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哺乳>>蹄目

小麂

2023-01-01 18:48:50 81

小麂的简要介绍

小麂(学名:Muntiacus reevesi)外文名Chinese Muntjak、Formosan Reeves' Muntjac、Reeve’s Muntjac、Reeves's Muntjac,有3个亚种,是一种小型的鹿科动物

2934349b033b5bb50ae485f535d3d539b600bc8e_九雷图片转换器.jpg

小麂的活动规律和赤麂相似,是昼间活动的动物,同时也以晨曦和傍晚的活动最为频繁,故在这段时间里呼声较多,其叫声虽似犬吠,但音调较高。小麂觅食活动时非常谨慎,通常很慢的潜行。它取食多种灌木、树木和草本植物的枝叶、嫩叶、幼芽,也吃花和果实。

小麂7-8月龄性成熟,全年繁殖。怀孕期为6个月,每次产仔1-2只,幼仔有淡白色斑点,经数月后斑点逐渐消失。在繁殖季节里雄兽能发出“嘎,嘎”的声音及有争偶的斗争。

2020年10月,国家林草局发布了《关于规范禁食野生动物分类管理范围的通知》,对该动物禁止以食用为目的的养殖活动,除适量保留种源等特殊情形外,引导养殖户停止养殖。


野生小麂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08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ver 3.1——无危(LC)。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评估级别为近危(NT)。


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

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



小麂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

小麂是麂类中体形最小的一种,身高约43-52厘米,体长70-87厘米,体重9-18千克,尾巴较长,为12厘米。脸部较短而宽,额腺短而平行。在颈背中央有一条黑线。雄者具角,但角叉短小,角尖向内向下弯曲。眶下腺大,呈弯月形的裂缝,其后端向后弯曲的浅沟直至眼窝的前缘,其相对的另一端稍向脸部前方的中部略呈“s”形,弯向裂缝的中部。弯月形的裂缝中部深度较两端浅。
小麂的头骨短而宽,约小于赤麂的三分之一,泪窝极大,甚至超过眼窝,占有泪骨的大部分,而使泪骨仅余狭窄上缘。额骨与鼻骨之间不相连为颚骨上端狡小舌状突所隔。角一般不具基突,如有也很不显著。小麂的牙齿结构与赤麂相似,成年的雄兽上犬齿相当发达,形成獠牙;下颌门齿和犬齿均集中在颌骨前端,故与前臼齿形成一个齿间隙。
小麂的个体毛色变异较大。由栗色以至暗栗色,腰部毛不其黑尖,而是鲜栗色,其后部黑色毛尖相当长。身体两侧较暗黑,脚为黑棕色、面颊暗棕色,喉部发白略呈淡栗黄色,颈背黑线或不明显,或向后伸延至颈背一半,颜色渐淡以至于完全和颈背的暗栗色融合在一起而难以区分。雌兽前额毛色为暗棕,耳背呈黑色。雄兽的前额为鲜艳的橙栗色,耳背呈暗棕色。
小麂的冬毛通常较夏毛稍黑,夏毛通常为淡栗红色,且混杂有灰黄色的斑点。吻至角的基部暗棕色,从眶下腺直至角的分叉地方每侧各有一条黑色宽纹。吻侧、面部、颈背和黑色宽纹之间以及耳的基部和耳廓的外侧,毛色鲜栗色。耳背的上缘暗棕,其内部有长的白毛。体背和四肢上部近于暗栗色,四肢下部为黑棕色,在蹄的附近毛色暗黑色,是与赤麂在同样部位的白色显然不同。胸、腹部、后肢的内侧、臀部边缘及尾的腹面白色。尾的背面和臀部边缘均有一条鲜艳的橙栗色的窄线。

小麂的分布范围及栖息地

小麂主要分布于中国长江以南各省,指名亚种分布于安徽、河南、陕西、甘肃、四川、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江西、湖北、贵州、云南;台湾亚种分布于台湾省;江口亚种分布于贵州梵净山。
栖息在稠密灌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