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知识>>科普

企鹅和海鹦的区别:一张表看懂 Puffin vs Penguin(分布、飞行、潜水、外形全解析)

2025-11-05 14:09:56 5

很多人一眼把企鹅(Penguin)海鹦(Puffin)当“亲戚”——黑白配色、橘色脚掌、摇摇摆摆的步态,看起来像同款“海鸟西装”。但如果你想搞清楚“企鹅和海鹦的区别”,答案并不只是黑与白:它们不是近亲、住在地球两端、一个会飞一个不会飞、海里“游法”也不同。

1-Photoroom.webp


一眼看懂:核心差异速览

维度企鹅(Penguin)海鹦(Puffin)
谱系企鹅科 Spheniscidae海雀科(海鹦属)Alcidae / Fratercula
物种数现生约 18 种(不同分类体系 17–20)4 种(大西洋海鹦等)
地理分布南半球(南极至南美、澳新等)北半球(北大西洋–北冰洋沿岸,冰岛占全球很大比例)
是否会飞不会飞,翼已演化成鳍状肢会飞,短翼高频振翅;亦擅短时潜水
水中推进以“”在水中扑动前行,速度可达约 30+ km/h配合短潜,一次约 20–30 秒
体型从小蓝企鹅到帝企鹅差异大;帝企鹅可 30 kg 左右体型小而紧凑,常见成人手臂可环抱;约 0.5–0.8 kg
社交多数种类高度群居,繁殖期形成繁殖地/企鹅群群聚性强,繁殖地密集;可被仿真“诱鸟”吸引
食谱鱼、磷虾、头足类为主小型鱼类为主(如青鱼、毛鳞鱼等),兼食甲壳类
口器与运鱼口缘倒刺+喉囊助抓鱼上腭细小倒刺“挂鱼”带回雏鸟,常见多条并列叼鱼
迁徙方式游行/随洋流与觅食带移动飞行+游泳双模式迁徙
栖位多为无树岛屿、海岸、浮冰等海崖、草坡、洞穴(自挖或利用兔洞)

1)它们不是近亲:名字像、长相像,但亲缘关系远

  • 企鹅隶属企鹅目/企鹅科(Sphenisciformes / Spheniscidae),是一支高度特化的不会飞的潜水海鸟

  • 海鹦海雀科的一支(Alcidae,海鸦/海雀类),能飞的潜水海鸟,代表属为 Fratercula(如大西洋海鹦 F. arctica)。

  • 名称的历史“误会”很多:早期博物学对“胖乎乎”的雏鸟/近似体型常有命名混淆,但分类学上两者分家已久


2)一南一北:几乎不“同框”

  • 海鹦北半球海域繁殖,北大西洋沿岸海崖是经典景观;冰岛占全球种群极大比例。

  • 企鹅南半球世界,从南极大陆到亚南极群岛、南美南端、澳大利亚与新西兰周边的寒温海域都有分布。

  • 结论:自然地理上基本“错位”,游客很难在同一地点同时见到。

3.webp


3)会飞 vs 不会飞:翼的两条进化道路

  • 企鹅的翅膀完全鳍化:骨骼短粗致密、关节灵活度降低,在水下像“海里飞行”,但在空气中已失去升力功能——代价是不会飞,收益是水下效率极高,能长时间深潜、快速“扑水”追食。

  • 海鹦的翅膀仍是飞羽结构:在空气中以高频短翼拍击飞行,入水后同样用翼作为推进器,但潜水时间较短(多数几十秒级),更像**“空潜两栖”**的折中方案。


4)谁更能潜?谁更能装“鱼”?

  • 潜水与速度:企鹅在水下的速度与机动遥遥领先,部分种类可超过 20 mph(≈32 km/h)。海鹦擅短潜,灵活但不深不久

  • 叼鱼“黑科技”:海鹦上腭细小角质刺可“挂鱼”,因此你常见它横着叼一排小鱼回巢喂雏;有纪录显示可一次叼数十条小鱼(不同种群与海况差异很大)。企鹅更多依赖喉囊与口腔构造稳住猎物。


