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动物>>两栖动物>>无尾目

普通东部细小蛙

无危
学名:Crinia signifera

基本信息

科学分类

体征数据

  • 体长:成体体长约 18–30 毫米,属于非常小型的蛙类
  • 体重:单体体重仅数克以内,具体因性别和营养状况而变化
  • 寿命:在自然环境中推测可存活数年,部分个体可经历多个繁殖季节

显著特点

澳大利亚东南部广泛分布的小型地栖蛙,背部颜色和花纹变化大,雄蛙在水体边缘发出细碎连续的叫声,是当地最常被听到的小蛙之一。

分布及栖息地

原产澳大利亚东南部,在新南威尔士、维多利亚、塔斯马尼亚及南澳部分地区常见;栖息于各类湿地、溪流边、池塘、沟渠和城市及农田周边浅水环境。

外观

体型细小而略扁平,背部灰色、棕色或橄榄色并带不规则斑点或条纹,腹面颜色较浅;皮肤略显粗糙,趾间有部分蹼,适合在湿地边缘活动。

详细介绍

普通东部细小蛙(Common Eastern Froglet)是一种体型很小、叫声清脆的地栖蛙类, 学名为 Crinia signifera,隶属于澳洲蛙科 Myobatrachidae。 它广泛分布于澳大利亚东南部,是当地最常见、最容易在水边听到却不一定容易看到的小蛙之一。


分类地位与命名

  • 中文常用译名:普通东部细小蛙(亦可译作普通东部蛙、普通东部小蛙等,暂无统一中文名)

  • 英文名:Common Eastern Froglet

  • 学名:Crinia signifera

  • 科属:澳洲蛙科 Myobatrachidae → Crinia


外观与识别特征

普通东部细小蛙体型虽小,但花纹变化多样、局部细节很有特色:

  • 体型:成体体长通常约 18–30 毫米,属于非常小型的蛙类;

  • 体形:身体略显扁平,四肢纤细,适合在水边泥地、草丛与落叶层间活动;

  • 背部颜色:从灰色、棕色、橄榄色到近黑色都有,常带有不规则斑点、条纹或网状花纹,个体差异很大;

  • 背部质地:皮肤看起来略显粗糙,可见细小疙瘩;

  • 腹部:腹面多为浅色,如白色、灰白或带细密斑点,喉部有时可见浅斑;

  • 其他特征:趾间具部分蹼,方便在浅水和湿地边缘活动;体色整体偏低调,有利于在泥土和落叶间伪装。

由于背部花纹变化极大,普通东部细小蛙经常被称为“长相多变的小地蛙”, 野外识别时通常结合体型、叫声和栖息环境综合判断。


分布范围与栖息地

普通东部细小蛙为澳大利亚东南部的常见种

  • 分布于新南威尔士州、维多利亚州、塔斯马尼亚以及南澳大利亚部分地区;

  • 从沿海地区到内陆低山、丘陵都有记录。

它对栖息地的适应范围很广:

  • 天然环境:湿地、溪流边、沼泽、湖泊沿岸、草地小水坑和森林空地;

  • 人工环境:农田水渠、路边积水、城市公园和花园的小池塘等;

  • 只要附近有浅水区或季节性积水,往往就有它们的身影和叫声。


生活习性与叫声

普通东部细小蛙是典型的夜行性和潮湿环境偏好型小蛙:

  • 白天多躲在草丛、石块、落叶堆以及岸边裂缝中;

  • 黄昏和夜间活动频繁,尤其在降雨后更为活跃;

  • 雄蛙会在水体边缘、浅水区或积水处鸣叫,叫声短促而重复,      常被形容为细密的“咔嗒”“滴答”或持续的“kik-kik-kik”声。

在适宜季节和环境下,许多雄蛙同时鸣叫,会形成密集的“蛙鸣合唱”, 但由于个体很小、体色隐蔽,很多人只能“闻其声而难见其身”。


食性

普通东部细小蛙主要捕食各种小型无脊椎动物

  • 蚂蚁、小甲虫、小飞虫等陆生昆虫;

  • 小型蜘蛛、螨类、跳虫等地表节肢动物;

  • 偶尔也会取食其它微小无脊椎动物和昆虫幼虫。

它们通过视觉和对振动的敏感感受器发现附近的小型猎物, 再迅速伸出黏性舌头将其捕入口中。


繁殖与发育

普通东部细小蛙的繁殖与降雨和水体情况密切相关:

  • 繁殖季节因地区而异,一般在较温暖湿润的季节更为集中;

  • 雄蛙聚集在池塘、静水潭、沟渠和季节性水坑边缘鸣叫吸引雌蛙;

  • 雌蛙将卵产在浅水中或水边植被附近,卵团通常附着于水生植物或沉水物体;

  • 蝌蚪在水中发育,体型较小,对水温和溶氧较为敏感,      在临时水体干涸前完成变形尤为关键。

在一些临时积水点中,可以看到大量蝌蚪密集在一起活动, 其中相当一部分都属于这种小型东部蛙类。


保护现状与威胁

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中, 普通东部细小蛙目前被评估为无危(Least Concern, LC)。 说明其整体分布广泛、数量较多,在许多地区仍然十分常见。

不过,局部种群仍可能受到以下因素影响:

  • 湿地填埋和水体污染,减少适合繁殖的水域;

  • 城市扩张和土地开发导致局部栖息地破碎化;

  • 疾病(如壶菌病)和气候变化带来的长期不确定风险。

保护这一小型本地蛙类的关键在于维持多样的浅水湿地和清洁水体, 以及保留水边植被和落叶层等微生境。

常见问题

Q1:普通东部细小蛙在当地常见吗?

是的,它是澳大利亚东南部最常见的小型蛙类之一,
在有水体和湿地的地区,只要仔细留意叫声和地面活动,就有很大机会发现。

Q2:这种小蛙有毒吗?可以用手捉吗?

普通东部细小蛙没有像蔗蟾那样的强烈毒腺,对人类一般没有明显毒性。
但出于对野生动物的尊重和对自身卫生的考虑,
如需短暂观察,建议用湿手或容器轻轻托起,之后洗手即可。

Q3:夜间听到很多“滴答”小蛙叫声,会影响生态平衡吗?

这种小蛙是本地原生物种,是当地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捕食大量小型昆虫,也为鸟类、蛇类等提供食物,一般不会对生态平衡造成负面影响。

Q4:如何在野外区分普通东部细小蛙和其他小型蛙?

它体型很小、背部花纹变化大,单靠外观不容易分辨,
通常需要结合地理位置、水体环境和它们特有的叫声模式,
搭配专业图鉴或当地两栖类资料进行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