鬣蜥属于鬣蜥科(Iguanidae),是白天活动的爬行动物,可以生活在陆地、树上或半水环境中,主要分布于美洲大陆,但在马达加斯加和斐济也存在两个属。根据最新的分类研究,鬣蜥科包括以下几个属:
Amblyrhynchus:加拉帕戈斯群岛1种
Brachylophus:瓦努阿图和斐济2种
Conolophus:加拉帕戈斯群岛3种
Ctenosaura:中美和北美(美国南部及墨西哥)14种
Cyclura:加勒比海10种
Dipsosaurus:北美1种
Iguana:中美、南美和加勒比海2种
Sauromalus:北美6种
绿鬣蜥,又称普通鬣蜥,是一种树栖蜥蜴,体长可达2米,体重可达15公斤。原产于美洲,分布范围包括墨西哥、中美洲、南美西北部、巴拉圭和巴西。栖息于热带雨林与红树林中,也能适应干旱或半干旱地区。
它们是草食性(主要以树叶为食),繁殖时会从树上下到地面,在洞穴中产卵。身体覆盖绿色鳞片,背部有显著的脊冠,雄性更为突出。
加勒比鬣蜥是小安的列斯群岛的特有物种,生活在干燥灌木丛、海岸林、河边林地和红树林中。它们是广义草食性,食物包括树叶、花和果实,偶尔也会摄入肉类。
由于外来种——入侵的绿鬣蜥(Iguana iguana)的引入及栖息地破坏,加勒比鬣蜥的数量急剧下降,现已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极危物种。
海鬣蜥是加拉帕戈斯群岛特有的物种,也是其属中唯一的成员。主要栖息于岩石海岸,有时也出现在沙滩和红树林。它们以海藻为食,并能在海中游泳,只有成年雄性因体型较大可长时间潜水(体长达2~3米),雌性和幼体则在退潮时摄食裸露的海藻。
它们通过鼻腺排出多余盐分。海鬣蜥是唯一使用集体求偶(lek)系统的蜥蜴,雄性争夺小领地进行交配展示。IUCN将其列为易危物种。
该物种为加拉帕戈斯群岛特有,栖息于岛上的干旱或植被稀少地区。以超过30种植物为食,所需水分主要来自仙人掌(Opuntia属)。有时也吃昆虫或腐肉。
作为种子传播者,它们在生态系统中扮演关键角色。目前,加拉帕戈斯陆鬣蜥全部生活在国家公园和海洋保护区内。当地政府实施了清除山羊、野狗、野猫等入侵物种的保护计划。
黑鬣蜥原产于墨西哥西部,栖息于干燥的落叶林、岩石地带和海岸悬崖。该物种已被引入美国德克萨斯州和佛罗里达州。体长可达1.2米,鳞片黑色,夹杂黄色或白色不规则斑点。
它们为日行性动物,食物包括树叶、水果、昆虫以及小型哺乳动物(如啮齿类)与鸟类。黑鬣蜥对农村社区有较高经济与文化价值,常被猎食;加上栖息地破碎化,其生存也受到严重威胁。
这是体型最小的鬣蜥之一,最长约60厘米。体色亮绿,有显眼的垂直深色条纹,尾部颜色更深,极具辨识度。为典型树栖种,生活在斐济、艾瓦岛(Aiwa)和武阿夸瓦岛(Vuaqava)的湿润或干燥森林中。尽管在汤加也有分布,但被认为是外来引入种。
目前因外来物种入侵、森林破坏和非法捕捉而被列为濒危物种。
动物标签: 鬣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