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无脊椎动物>>节肢动物

扭尾曦春蜓

2022-11-30 16:00:43 89

扭尾曦春蜓的简要介绍

扭尾曦春蜓(学名:Heliogomphus retroflexus)是春蜓科、曦春蜓属昆虫,无亚种。本种最早由瑞士昆虫学家弗里德里希·里斯于1912年发表。

327547ab29ea2d74177976110f652ed4_九雷图片转换器.jpeg

扭尾曦春蜓一般在白昼活动于稚虫生活的环境附近。常在河塘、溪流处飞翔。雌性扭尾曦春蜓喜欢待在远离水源的地方,例如森林附近,它在那里更容易获取食物。

扭尾曦春蜓一般以卵或稚虫在水中越冬,少数种类成虫也可冬眠。扭尾曦春蜓属不完全变态。生活史只经卵、稚虫和成虫3个阶段。各阶段历期长短不同种类间差异很大。卵经过5-230天孵化出包被在薄几丁质膜鞘中的“预稚虫”,经几秒至数十分钟后,脱去膜鞘进入第二龄期,成为能自由活动于水中的稚虫俗称水虿。

扭尾曦春蜓的食物主要是蜉蝣稚虫、蚊类幼虫或同类的其他个体,甚至蝌蚪及小鱼。稚虫期要经9-15龄才能发育成熟。老熟稚虫爬出水面,结束了水中生活,附着在石头、植物或其他物体上,脱去外壳进入成虫期。刚出来的成虫身体柔软,要经过数小时或几昼夜时间硬化体壳,随着体液循环,翅芽伸张挺直,体色与斑纹也逐渐鲜明,这时扭尾曦春蜓才有能力飞离蜕皮处,到广阔天空中翱翔。

性成熟的雄虫在交尾前,先使腹部向前弯曲,将第9腹节生殖孔移到第2、3腹节下面与交合器的次生阳茎对接,把精包(由带状黏膜把精子包缠卷裹形成)通过阳茎贮存于阴囊内。在完成精子转移之后,雄虫即在空中追逐雌虫,并用腹部末端的肛附器握住雌虫的相关部位,雌虫用六足抱住雄虫的腹部,自动弯曲腹部,把腹端生殖孔伸达雄虫第2节与次生阳茎对接起来,形成个环状串连。交尾结束后,雌虫很快产卵。卵产在植物体内或水中及其附近物体上。

扭尾曦春蜓是有益于人类的一类重要的天敌昆虫和水质环境的指示昆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0年 ver 3.1)——无危(LC)。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二级

370.jpg


371.jpg


372.jpg

扭尾曦春蜓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

大型昆虫,体色黑黄相间。雄虫头部上唇黑色,两侧各具1个黄色斑点;前唇基黄褐色,后唇基黑色;额黑色,具黄色横纹。合胸黑色,具黄色条纹;黑色的领条纹与背条纹不相连;侧面黄绿色,具2条较粗的黑条纹。翅透明,翅痣褐色。足黑色,具黄斑。腹部黑色,第一至三腹节侧面具黄斑,第二至七腹节背面基方具黄环纹,第八至十节黑色。上肛附器黄白色,似牛角状,末端扭曲。雌雄色彩相似。

扭尾曦春蜓的分布范围及栖息地

国内分布于福建、浙江、广东、海南、台湾。国外分布于老挝、越南。
稚虫栖息在水中砂粒、泥水或水草间,少数稚虫生活在林地碎屑或积水的树洞中或爬出水面附着在岩石的水膜内。扭尾曦春蜓一般在白昼活动于稚虫生活的环境附近。常在河塘、溪流处飞翔。 雌性扭尾曦春蜓喜欢待在远离水源的地方,例如森林附近,它在那里更容易获取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