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是指某些动物头部突出的肉质结构。虽然我们通常认为冠主要存在于鸡科鸟类,且多与性别二形性有关,但其实许多其他动物也拥有类似冠状结构,这些结构可能来源于鳍、羽毛,甚至藻类。本文将带你认识10种典型的有冠动物,了解它们的特点和生态价值。
什么是动物的冠
公鸡(Gallus属)
冠鱼(Lophotidae科)
玛丽河龟(Elusor macrurus)
斐济冠鬣蜥(Brachylophus vitiensis)
金冠鹌鹑(Callipepla douglasii)
冠企鹅(Eudyptes属)
红冠啄木鸟(Dryobates borealis)
皇家啄木鸟(Campephilus principalis)
孔雀(Pavo cristatus)
冠鬃壁虎(Correlophus ciliatus)
巴拉望刺尾雉(Polyplectron napoleonis)
动物冠(或称肉冠、肉瘤)通常是头部上方的肉质突出部分。在很多物种中,冠与性别二形性密切相关,雄性个体的冠通常比雌性更大更显眼。冠的功能主要包括:
免疫作用:部分物种的冠在炎症时会肿胀,帮助抵抗感染。
求偶展示:雄性通过展示冠吸引异性,提高繁殖成功率。
体温调节:某些热带鸟类的冠有助于散热。
公鸡冠是最为人熟知的冠之一。雄鸡头顶鲜红的冠鲜艳且挺立,反映了其健康和繁殖能力。雌鸡则没有冠或冠极小。公鸡的冠除了求偶外,还参与散热调节。
冠鱼的背鳍延伸至头部,形成一个长长的冠状结构,因而得名。又称独角鱼或鸡冠鱼。它们身体扁平,外形独特。
该龟种头部覆有由藻类形成的“冠”,有助于伪装。仅分布于澳大利亚昆士兰玛丽河流域,属于濒危物种。
背部有约2厘米高的脊状冠,色彩鲜艳,遇险时能变色。为斐济特有,因栖息地丧失和山羊过度放牧濒临灭绝。
体型小巧,头顶有鲜黄色扇形冠,分布于墨西哥,是其特有物种。
这一属企鹅的共同特征是头部有明显的黄色羽冠,形似长眉毛。主要生活在南极附近寒冷水域,不能飞行。
雄鸟眼后有细小的红色冠线,极难察觉。由于栖息地减少,现已濒危。
雄鸟拥有从颈部延伸至头顶的鲜红羽冠,形态优美,称为“头顶羽冠”,是羽冠的典型代表。
孔雀冠是高耸的羽毛装饰,底部裸露,顶端带有蓝色金属光泽羽毛。雌雄均有冠,但雄性更为显眼。
身体沿头顶至尾部有一排色彩斑斓的脊状鳞片冠,产于新喀里多尼亚,是当地特有种。
这种黑色带蓝色金属光泽的鸟类头顶有高大的黑色羽冠,雌鸟冠较小,是东南亚特有种。
有冠动物多样,结构丰富,既美丽又功能多样。了解它们不仅增长知识,也有助于保护生态多样性。
如果你对“有冠动物”感兴趣,欢迎浏览我们的野生动物专题,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参考文献
Gibbens, S. (2018). 绿冠龟:濒临灭绝。可访问:https://www.nationalgeographicla.com/animales/2018/04/la-tortuga-de-cresta-verde-cerca-de-extinguirse
Audubon (n.d.). 赤冠啄木鸟。可访问:https://www.audubon.org/es/guia-de-aves/ave/carpintero-de-cresta-roja
Beatty, R., Beer, A., & Deeming, C. (2010). 自然之书。英国:多林金德斯利出版社。
eBird (n.d.). 金冠鹌鹑。可访问:https://ebird.org/species/elequa?siteLanguage=es_MX
动物标签: 有冠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