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有鳞目

半环扁尾海蛇

2022-11-15 09:43:42 173
半环扁尾海蛇

中文名:半环扁尾海蛇

别名:

纲目:有鳞目

科属:眼镜蛇科 扁尾海蛇属

体长:可达120厘米

体重:暂无考证资料

寿命:20年左右

保护级别:二级

特色:性情温和,毒性很强

半环扁尾海蛇的简要介绍

半环扁尾海蛇拉丁学名Laticauda semifasciata,为眼镜蛇科扁尾海蛇属爬行动物,无亚种。

9f233ebd891a05380af21a5010e6128d_九雷图片转换器.jpeg

半环扁尾海蛇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水中,但也会进入陆地进行交配、消化食物、休息和产卵。活动时间主要集中在白天。凭借嗅觉进行捕食猎物,猎物会因个体差异而不同,捕食小型鱼虾等。捕食过程中,一旦发现猎物,会注射毒液,通常会迅速吞下,吞咽过程一般先从头开始。性情温和,遇到危险时更倾向于逃跑,即使尝试攻击,速度也非常缓慢,但本身毒性很强。

半环扁尾海蛇是卵生,每年10月中旬到12月上旬集群产卵于岩礁或珊瑚礁洞穴或裂隙中,每次产蛇蛋3至7个,蛇蛋会半浸在水中并进行孵化 ,翌年1至3月孵出仔蛇,孵化期约160夭左右。

半环扁尾海蛇毒液中有一种短链神经毒素erahutoxin(ETX),仅存于该蛇中。ETX共有62个氨基酸残基,4对二硫键,呈三指型半环状空间结构,是研究空间构象和功能关系的理想材料。ETX能竞争性结合于神经肌肉接头的乙酰胆碱受体,阻断神经信号传递,因此常被用于神经科学研究。

据估计,自1974以来,该物种的数量已经下降了90%以上。在菲律宾中部该物种集中地区,由于海蛇皮和熏海蛇等原因的捕杀行为,导致了该物种数量大幅减少,加之保护措施的缺乏,在该地区分布数量有限。同时,在其它范围内的种群数,也并没有复苏的迹象,物种数量仍处在下降趋势。在全球范围内,该物种没有特异性保护措施,仅在菲律宾有两处海蛇保护区。因此,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近危。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0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近危(NT)。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近危(NT)。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实施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二级。


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

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


半环扁尾海蛇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

头颈区分不明显;体呈圆柱形;尾侧扁。体长可达1209mm。全身深褐色,腹面色较浅,具青褐色环纹35—39+5—7个,环纹宽在背面约占3—5鳞,腹面约占2—3枚腹鳞,每个环纹在背面间隔约1枚背鳞。吻鳞横裂为二,上半部分嵌于左右鼻鳞之间;鼻孔侧位,鼻间鳞2;左右前额鳞之间嵌有1枚五边形小鳞;额鳞大,长大于宽,盾形;眶前鳞1,眶后鳞2;颞鳞2+3;上唇鳞7, 2—2—3式;下唇鳞7,在第3至第6枚下唇鳞缘嵌有3枚小鳞;额片1对,前4片下唇鳞与颔片相切。背鳞平滑,覆瓦状排列,23—23—19行;腹鳞202,其宽度为其相邻背鳞宽的三倍以上,体中段以后每一腹鳞有一中央棱脊,且后缘中央具一凹缺;肛鳞二分;尾下鳞32—35对

半环扁尾海蛇的分布范围及栖息地

半环扁尾海蛇主要分布在西太平洋地区,中国主要集中在辽宁(大连)、福建(平潭)、台湾等地,同时,在印度尼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菲律宾和斐济也有分布,最北分布于日本琉球群岛沿海。
常栖于近海岸或海岛边礁石丛或珊瑚礁之中。