清的流水或静水中。喜食底栖无脊椎动物和水生昆虫,亦食少量甲壳类、贝壳类、藻类及植物碎屑。体质健壮,性情温和,喜群游...
虎嘉鲑(Hucho bleekeri)又名:贝氏哲罗鲑、虎嘉鱼,属鲑形目,鲑科,哲罗鲑属。俗称:川陕哲罗鲑、虎加鱼、虎鱼、猫鱼、大口鱼、花鱼、猫儿鱼。英文名:Sichuan faimen,Hujia。濒危等级:濒危。中国国家Ⅱ级保护野生动物。体长椭圆形,略侧扁,腹部圆。口大,斜裂,向后延伸至眼球中部或后缘的下方。上颌稍突...
斗鱼为淡水小型鱼类,一般体长近60-70毫米。以其体色艳丽和凶残好斗而著名。许多鱼类的雄鱼在生殖期间,为了获得满意的配偶和保护鱼巢,变得非常好斗。在好斗鱼类中,以斗鱼最为著名。为了和敌人作斗争,常常不顾自身生命,常做孤注一掷。斗鱼在静止状态时,颜色比较暗晦,当它为了获取配偶的欢心或搏斗发怒时,全身...
太湖新银鱼(Neosalanx taihuensis)属鲑形目,银鱼科,新银鱼属。俗称:小银鱼。英文名:Taihu lake icefish。体细长,略呈圆筒形,后段较侧扁;头部平扁,呈三角形。吻短。口小,上下颌骨各有一排细齿,口盖上无齿,下颌前端亦无犬齿。胸鳍小,具有肌肉基。背鳍后方有一小而透明的脂鳍。体无鳞,雄鱼臀鳍基部两侧...
鱼类互相咬是一种常见的行为,通常会出现在缺乏食物、领地纠纷、求偶、竞争或者其他压力的情况下。以下是有关鱼类互相咬的详细介绍:1.食物竞争:鱼类在资源稀缺的环境下(比如过度捕捞的水域)可能会展现出激烈的食物竞争行为。这种情况下,鱼类可能会互相咬来争夺食物来源,尤其是在食物供给不足的情况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