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氏平鲉头部背棱较低,其后端具尖棘。眼间隔宽平,约等于眼径。两颌、眶前骨和鳃盖上无鳞。眶前骨下缘具3钝棘。背鳍鳍棘13~14根。鳃耙细长。两颌、犁骨及胯骨均具细齿带。
温水性底层鱼类。常栖息于近海岩礁海区。体长可达300多毫米。卵胎生,生殖期是春末到初夏。为我国北方沿海习见种。
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我国产于东海、黄海和渤海。
动物标签: 许氏平鲉
猜你喜欢
在珊瑚丛生的南中国海的珊瑚礁中,生活着一些身体侧扁,腹绍退化,体长20厘米左右,外形酷似马面鲀(剥皮鱼)的鱼。因为它们全身被以坚硬的板状厚鳞故名为鳞鲀。鳞鲀的眼睛生在身体背部的中央处略向前,看上去鱼的头部好似占据了整个身体的1/2,身体背部的第一背鳍前方生有一根十分粗壮的硬棘,这根粗硬的棘表面布满...
大家都知道,人和动物都有血液,血管遍布全身,靠它输送营养,维持生命和健康。浩瀚的海洋,不是死水一潭,而是充满了活力。海水无时无刻不在流动。打开一张海流图,你会发现,上面那些像蚯蚓般的曲线,都是代表着海水流动的大致路线。它们首尾相接,循环不已,这就是大洋表层的环流,我们形象地把它比喻为"海...
高鳍刺尾鱼俗名:帆翅倒吊。背鳍高约等于体高。尾柄两侧各具一向前棘。头侧具一经眼褐带。吻、颊部密布针点橙斑。体侧具金黄色细横纹,夹于5—6宽褐横带和相间淡色窄横带之间。背、臀鳍具多条。纵纹。体长130mm。分布:南海、台湾,热带印度洋和太平洋。...
宅泥鱼一纵列鳞25—27个。眶前骨与眶下骨具鳞义下缘有锯齿。体侧具3条横带。暖水性小型鱼类,栖息于珊瑚礁海区。体长一般为10—52毫米。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热带海区。我国见于南海。...
海洋是一个广阔而神秘的地方,充满了无数的生物,有些美丽,有些则非常可怕。这些海洋生物中最可怕的是臭名昭著的“魔鬼鱼”。这个名字通常与许多掠食性海洋物种有关,让人联想到潜伏在深海等待袭击的致命、攻击性和怪物般的生物。在本文中,我们将探索神话背后可怕的现实,看看那些获得臭名昭著的“魔鬼鱼”称号的真实动物...
海洋中有鲜红色的长棘海星,体型硕大的面包海星;还有那美丽的壳形海胆,身体呈紫红色,花瓣似的棘上任有美丽的花纹,其棘粗壮而且颜色变异很大,可制作烟嘴,故又名"烟嘴海胆"。颜色艳丽的海星在很深的海底还生长着一种"植物",你看它那挺拔的"茎秆"节节生枝,顶端是一枚含苞欲...
人有脉搏,医生通过人的脉相变化,能够诊断出病人的病情。大海也有脉搏,无论你什么时候见到大海,总是看到它在那里永不停息地波动着。波涛的起伏,多么像人的脉搏在跳动!根据大海的"脉搏",不是"诊断"它的病情如何,而能推知它的"脾气好坏"。在巨浪如山的时候,好像大海在"发怒&qu...
角箱鲀俗名:牛角。头、体被甲呈五棱形,眶前棘、腰骨棘各一对。尾鳍具紫蓝色圆斑。体甲黄绿色。体长56厘米。分布地区:南海、东海、黄海、红海、非洲东部和夏威夷海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