驼背三棱籍鲀体被多角形板状鳞合成的骨甲所包。体的横断面大致为三棱形。背中棱中部的鳞板向上突出,形成一尖峰。
暖水性近海底层小鱼,一般体长100一120毫米。游泳缓慢,借骨甲以自卫。
分布于印度洋及太平洋西部。我国仅见于南海。
动物标签: 驼背三棱籍鲀
我们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创作了这篇文章,然后确保它经过 动物top 编辑的事实核查和编辑。
猜你喜欢
海洋的上空也是不寂寞的。翱翔在海洋上空,从海洋里获取食物的鸟类有8000多种,约占世界已知鸟类种数的30%。虽然它们为了孵蛋养育幼鸟,需要在陆地上筑巢,但是它们的一生,大部分时间是在海洋上或飞越大洋中度过的。海面上空翱翔的海鸥一提起海鸟,人们往往会想到海鸥、海燕和信天翁,其实,海鸟的种类很多。人...
鲸鱼(Balaenidae 科)是地球上体型最大的动物之一,已经在地球上存在了数百万年。它们属于须鲸类(Mysticeti)的鲸类哺乳动物,适应水中生活,并且没有牙齿,而是长有鲸须,用于过滤食物。不过,在日常用语中,“鲸鱼”一词通常被泛指为所有鲸类动物,不论是须鲸(Mysticeti,拥有鲸须),还是齿鲸(Odontoceti,拥有牙齿)...
飞鱼,因其独特的飞行能力而闻名,是海洋中最令人惊叹的生物之一。它们不仅能在水面上快速游动,还能跃出水面,凭借其特别的鳍部结构滑行一段距离,给人类带来了无限的想象。本文将全面探讨飞鱼的物种分类、形态特征、栖息环境、迁徙模式、食性、繁殖方式以及保护现状等内容,深入了解这一神奇生物。飞鱼,属于飞鱼科(Exoc...
海豚鼠(学名 Phocoena sinus),又被称为“小头鼠海豚”或“科尔托”,是一种极其珍稀的海洋哺乳动物。它是世界上最濒危的鲸豚类物种之一,现仅存于墨西哥加利福尼亚湾(科尔特斯海)北部浅水区。目前,全球野生个体数量已不足 30 只。导致海豚鼠濒危的原因主要包括:非法捕捞(尤其是为捕捞另一种鱼类——石首鱼)、栖息地...
在距今4.3~3.45亿年期间,地壳发生了强烈的造山运动,海面缩小,陆地广泛出现,气候变得干燥炎热。白垩纪海洋生物群落在海水退潮、涨潮的过程中;一部分藻类慢慢适应了陆地生活。它们铜匈在泥沼上,没有根,茎直立。没有叶子,叫光蕨。就是它们和陆上的狂风、干旱做斗争,顽强的适应,终于给大地披上了第一次绿装。...
白星石斑鱼。体黑褐色,背鳍边缘呈白色。体侧、背鳍、臀鳍和尾鳍均散布有白色斑点,但在体侧的白斑相连成不规则的波浪形斑纹。体长50厘米。分布地区:南海、台湾海峡、红海、印度洋和太平洋热带水域。...
是的,水獭在水里有相当强大的力量。水獭(学名:Lutra lutra)是一种半水生的哺乳动物,它们在水中生活,并且擅长游泳和捕食水生动物。水獭通常有着强壮的身体和肌肉,使得它们在水中具有出色的游泳和捕食能力。水獭的强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游泳能力:水獭拥有流线型的身体和强壮的四肢,适应于在水中迅速、灵活地游...
在浩瀚的海洋里,被称为“海中霸王”的鲨鱼遍布世界各大洋,在中国海就有70多种(全世界约有350种。大部分鲨鱼对人类有利而无害,只有30多种鲨鱼会无缘无故地袭击人类和船只。鲨鱼的确有吃人的恶名,但并非所有的鲨鱼都吃人。鲨鱼的鼻孔位于头部腹面口的前方,有的具有口鼻沟,连接在鼻口隅之间,嗅囊的褶皱增加了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