5)社交与“住宅”:群居,但建房方式不同

  • 企鹅:从海滩砾石“圆石巢”、到雪地“抱蛋”、到洞穴/灌丛遮蔽,各有其道;繁殖地规模巨大时称**“企鹅群/繁殖地”**。

  • 海鹦:偏爱海崖草坡打洞(自挖或借洞),密度可非常高;研究人员常用仿真模型辅助“招鸟”便于监测。

  • 配对关系:两者普遍一夫一妻制倾向,但也会因繁殖成功率/伴侣存活而调换。


6)体型差距:抱得动的“北方小飞侠”,抱不动的“南极潜将”

  • 海鹦:体重常见 0.5–0.8 kg(略高略低视种群而定),拿在手里不吃力(科研条件下)。

  • 企鹅:从 1 kg 出头的小蓝企鹅到 30 kg 左右的帝企鹅跨度巨大;抱一只帝企鹅≈拎一只重行李

  • 这也是海鹦能飞、企鹅不能飞的一个体量与骨密度“暗示”。

4.webp


7)它们吃什么?

  • 共同点:都以小型鱼类为主,兼顾甲壳类与头足类

  • 差异:企鹅多在更深更冷的水团里高效捕食(如南极磷虾、乌贼等);海鹦则在沿岸上层水域“快取快回”。


8)谁更可爱不重要,重要的是保护

  • 企鹅:多种受气候变暖、海冰变化、渔业压力与繁殖地干扰影响。

  • 海鹦:对海温异常、饵鱼资源波动、塑料污染与油污等极敏感。

  • 最好的观鸟方式是远距无干扰:不投喂、不惊扰、不踩踏繁殖地植被;观光船/观景台遵守距离与时段规范。


结论:海鹦会飞、企鹅会“飞水”;一北一南,亲缘很远

把它们放在一起比较,就像把百吉饼与甜甜圈归为“圈圈面点”:外形相似,但配方、口感与做法完全不同

  • 想看会飞的“黑白小丑脸” → 去北大西洋看海鹦

  • 想看不会飞但会“海里飞”的潜水健将 → 去南半球看企鹅


FAQ(读者高频问)

Q1:海鹦和企鹅谁更聪明?
没有统一标准。两者都对各自生态位有高度适应:海鹦的“多鱼叼回”与定点归巢、企鹅的群体协同与深潜导航,都反映出不同维度的学习与本能

Q2:哪里最容易看海鹦?
北大西洋沿岸的海崖(如冰岛、法罗群岛、挪威、英国部分海岛)是经典点位;需在繁殖季(晚春—夏)并遵守距离。

Q3:企鹅就一定在南极吗?
不全是。不少企鹅生活在温带甚至亚热带(如加拉帕戈斯企鹅),但总体都在南半球

Q4:海鹦潜水能有多深?
多为短时浅潜(几十秒量级),远不及多数企鹅的深潜能力;但取食效率对养育雏鸟已足够。


Sources


Bukaty, Robert F. "Penguin-like puffins resurface in Maine." Associated Press. MSNBC. Aug. 30, 2007. (Aug. 14, 2008)http://www.msnbc.msn.com/id/20462551/

Gaskell, Jeremy. "Who Killed the Great A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Aug. 14, 2008)http://books.google.com/books?id=tsUzeXV_7jcC

"Penguin." HowStuffWorks. (Aug. 14, 2008) https://animals.howstuffworks.com/birds/penguin-info.htm/printable

"Puffin Questions." Project Puffin. (Aug. 14, 2008)http://www.projectpuffin.org/questions.html

Reynolds, K. "Eudyptes chrysolophus." Animal Diversity Web. 2001. (Aug. 14, 2008) http://animaldiversity.ummz.umich.edu/site/accounts/information/Eudyptes_chrysolophus.html

Street, R. and A. Emily. "Fratercula arctica." Animal Diversity Web. 1999. (Aug. 14, 2008) http://animaldiversity.ummz.umich.edu/site/accounts/information/Fratercula_arctica.html

Taylor, Kenneth. "Puffins." National Geographic. January 1996.

"What makes a penguin a penguin?" Earth Guide. Scripps Institution of Oceanography. (Aug. 14, 2008)http://earthguide.ucsd.edu/penguins/penguin.htm


动物标签: 企鹅 海鹦

我们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创作了这篇文章,然后确保它经过 动物top 编辑的事实核查和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