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攀禽

黑顶蟆口鸱

2023-01-10 17:26:20 37

黑顶蟆口鸱的简要介绍

黑顶蟆口鸱为小型鸟类。体形与夜鹰相似。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夜行性,白天多躲藏在密林中,沿着大的乔木树干水平枝伏卧或站于树枝上,因体色与树枝较相似,一般不注意难于发现,有时以直立的姿态,栖止在小枝上。晚上和黄昏才开始活动和捕食。飞行轻快,毫无声响。主要以昆虫为食,也吃小型鼠类。

1_九雷图片转换器.jpg

繁殖期主要在4-6月,最早在3月末,最迟到8月末。通常营巢于海拔400-2000米的山地森林中,尤其喜欢在陡的山边沟谷营巢。巢多置于小树水平枝分枝处,距地高1.5-5米。巢完全由雌鸟从自己腹部拔下的绒羽和细羽构成,大小为直径6-9厘米,深2厘米,巢中间稍凹。营巢材料多深深地插入树皮裂缝中,巢外面再加以苔藓、地衣和蜘蛛的蛋袋等,将巢紧紧地固定在一起,因此巢不仅相当结实,而且外表看起来,好像树本身长出的瘤状突起。每窝产卵通常2枚,有时少至1枚。卵白色、光滑无斑,呈长卵圆形或卵圆形,大小为24.4-28.1毫米×16.3-19.5毫米,平均26.5毫米×17.6毫米。孵卵由雌雄亲鸟轮流进行,雄鸟通常白天孵卵,雌鸟晚上孵卵。雏鸟晚成性。

2_九雷图片转换器.jpg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无危(LC)。

3_九雷图片转换器.jpg


黑顶蟆口鸱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

嘴型宽阔且厚,上嘴弯曲,尖端具钩,嘴基部具长的须状羽。后颈有白色领环。尾长而凸。雄鸟具短白眉纹,周身呈黑褐色、棕红色和白色斑驳状。雌鸟上体偏棕色,喉偏白色。胸部和肩部具大型白斑。虹膜橙黄色,嘴角质黄色,脚肉色。

黑顶蟆口鸱的分布范围及栖息地

中国在云南有记录。国外分布于印度、孟加拉国、中南半岛等。

黑顶蟆口鸱栖夜行性。白天栖息于2000米以下的常绿阔叶林和次生林中,沿着大的乔木树干水平枝伏卧或站于树枝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